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褚時健90歲反思:人生不是一條直線
2018-11-19 11:02:54 來源: 點擊:
本文整理自褚時健與《中國青年報》的對談。
進入社會剛幾年,就想搞出名堂,
實際不是這樣
現在社會上太多人想做些可以一蹴而就的事,都想找條直路走。尤其年輕人,大學讀完書進入社會剛幾年,就想搞出名堂,實際不是這樣。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條直線。
我也曾經是年輕人,從新中國成立后到現在,社會變動很大,很多希望都破滅了。尤其是我40來歲的時候,幾乎所有希望都不存在了。當你抱著很大希望的時候,失望很多;當看不到希望之后,希望又好像慢慢看得著一點。
時代不同了,年輕人期望值很高,很多人想一夜暴富,不能承受短期內沒有回報的事。我年輕時,一家三口人從昆明到玉溪,看到修路工人們臨時住的房子,都非常羨慕。當時我們都覺得:“一輩子能住上這樣的房子,這一生就得了!”
現在年輕人的知識面、信息量比我們那時強多了,但年輕人的特點還是一樣:把事情想得很簡單。
有一次,一個年輕人從福建來找我,說自己大學畢業六七年了,一件事都沒成功。他是性子急了,目標定得很高,想“今年一步、明年一步,步步登高”。我對他說:你才整了六七年,我種果樹10多年了,你急什么?
我們開始時,眼前是一棵這么高的小樹,還有滿山紅土。我開始也急,也想馬上成林、馬上有利潤,種了兩年樹,還是滿山紅土。但是我歷經幾十年,在進入七八十歲時,就有點耐心了。現實教育我們,果樹每年只能長這么高,肥料、水源等問題都是原來想不到的,所以急不得。
人在年輕時,要先學會吃苦,
要實實在在掙錢,才能拿得住
年輕人現在不過二三十歲,人生歷程還很長,也不一定每個人都要做大事業。
困難多,搞好一點,信心就大一點,只有這樣走,一步一步來。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賺一分錢,上萬噸就能賺多了。你想心急,就做不成。
以前有不少人在社會變動的時代抓住機會,一下發了大財,比如搞房地產。還有人靠親戚、靠父母,現在財富很大,我也認識。但現在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即使是靠機遇、靠父母,我也認為他將來守不住。
很多人說我十二年來種橙子是“觸底反彈”,跌得越低,反彈力就越大。
種橙子的人不少,但今天可以說,要像這樣種好上千畝的還不多見。有的人來我的果園看了一次,回去就開了八九萬畝的新果園,但我看來,基礎沒打好,后頭要吃虧。
一件事,一點不懂,我不敢干。我學了七八成,有七八成把握,才敢干。我考察了水果市場,外地運來的冰糖橙很貴,本地的便宜,但產量少。我就想,除了天災,總能整成。
我們碰到過的難關,十幾年沒遇過。連續高溫一個多月,果子都被曬掉了。但你看我們的五條管道從對面大山來,面對高溫,果園有水維持。別的果園如果基礎不好,損失就大。而我們還能保住和去年一樣的產量,就是因為農業基礎打實了。
這個也是年輕人最難理解的。人在年輕時,要先學會吃苦,要實實在在掙錢,才能拿得住。就像搞農業,如果你質量搞不好,經過一個周期,10元資產就變8元了。
總想找現成、找福氣、靠大樹,
沒有那么簡單的事
人生沒有頂峰。我管玉溪卷煙廠時,有個主任問我:你是不是給國家利稅交到50億,就可以不干了?結果煙廠交到60億元利稅時,我對他說:“勁頭比原來還大。”因為一個人做事,不是只為了吃穿。
這幾年,不少20多歲的年輕人跑來問我:“為啥事總做不成?”我說你們想簡單了,總想找現成、找運氣、靠大樹,沒有那么簡單的事。我80多歲,還在摸爬滾打。
我現在蹲下就站不起來了,但分枝、掛果的時候我都要去果園,坐在邊上,讓人扒開樹葉露出果子給我看。
供求關系從來都是有松有緊,什么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市場經濟是不留情面的
我們現在果園已經擴展到幾萬畝。到2020年,我們的果子產量能達到6萬噸。我知道現在我們的橙子在市場上很好賣,聽說有人拿它和當年的紅塔山煙相提并論,都是緊俏商品。
我很高興大家這么抬舉,但是我思想上不敢輕飄飄。
頭幾年可能大家因為是我種的橙子,因為好奇心都買來吃吃,但是如果果子不好吃,或者只是普通過得去,我相信買了幾次人家就不買了。
我們賣得也不便宜,要是不好吃、品質不高,人家憑什么真金白銀買你一個老頭子的賬?
