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博的“仁孝”,方太的“向善”
2018-07-23 19:00:17 來源: 點擊:
京博:“仁孝”

京博控股集團的品牌Logo是從中國古代文字中尋根溯源,將其確定為甲骨文中的“水”字,寓意“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順從“水”的品質,完善戰略發展、資源整合、組織架構等方面的內容,完成了對品牌精神的貫徹和執行。


“水”Logo在戰略發展、資源整合、組織架構中的體現
文化作為企業的軟實力,往往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著每位員工的言行舉止,也深刻推動著企業的轉型與發展。而作為文化的制定者,管理層在文化應用推行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文化力對員工也有著不可磨滅的引導性。在京博,管理層一直以制度約束自己,并影響他人,達到文化的貫徹落實。
管理者:文化“第一責任人”
在京博,管理層一致認為,他們是企業文化貫徹執行的“第一責任人”。作為企業文化的思考者、倡導者和踐行者,管理層對企業文化的態度、示范行為直接影響著員工對文化的看法和做法。
京博管理層從不搞“假把式”,不把文化的宣傳停留在口頭說教上,而是不斷樹立責任意識、使命意識,解決文化具體落地問題,將文化力轉化為行動力,在行動中起到真正的示范引領作用。
特別是對90后、95后年輕人的管理上,管理層不僅鼓勵他們自主創新,自身也緊跟時代潮流,利用年輕人熱衷的新媒體形式,將京博文化通過動畫、微視頻、微電影等形式加以展示。京博商校文化應用部部長張逸晨表示“我們的原則是,保證在‘道’不偏離的基礎上,通過‘術’的方式不斷推陳出新,做好落地傳承。”
員工:成就在先,約束在后
企業文化的設立首先是為了成就員工自身的價值,為員工實現更完美的個體而存在;其次才是為了實現企業獲得利潤,贏得社會認同的更大價值。
-
“利他”,成就員工
京博價值觀是“誠信、奉獻、改善、利他”。其中,“利他”就是通過成就別人來成就自己。
為了保障員工的家庭生活無后顧之憂,讓他們安心為京博奉獻,京博出臺了眾多福利舉措,如為員工父母建立“孝工資卡”、為員工子女報銷一定學費、興建養老服務中心等。京博管理層認為,只有把員工兩頭(老人和孩子)的問題解決好,保證員工父母老有所依,子女幼有所教,才能確保員工有所作為。
-
“奇葩”的制度約束員工
京博將文化對員工的約束作用放于“成就員工”之后。在對員工的約束上,首先考慮的也不是企業形象的維護,而是為了保障員工的健康、安全,及良好的行為習慣,如“禁酒令”“健康考核”等一系列別人看來很奇葩的制度。
-
激勵員工,成就更好的自己
“好的文化一定是積極,充滿正能量的,是促進員工不斷向善的。”在“仁孝”文化的熏陶下,京博領導以身作則引導員工,營造舒適的辦公環境留住員工,員工自然朝著公司的既定目標,凝心聚力,共同進步。
方太:“向善”

