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成在线免费,99精品在免费线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羞羞视频免费网站日本

聰明的極致是厚道:這家公司,憑什么成為雷軍眼中的零售標桿?


2018-05-30 09:08:45   來源:   點擊:
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中有這樣一句話:在商業(yè)世界里, 我們往往會發(fā)現(xiàn),取勝的系統(tǒng)在最大化或者最小化一個或幾個變量上走到近乎荒謬的極端——比如說好市多倉儲超市。什么是荒謬的極端?就是把一件事情做
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中有這樣一句話:“在商業(yè)世界里, 我們往往會發(fā)現(xiàn),取勝的系統(tǒng)在最大化或者最小化一個或幾個變量上走到近乎荒謬的極端——比如說好市多倉儲超市。”

 

什么是荒謬的極端?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甚至做到讓人看不懂的程度。

 

多年來,查理·芒格對全球第二大零售商Costco(好市多)的溢美之詞不勝枚舉。

 

甚至雷軍的小米,丁磊的網易嚴選,劉強東的京東,馬云的盒馬鮮生,都把這家神一般的公司當做標桿來學習。

 

5月初,終于有確切消息說,Costco將在上海浦東開設實體店,首家店面預計在2020年營業(yè)。原本是一家超市要入華,卻像是一位武林高手即將出山一樣,畢竟,江湖上有關他的傳聞太多了。

 

 
 
 

聰明的極致是厚道

 
 
 

 

Costco是會員制倉儲超市的先行者之一,1983年由詹姆斯·辛內格(James D. Sinegal)和杰弗里·布羅特曼(Jeffrey Brotman)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成立,1993年,costco與另一家優(yōu)秀的倉儲賣場Price Club合并,并發(fā)展至今。兩位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杰弗里·布羅特曼已經在去年離世,不過,Costco的價值觀和獨特經營理念卻被完美傳承到今天。

 

Costco通常在郊區(qū)及較偏遠的地方選址,多數(shù)時候通過直接購買土地的方式,少部分為租賃模式。有些店面甚至是由舊機庫或舊廠房改造而成,呈現(xiàn)出一種天然的工業(yè)風,其面積也相當驚人,平均單店經營面積達到1.34萬平方米。

 

上海的首家門店,選址也沒有違背上述原則,位于康新公路秀浦路路口東北角,浦東機場附近,距離市區(qū)1小時車程,占地面積近2萬平方米。

 

得益于美國嬰兒潮時期成長起來的中產階級,以及大量的中小企業(yè),Costco得以迅速擴張,如今在9個國家和地區(qū)擁有746家賣場,會員總數(shù)超過9000萬,其中付費會員4640萬(分60美元、120美元兩檔,均可申請一張免費的家庭卡)。

 

Costco最被稱道的是它的極致精選的商品,與沃爾瑪?shù)葌鹘y(tǒng)超市動輒十萬以上的SKU相比,Costco僅有3700個SKU,每個品類提供2-3個選擇,只有具備爆款潛質的商品才會被允許上架。

 

巨大的銷量帶來了極強的供應鏈議價能力。因此,很多知名品牌都會為Costco定制特供商品,并且提供獨特的大包裝以適應倉儲賣場的要求。

 

Costco將毛利限定在14%以下,作為一條經營紅線,誰都不得觸碰。正是這種完全不打算靠商品差價賺錢的主動行為,使其專注于為會員提供質優(yōu)價廉的商品,而不像多數(shù)企業(yè)那樣,整日為毛利所困,進而陷入被動價格戰(zhàn)。

 

仁者無敵,聰明的極致就是厚道,來自創(chuàng)始人的頂層設計,幫助Costco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并且爆發(fā)出驚人的能量,而消費者自然會用腳投票。2017財年,Costco會員費收入達28.5億美元,與其凈利潤相當。

 

這家企業(yè)是依靠什么賺錢的?答案不言而喻。

 

中產階級把這家超市當做自己最信賴的生活管家,每年掏60或120美元的會員費,絲毫不用猶豫。90%以上的續(xù)費率,充分體現(xiàn)了這種信任關系。

 

為了造就更加極致的購物體驗,Costco還打造尋寶游戲(詳情請點擊查看Costco:一場9000萬會員的尋寶游戲,道出了零售的本質),不定期售賣LV、勞力士、Burberry、Prada等奢侈品,價格十分誘人。他們還頗費心思地把熱門商品轉移到賣場的不同地方,當你每個月開車載著家人來光顧,看到的是一家“全新”的賣場,于是免不了花時間逛逛。

 

那些“尖貨”和季節(jié)性商品,賣光了之后,在一段時間內就不會再進貨了,會員們的體驗螺旋式上升——如果這次留下了遺憾,那么一定會期待下一次尋寶。

 

除了優(yōu)質低價的商品外,Costco還提供藥品、餐飲、加油、旅游、照片沖洗、眼科診所等一切跟生活息息相關的標準化服務,滿足消費者的一站式購物需求。

 

 
 
 

Costco會水土不服嗎?