所以我一直和孫輩還有作業長們說,不要陶醉人家怎么夸你怎么捧你,做好自己的本分,把橙子種好,每年多豐收點,味道更好一點,人家繼續揣著錢等你的橙子,不然,人家的口水等著噴你。
現在整個新平縣種冰糖橙的越來越多,差不多一年的總量要到200萬噸去了。我們規模算大的,品質也算高的。但是,必須要看到,這個橙子過剩是必然會發生的。
供求關系從來都是有松有緊,什么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市場經濟是不留情面的。產品一過剩,首先來的就是降價,降到你的銷售價是成本以下都會有可能。咋辦?到那個時候,還是質量和價格方面的競爭。
我如果質量好,其他人賣不完,我賣得完,另外我成本控制得好,別人虧著本賣,我還能賺到錢。
對得起做過的事,對得起相處過的人
我這個人,心里放不下事,也算是個急性子。
像2014年天干,老是不下雨,我每天晚上想到我的果樹,半夜四五點就睡不著了,起來翻書翻資料,第二天叫上司機去找專家,一定要找到解決辦法。我想著,我這么認真,果子的質量不會不好吧?
我一直和兒孫們強調,一個人工作、過日子都要認認真真,對產品要認真,對周圍的人也要認認真真。這些年我們的果子賣得好,除了我們產品過硬,周圍人的支持也有很大關系。
像早幾年我們果子不成熟,沒有朋友的幫忙,銷售會很成問題。
現在我們名聲在外了,心里要知道感激,更要學會讓大家利益都得到平衡。
我一直對和我打交道的合作伙伴也好,朋友也好都有一個心理,那就是怕虧了人家。這個習慣我一直都有。
做人做事要隨時隨地都在檢查,做這件事我朋友虧了沒有?
我一直經常提醒褚一斌,不要粗心大意,要經常想到身邊跟著你的那幾個人,誠誠懇懇和人家相處。我們生活條件比他們好一點,我們就多照顧他們一點。
我們現在果園里的農戶,在我們這里干活兒,我就希望他們比別的農戶生活條件要好一些;我們的作業長,我也希望他們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新平的縣長有一次聽說我們作業長的待遇,很驚奇:“工資比我還高?!”
