欧洲人成在线免费,99精品在免费线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羞羞视频免费网站日本

科技創新 路在何方-對標山東裝備制造業


2014-03-15 14:24:20   來源:河北日報   點擊:
 作為國內第二大推土機生產制造商,河北宣工積極開展對標行動,產品市場占有率保持在30%。圖為生產車間一角。  本報記者 郭昭攝  今年1月,記者與省工信廳裝備工業處調研員張志文、產業政策處副處長尚林海
 作為國內第二大推土機生產制造商,河北宣工積極開展“對標”行動,產品市場占有率保持在30%。圖為生產車間一角。

  本報記者 郭昭攝

  今年1月,記者與省工信廳裝備工業處調研員張志文、產業政策處副處長尚林海一道,就對標山東裝備制造業進行采訪調研。一路上,我們都在思考:對標山東裝備制造業,企業怎樣選擇標桿?向標桿學習什么?

  從山東優秀的裝備制造企業的發展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一個曾做扳手的隨機配件廠,如何躍升為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標桿?

  【標桿故事】

  福田雷沃重工:整合創新,起步就與世界同步

  時值冬季,本是農機具生產、銷售的淡季,但我們在位于山東省濰坊市的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流水線上一片繁忙,藍色的拖拉機、藍色的工作服,成為車間內流動的風景。一輛輛滿載著農機具的卡車從福田雷沃重工魚貫而出。“大中拖拉機產品的日產能已達到單班最大的250臺,仍然供不應求。”福田雷沃重工黨委副書記楊洪義高興地介紹。得知我們前來對標時,他笑著說,福田雷沃也是從對標起步的。

  一番話,引出了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對標故事。

  時光倒轉12年,這里還是一個生產鉗子、扳手等簡單隨機工具的百人小廠。從2000萬元到136億元,短短12年,福田雷沃重工銷售收入實現了600多倍的增長,農業裝備、工程機械、車輛等產品出口116個國家和地區,拳頭產品雷沃歐豹拖拉機、雷沃谷神收割機躍升為“中國農業裝備第一品牌”。

  “瞄準世界頂尖企業追趕,起步就與世界同步,國內、國外市場并舉,我們1年走過了別人10年的路。”回首往事,楊洪義無限感慨。

  1998年,福田雷沃重工決心挺進農業裝備整機領域時,國內有著名的三大拖拉機廠,但他們卻選擇了更高的標桿――― 世界500強企業、全球農機巨頭美國迪爾公司。他們馬不停蹄地組建技術中心、聯手知名院校,悉心研究對方的產品與技術,走出了一條“集成知識、整合創新”之路。

  目前,福田雷沃重工技術中心已發展成為實力強大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在整合創新中形成240多件專利,集中了本產業領域的大量核心、關鍵技術。2006年,福田雷沃重工投資逾千萬歐元,聯合國際知名企業建立歐美技術整合中心,先后研發出265馬力、300馬力等大馬力拖拉機產品,長期由歐美國家壟斷的大馬力拖拉機生產格局由此被打破。

  然而創新的腳步依然匆匆,當美國迪爾公司450大馬力拖拉機在東北、新疆等地的廣袤原野馳騁時,福田雷沃重工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創新之路尚需加大“馬力”。

  優秀企業的起步往往從科技創新開始,持續發展也必然靠科技創新、技術進步推動。福田雷沃重工如此,山東省優秀的裝備制造企業方陣亦如此。到2009年底,山東省裝備制造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6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99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平臺體系基本建立。

  雄厚技術實力的有力支撐,如同強大引擎,引領山東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步伐。2009年,全省裝備制造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9898.5億元,同比增長21%;完成工業增加值5402.8億元,同比增長18.2%;實現利潤1200.7億元,同比增長28.2%。骨干行業發展態勢良好,按銷售收入統計,2009年,山東省農業機械銷售收入居全國第一位,機床工具、工程機械、汽車行業居全國第二位、電工電器居全國第三位。

  【對標啟示】

  張志文、尚林海:2009年,我省裝備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3871.16億元、工業增加值1033.51億元、利潤總額245.07億元,均是山東的1/5左右,增速分別低3.5%、1%和13.7%;山東裝備制造業主要指標在全國排第2位,河北排第12位。

  對標山東裝備制造,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總體規模和占全國位次的差距。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我們的差距,歸根結底是創新能力不強,技術開發投入不足,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少。2009年,我省裝備制造業新產品產值348.10億元,占全國同行業比重為1.44%,在全國排第19位。

  我省裝備制造業創新機制建設滯后,大力推動企業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勢在必行。一是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大力開展省級、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通過政府推動引導、企業積極創建,促使技術中心數量快速增加。二是鼓勵引導企業充分利用環京津的優勢,吸引京津假日人才、退休人才到我省企業技術中心工作,招才引智。三是政府牽頭,依托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建立行業技術研究中心,以加強行業基礎性通用技術的研究。

  曾連續6個月發不出工資的發動機廠,如何躍升為中國動力市場“第一品牌”?