 
 
 

 

Costco門店布局在全球9個國家和地區(qū),在亞洲市場包括臺灣地區(qū)、日本、韓國等地,已經深耕多年。盡管如此,對于Costco進入中國大陸市場,許多業(yè)界人士仍持審慎態(tài)度,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問題,我們尋他山之石,從側面嘗試分析。

 

疑問1:Costco了解中國市場嗎?

 

臺灣地區(qū)市場:Costco于1997年進入臺灣地區(qū),與臺灣大統(tǒng)集團(主業(yè)為百貨)成立合資公司。而這次進入中國大陸市場,Costco的合作伙伴是星河控股集團,主業(yè)并非零售而是地產,根據(jù)Costco直接購買土地的經營傳統(tǒng),猜測可能是為了適應中國的土地及物業(yè)政策。

 

Costco在臺灣是唯一的付費會員制量販超市,20年時間累計開店13家,2016年銷售額達到750億新臺幣,約合160億人民幣,排在家樂福(94家門店)、大潤發(fā)之前,位列量販類第一。其市場占有率做到了40%,擁有超過200萬會員,要知道,整個臺灣地區(qū)僅有2000多萬人口,這個會員占比確實相當驚人。

 

鑒于此,即便不能說其對中國人的消費習慣了如指掌,起碼也有相當深入的了解。此外Costco啟用了本地化的管理人員,商品結構也做出適當調整,適應當?shù)叵M習慣。

 

許多專業(yè)人士擔憂,Costco進入大陸之后,供應鏈能否維持高效?商品能否保持其一貫的高品質?

 

Costco在臺灣地區(qū)20年的本地化經營,最核心的就是建立臺灣和東南亞供應鏈,以提升經營效率,這對在中國大陸開店是極為寶貴的運營經驗。成敗都在供應鏈,Costco在日本市場初期也確實因此栽過跟斗。

 

日本市場:日本線下零售業(yè)發(fā)展成熟,而且有自己的特色,能分一杯羹很不容易。今天Costco在日本已經有26家店,8000多名雇員,而且仍然在擴張。

 

1999年,Costco剛剛進入日本時,經歷了一段苦日子,遭遇到來自各方各面的強烈抵觸,一度險些退出。

 

Costco在日本遭遇困境的最大原因,是觸動了日本大商社的根本利益。日本零售業(yè)整體上較為排外,Costco這個新面孔,初來乍到就直接找到廠家采購,打破了原有的渠道層級,這是大商社所不能容忍的。

 

后來,Costco曲線救國,暫時撤出東京這樣的大城市,轉向小城市,并且在談判時向廠家承諾,暢銷的商品一定會幫助廠家獲得更大的發(fā)展,這才慢慢贏得供應商的信任。

 

不過,Costco并沒有改變自己:高質低價,收費會員制,無理由退換貨,這些從一開始就確立的經營哲學在海外市場得到了堅持,正是這種堅持打動了當?shù)氐南M者,日本的會員續(xù)費率也達到80%。

 

不喜歡湊熱鬧的日本人,在Costco新店開業(yè)的時候也經常搞出人山人海的大場面。按常理說日本因為資源有限,所以特別崇尚“小”,對于大包裝的商品可能會有心理障礙,尤其是小家庭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但實際情況是,物美價廉的商品,以及跟日本本地超市完全不同的購物體驗,抹平了這些障礙,約朋友一起、分單結賬成為不少人的選擇。

 

而同樣是外來的和尚,家樂福、沃爾瑪與日本當?shù)貜姶蟮母偁帉κ窒啾龋@得毫無特點,最終只能關店或退出。

 

疑問2:山姆會員店、麥德龍等已經在中國大陸經營多年,Costco會做的更好嗎?

 

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在全球有800多家門店,5000多萬名會員,但在美國處境堪憂。一方面受到亞馬遜電商的擠壓,另一方面被Costco全面壓制,2018年初因戰(zhàn)略考量而關閉了全美63家門店。

 

1996年進入中國的山姆會員店,正處于擴張態(tài)勢,已有19家門店,將近200萬名會員,并且計劃在2020年前擁有40家門店。中國市場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得益于自2016年6月進駐京東以來,借助京東的供應鏈,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措施。

 

山姆會員店與Costco一樣采用收費會員制,在中國市場的會費為260元。其經營模式表面上看與Costco高度相似,也是面向中產階級,超低SKU,精選商品,但本質上與Costco有幾個明顯區(qū)別:

 

首先,山姆會員店并沒有在品牌上真正獨立,尤其在美國市場,仍然帶有沃爾瑪?shù)幕颍淇蛻羧后w更低,而Costco的客群是標準中產階級。

 