對得起做過的事,對得起相處過的人,我能做到這兩點,我這幾十年也算沒有什么遺憾了。
回頭看看,我這一路走來,沒有白費精神。我辦事認真,確定了目標就追求到底。在每一個工作的地方我都有人生的記號,我也沒在工作上鬧出什么大事故。
想到這些,我也就甘心了。
認定了要干的事,只想贏,不想輸
很多年以來,不管干大企業還是小企業,不管干哪個行當,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這些困難到最后還是解決了。
所以,人的信心很重要。如果我們接二連三地干不成事,那就沒有信心了。
我在74、75歲時怎么想起來搞這個苦差事(種植褚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因為我們的處境,我的生活來源沒有辦法(保障),我只有一條出路,必須要搞成功。
我從小就閑不住,爬高上低的,我這個房子一天上去八回,下去八回,時間還打發不了,總得有點事情做。
這都是我從小養成的習慣,認定了要干的事,只想贏,不想輸。
延伸閱讀
褚時健:從“中國煙王”到“中國橙王”
在1990年代,褚時健帶領的玉溪煙廠年創利稅近200億元,這樣的稅收貢獻放在今天也同樣可稱為天文數字。
而后,廣為傳頌的褚橙故事,為這段悲情歲月映照出了最絢爛的夕陽。
從“中國煙王”到“中國橙王”,在如同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一樣,卻在中國前無古人地兩次登上人生巔峰后,這位老人卻顯得平靜、淡定。這樣厚重的人生歷程,有理由讓我們重新梳理、深入解讀,供讀者細細品味。
知天命而創大運
▼
1979年,已經51歲的褚時健被派到云南玉溪卷煙廠“救火”。
幾番回合后,褚時健還是選擇了去玉溪卷煙廠。這成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轉彎。
那時國企改革步伐開始加快推進。扭轉玉溪卷煙廠頹勢,勢在必行。
尤其是,作為當時的決策者,褚時健以少有的膽量和氣魄到國外買最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持續幾次大規模技術改造,并且在國內創新出外包經營思路,使破舊的小廠在生產規模、技術工藝水平、產品質量上均跨上新的臺階,而使得“紅塔山”在1988年時已成為最走俏的卷煙產品,而玉溪卷煙廠也一躍成為國內卷煙業老大。
就在褚時健紅遍全國,走到人生巔峰時,為國家創造巨額稅收的他,卻在1996年被送上了被告席。
“大概盛極必衰,我其實也還是天真了。”他事后反思道。
在監獄服刑一段時間后,褚時健因為有立功表現被減刑至17年。2001年5月,他因糖尿病嚴重獲批保外就醫,回到家中并被限制活動在老家哀牢山一帶。
他的人生似乎燃起一絲新的希望。
2
超高齡再創業
▼
褚時健回到家中休養一段時間后,他還是閑不住,琢磨著“總要做點什么”。思來想去,和老伴多次商量過后,褚時健最終把心思鎖定了在獄中和弟弟談及的冰糖橙上。種植農作物,可不是簡單的事,勞神又費力,并且需要長期投入。
“橙子在水果里味道營養都好,但并沒有太普及。如果種出一個好的品種來,對市場來說是件好事。”褚時健決定:要種就種好東西。
他的種植計劃是:高品質、大規模。
2002年,已74歲的褚時健向朋友陸續借到1000多萬元,包下哀牢山上2400畝荒地,和老伴馬靜芬一起進山、開荒。對于74歲高齡的褚時健來說,這無異于征服了“紅塔山”之后,又要征服另一座真正的大山。誰能保證一定會成功?
這一年,褚時健成立了新平金泰果品公司,并為要種植的冰糖橙取名“云冠”。公司法人、董事長、總經理均由馬靜芬擔任,而他自己因身份所限,僅以“顧問”掛名。實際上,褚時健是真正的“操盤手”,這樣的事他要親力親為。
3
用工業化思維種橙
▼
一個核心的問題:2400畝的荒山如何種出好橙子,如何管理?