  【標桿故事】

  淮柴動力:從跟潮流到引潮流,加快產品更新換代

  所有到中國來研究動力市場的跨國公司,一個必去的地方,就是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就連沃爾沃總裁、卡特皮勒總裁看完以后,都贊嘆說,想不到中國也有這樣的發動機公司。

  發動機相當于整車的“心臟”,有了自主品牌的優質發動機,就等于給整車安上了“中國心”。

  在濰柴產品展示中心,記者看到了被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視為摯愛之寶的12升藍擎大馬力發動機,這是2009年濰柴自主創新的杰作,引領著國內發動機市場的新潮流。

  2009年,濰柴不僅將自主研發的10升、12升藍擎大馬力發動機大批投放市場,而且推進30萬臺生產能力的3升、4升小功率發動機項目,10萬臺5升、7升中功率發動機項目,300臺3000-10000馬力大功率段的船舶動力項目全部進入商業化階段,濰柴的產品平臺更具規模化和系列化。

  “2009年,濰柴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逆勢增長,得益于企業鞏固而堅實的產品平臺。”譚旭光說。

  不僅僅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濰柴從當初瀕臨破產到之后的每一個“坎兒”,都是依靠產品優勢成功闖關的。

  1998年,譚旭光接任這個小柴油發動機廠廠長,當時企業負債3億多元,全廠1.4萬人6個月沒有發過工資。譚旭光決心多挖一口井打水吃,改變過去為單一車型配套而吃不飽飯的局面,嘗試為大功率工程機械配套,在新的市場領域找生路。

  為多種車型配套,意味著首先自己要拿出多樣的發動機產品。當時國家提出發動機要執行歐II標準,但尚未出臺具體方案。借這個機會,譚旭光到歐洲考察學習,從一款引進的斯太爾發動機開始,濰柴人通過消化吸收和技術改造,順利地將其技術應用到重卡、工程機械、船舶、發電、客車等動力領域,逐步掌握了發動機行業的核心技術。經過幾番求索,濰柴與世界著名的內燃機研發機構聯合建立歐洲研發中心,逐步躍至世界內燃機技術的最前沿。

  從2005年濰柴自主開發出我國第一臺大功率高速發動機藍擎國Ⅲ起,依托高端研發能力,他們一鼓作氣研發成功國Ⅳ、國Ⅴ發動機。同時,濰柴還利用自己的產業鏈優勢,研發出世界上第一款對發動機、變速器和車橋進行系統匹配的動力總成產品。也就是說,整車廠只要匹配設計自己特色的駕駛室和車廂,一款新型卡車或客車就可以推向市場,研發周期縮短1/5。

  市場博弈中的“王牌”是優勢產品,只有大量優質或高附加值產品的不斷涌現,才是實力、活力、競爭力的集中體現。這個道理,在濰柴乃至山東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中得到充分印證。

  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研制的五軸聯動鏜銑加工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向美國、泰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出口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5000噸、2500噸重型多工位壓力機;山推股份成功自主研發國內最大功率的推土機;煙臺冰輪開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高效螺桿壓縮機……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品叫響了“山東制造”。山東省裝備制造業已擁有37個中國名牌產品、9個馳名商標。

  【對標啟示】

  張志文、尚林海:山東省優勢企業科技創新投入普遍較大,做到了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謀劃一代。與山東省相比,我省裝備制造業技術水平較低,產品更新換代步伐慢、附加值低,技術裝備落伍。

  分析2009年我省入統的63種裝備制造業主要產品,可以看出,有30種產品的產量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下滑,主要包括金屬切削機床、金屬切削工具、金屬軋制設備、金屬冶煉設備、糧食加工機械、電焊機、交流電動機、閥門等,分別下降了3%至56%不等;其中,科技含量低、低水平重復生產的產品下降幅度較大,以外銷為主、又處于產業鏈低端的產品受沖擊較大,產品產量下降明顯。

  提高我省裝備制造行業的技術水平,必須引導各企業向行業先進水平“對標”,加大投入,推動技術創新。積極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ERP設計、管理系統,對產品研發、制造加工、物資配購、市場營運、能耗計量、售后服務等各環節進行信息化改造,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全面提升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

上一篇:北京開展電子制造業能效對標,服務城南經濟建設和發展
下一篇:石家莊將率先在裝備制造業開展兩化深度融合對標活動

對標考察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