其次,山姆雖然是會員制,但本質上仍然是在經營商品,賺取差價。而Costco的基因完全不同,其核心是經營顧客,其經營邏輯完全跳出了零售業(yè)的固有差價模式,與顧客站在了同一條戰(zhàn)線上,唯一關心的是“會員是否滿意”。

 

此外,Costco更加注重引進知名品牌。碰到沒有知名品牌的品類,Costco就會推出品質同樣出色的自有品牌kirkland。在商品的檔次上,二者相差不少。

 

即便如此,在中國市場,山姆會員店畢竟早到了20年,還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的道路,絕對是Costco合格的競爭對手,不能小覷。可以想象,由于二者定位的相似,Costco在供應商選擇上將會遇到不小的挑戰(zhàn),或許不亞于在日本市場曾經碰到的困難。

 

而麥德龍作為一家德國倉儲賣場,早在1995年就進入中國,一直堅持只做企業(yè)客戶,但由于德國人的保守作風,經營得不溫不火,近期則開始放下身段,向普通消費者開放。麥德龍現(xiàn)在的會員制(微信會員卡),更像是一種將消費者數(shù)據(jù)沉淀下來的手段,其會員資格也是免費的,這是與Costco的根本不同。

 

疑問3:Costco的會員制模式在中國行得通嗎?

 

Costco選擇中國最發(fā)達的城市之一的上海開店,而且可能會連開3家店,實際上經過了漫長的考察和調研。Costco早在1999年就在北京開設了辦公室,然后從2014年開始其“三步走”計劃,從天貓國際,到天貓,再到現(xiàn)在的實體店。

 

顯然,Costco在等待合適的時機。從2010年到2017年,中國大陸人均GDP由4560美元,上升至9481美元。2017年,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這四大一線城市的人均GDP分別達到1.73/1.76/1.88/2.8萬美元。

 

中國市場的消費升級,帶來了更強的購買力,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但在供給側,商品供應量雖然不少,真正高性價比的好產品不多。

 

消費升級,還表現(xiàn)在消費者越來越識貨,自主意識越來越強,尤其是中產階層,他們不是不愿意掏錢,關鍵是希望掏錢買到更好的服務和體驗。

 

2007年Costco進入臺灣地區(qū)市場時,當?shù)厝司鵊DP為1.4萬美元,而今天在中國大陸,已經有20個以上的城市超過了這一水平。雖然收入水平不是唯一參考要素,但一定給了Costco足夠的信心。面對中國龐大的中產階級消費群體,再不行動恐怕真的晚了。

 

 
 
 

真正挑戰(zhàn)

 
 
 

 

Costco入華的根本挑戰(zhàn),并不在于會員制能否順利落地,也不在于無理由退換貨政策能否實施(此前有很多網友不厚道地調侃,說中國大媽能讓Costco哭暈在廁所)。當務之急還是如何與一批優(yōu)質的本土供應商建立聯(lián)系,畢竟,實體店不是天貓國際,不可能都是進口商品。

 

此外,中國大陸的消費習慣迥異,比如生鮮類商品的購買習慣,與美國、日本、甚至臺灣地區(qū)都有差異,所以Costco若能做好商品的本地化,將美國本土不到30天的庫存周轉周期帶到中國,那么它的競爭力將會讓對手感到恐怖。

 

中國市場的復雜程度,并不亞于1999年的日本,需要Costco不斷試錯和磨合。比如,中國消費者已經習慣了購物中心式的吃喝玩樂體驗,Costco的店中店模式會不會顯得老套和枯燥?究竟多大的包裝更適合中國家庭?這些問題恐怕都要留到以后回答了。

 

回到本文開頭,查理·芒格所說“荒謬的極端”到底是什么?

 

Costco真正做到極致的一件事,就是經營顧客,一家企業(yè)一旦決定以顧客為中心,放棄賺取超額利潤,并在數(shù)十年的時間里一以貫之,就會樹立起真正的競爭壁壘,實現(xiàn)真正的差異化:Costco不是一家零售商,而是一家服務商,本質上他們只提供一項服務,那就是為顧客精選優(yōu)質商品,幫助他們省錢、省時間。顧客為此每年付一點“小費”,心甘情愿,完全出于相互間的信任關系。

 

與消費者并肩作戰(zhàn),而不是針鋒相對,這種和諧的關系,將會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這樣的企業(yè),超越了競爭,也跳出了自己所在的行業(yè),它不必過分關注競爭對手,只會越來越強。

上一篇:騰訊新總部大樓曝光
下一篇:世界級成功企業(yè)的人才管理,IBM、蘋果和華為有哪些共同之處

對標考察
考察研學聯(lián)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lián)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lián)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lián)系人:萬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