這一次,他決定如法炮制,采用工業的方式來種橙:一改農業過往粗放的種植方式,請來專業種植人才,對土壤結構、種植周期、植物方式都進行了極為細致的量化。量化思維就是典型的工業化、標準化思維。
剛開始,農戶一度罷工。
但褚時健采取的措施是:培訓+獎懲。一方面培訓農戶們的專業知識和具體的操作能力,同時強化作業長的帶頭作用。另一方面,則是明晰的獎懲制度。
2007年前,褚時健針對農戶,采取的薪酬制度是每月固定工資加獎金,同時還提供水電沼氣、廚房廁所一應具全的住房。
2007年后,果園大量的樹開始結果,收獲量達2000多噸后。褚時健又采取另一種薪酬制度:每人每月按時領到2000元借發工資。到年底果子收獲后,按農戶交出的橙子的總量和等級兩個標準算出收入總量,刨除借發工資,剩下的發給農戶。這是人員穩定的最大保證,要知道農民隨時把自己處于“移動”的狀態,哪兒掙錢就去哪兒。第一年,褚時健就遇到了不少不打招呼就全鋪蓋卷走人的情況。
在收入高低的比較下,農戶們都愿意做到高產量、高品質,而且唯一的方法就是:按照褚老板嚴格、精細的生產制度來辦。
4
用減法計算出來的利潤
▼
做農業,要有經營意識和科學技術,才能創造出更可觀的價值。
從投入到產出,褚時健的腦子里早已形成一套清晰的邏輯:“搞商品生產要計算仔細,干事情要有效益。”這是他在年輕的時候,到農場學做燒酒積累下來的經驗。很多年來,他一直保持著這樣的思維習慣。
2008年那年,湖南、江西等冰糖橙原產地遭遇雪災。褚時健當年就有一個預判:冰糖橙豐產地一旦受災,就會影響未來幾年冰糖橙的市場供需。
而前幾年他的果園建成初期,不僅種下了冰糖橙,還種下了5萬棵溫州蜜柑。2009年,褚時健果斷把已種下六七年的5萬棵溫州蜜柑全部砍掉,改種冰糖橙。讓果農們“肝腸寸斷”的決定,最后竟實現了大豐收:總產量達4000噸,公司盈利破千萬元。從2006年到2013年,橙子平均每年有1.37千噸的增長量;到了2014年,公司實現銷售額1億多元,純利潤7000多萬元。
但是在2015年,橙子出現了個頭小、皮色不均、口感酸、壞果率高等質量不佳現象。反應到市場上,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褚時健為此在媒體上公開道歉,并提出了對質量、途徑、品牌等的具體改善辦法。第二年,斷然砍掉了3.7萬棵樹。
為了結出更高品質的橙子,他把當年在玉溪卷煙廠打造的質量觀再次用到種植上。親自設計出甜酸比24:1的口味,與其他偏酸口味的外國橙形成鮮明的區別。由于成色姣好、酸甜適口,每斤12元左右的“褚橙”,比市場價格貴出許多,反而供不應求。
5
當精神嫁接上時代
▼
“褚橙”大火,最初是在互聯網上。
2012年11月,在褚時健的外孫女婿李亞鑫的操辦下,他們的橙子借助一家電商平臺銷售,上線頭一天就在北京創下了銷售1500箱、超過7噸的驚人紀錄。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真正認識、敬佩褚時健這個被主流淡忘多年的“歷史人物”,也因此,不計其數的企業家、學者、媒體開始重新涌向哀牢山,探底他的商業秘籍。
這幾年,借助互聯網的力量,“褚橙”每年冬天一上市,短短一個月時間就被搶售一空,“一果難求”。
褚時健的一生絕對“傳奇”。而這一回,則完全體現了他與時俱進的思想。一開始對于網上銷售,褚時健有些遲疑,但他還是同意“可以試試”。
2018年1月17日,“褚橙”莊園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云南褚氏果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成立,兒子褚一斌出任公司總經理,褚時健任董事長。看起來,在商海大潮中叱咤一生的褚時健,可以卸下重重的擔子了。
上一篇:阿里CEO張勇的雙11總結:企業如何用好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
下一篇:華為、小米人才管理帶來的啟示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
考察公開課推薦
- 2025年公開課考察計劃
- 2025年11月24-25日 對標阿里巴巴&抖音&網易 學企業出海營銷實戰
- 2025年8月21-22日 考察領軍企業出海秘籍 對標華為、聯想、傳音 出海實戰案例
- 2025年5月12-13日 中國企業出海營銷的制勝之道 考察美的、名創優品、希音
- 2025年7月12-13日 北京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京東 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3月28-29日 上海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2月21-22日 深圳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4月21-22日 揭秘品牌背后的創新營銷密碼 對標小紅書、抖音、瑞幸咖啡、東鵬特飲
- 5月19-20日 對標上海星巴克、東鵬特飲、霸王茶姬、泰山原漿 學習智慧零售打造
- 2025年4月28-29日 走進北京阿里&智譜&京東&華為 對標AI賦能企業增長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