方太集團以儒家的“禮義人智信”作為其全新管理理念的核心,以佛家的“向善”作為營造企業生態環境的土壤,以道家的“無為而無不為”作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的決策前提。
儒家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方太將儒家人本思想、儒家教育觀、儒家學習觀、儒家修身觀等運用到企業管理中,有效地指導公司的教育、培訓與人才培養工作。
根植于儒家文化的學習氛圍
“方太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員都要站出來,肩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方太大學執行校長高旭升說,“而孔子是萬師之表,儒家本身也很強調學習、修身和反思。”儒家文化的土壤為方太建立了一個可供員工學習與發展的生態環境。
-
人本思想
儒家人本思想運用到企業中,就是要全面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把廣大員工的物質需求、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作為企業管理的根本。為了滿足員工的精神需求,方太建立了完善的員工培養發展體系和個人培養發展計劃,致力于讓員工全面發展,成為德才兼備的有用之才。這也是儒家學習觀的體現。
修身觀要求人們不斷明德,不斷反思自己。方太認為學習有一定的規律,教育是長期過程,應該循序漸進,切忌功利主義。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儒家的教育觀也正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方太對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方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茅忠群特別提出,重視培訓首先要舍得在資源上有所投入。因而方太在人才培養中對于人員、經費、設施的投入都毫不吝惜。
-
以文化人,專業強能
在教育和培訓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公司也要求管理者和內部講師踐行“以文化人,專業強能”的教育培訓理念,注重身教。
“以文化人”是指重視員工的品德修養,將“人品”視為方太核心價值觀“人品、企品、產品三品合一”的一部分,通過儒家文化中“仁義禮智信、廉恥勤勇嚴”等內容的教育,激發每位員工顯現出內心已有的高尚品德。
“專業強能”意味著方太對員工專業技能的提升也很重視,不僅要學習“根本知”,也要學習“后得知”。通過培訓,方太希望員工練就“以顧客為中心”必備的專業技能和過硬本領,并能夠發揚專業主義精神,不斷追求卓越。
文化教育為先導
獨一無二的文化是方太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這也決定了文化教育在方太培訓體系當中的重要地位。多年來,方太探索了很多文化教育的途徑,希望借助各式方法,讓儒家文化深入每一個方太人心中。為此,方太還專門設立了“孔子堂”,將教室設計成私塾學堂的模式,在潛移默化中推行優秀傳統文化。

多種文化教育形式
-
明師大講堂
明師即明德之師,是指在某一領域具有獨特建樹和智慧積累的大家。方太常常邀請這樣的明師前來公司內開展講座,現場對員工在工作、生活、企業管理等方面給予啟發和指導。
-
讀經一刻
每天早上,部門負責人都會帶領員工對于儒家經典和企業文化經典篇目進行集體學習,持續15分鐘,分為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全員讀經5分鐘;
第二個環節,讓引讀的員工做較為深入分享,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
第三個環節,由部門負責人點評5分鐘,進一步升華。
分享的經典主要包括《弟子規》《四書》《方太儒道》《圓滿幸福人生之道》等。
-
日行一善
這是一種公益活動。方太編寫了《日行一善行動指導手冊》,指導員工抓住當下,立善念、講善語、施善行。公司倡導行善,并為員工行善創造條件,集體組織行善活動,或者由員工自發參加公益項目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善舉。
-
三省會議
儒家有自省文化,方太有三省會議。公司各級管理團隊中會定期開展三省會議,以自我反省為主,結合他人幫助,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提升心性。從高層開始,自上至下,定期對管理過程中、個人品德修為方面,以及業務具體問題進行深刻反思,與復盤類似。
-
禮儀儀規
禮制是方太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文化落地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方太的一些大型會議上,會有拜孔子的儀式;培訓課程期間,如果有學員要出去,走到門口的時候需要向大家敬禮,再出門。通過這些簡明的形式,培養員工以“仁義”待顧客,體現了公司以“仁義”待員工,真正做到“以顧客為中心,以員工為根本”。
-
青竹簡國學計劃
自2010年3月開始,“方太青竹簡國學計劃”已施行了八年。這段時日里,該計劃針對高校、老師、兒童和公司內外部的國學愛好者廣泛開展國學活動活動,總計邀請了數十位國學大師進行現場交流,間接影響人數近百萬。
上一篇:拼多多的多和少 是觀察互聯網下半場最好的標本
下一篇:京東金融“脫胎”始末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
考察公開課推薦
- 2025年公開課考察計劃
- 2025年11月24-25日 對標阿里巴巴&抖音&網易 學企業出海營銷實戰
- 2025年8月21-22日 考察領軍企業出海秘籍 對標華為、聯想、傳音 出海實戰案例
- 2025年5月12-13日 中國企業出海營銷的制勝之道 考察美的、名創優品、希音
- 2025年7月12-13日 北京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京東 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3月28-29日 上海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2月21-22日 深圳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4月21-22日 揭秘品牌背后的創新營銷密碼 對標小紅書、抖音、瑞幸咖啡、東鵬特飲
- 5月19-20日 對標上海星巴克、東鵬特飲、霸王茶姬、泰山原漿 學習智慧零售打造
- 2025年4月28-29日 走進北京阿里&智譜&京東&華為 對標AI賦能企業增長的新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