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成在线免费,99精品在免费线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羞羞视频免费网站日本

什么是“楊三角理論”?


2021-10-26 10:21:44   來源:《組織能力的楊三角》   點擊:
成功 = 戰略 * 組織能力 戰略很容易抄襲,而組織能力卻極難模仿。 如何構建自己公司獨特的組織能力,總能夠出色甚至超出預期的拿到結果,對于競爭結果舉足輕重。
楊國安定義為組織能力:建立能夠快速應對外在環境改變的團隊戰斗力。
這不是指個人能力,而是一個團隊(不管是10 人、100 人或者100 萬人)所發揮的整體戰斗力,是一個團隊(或組織)競爭力的DNA,是一個團隊在某些方面能夠明顯超越競爭對手、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



持續成功= 戰略×組織能力


“組織能力是戰略實施的根本保障能力”
“企業必須先分析自身所處的經營環境,制定正確的戰略方向,然后,依據選定的戰略方向,明確兩三項與戰略最直接相關的組織能力。”
楊國安認為,確定這樣的組織能力,不是企業慣常那樣著眼于企業內部就能搞定的,而是需要一個從外向內的審視、思考和決策過程。

“中國企業以前是低成本制造,代表的是工業經濟。但是,現在,在全球化競爭升級、消費者需求占主導地位的環境中,他們要向微笑曲線的兩端爬升,要實現自主技術、樹立自己的品牌,而這樣的戰略轉型,就需要與以往不同的組織能力去匹配,比如敏捷應對變化的能力、持續創新能力。”



楊國安認為問題出在戰略不專注、不聚焦上。“我一直強調要專注,組織能力不能太多,不能超過兩三個。如果超過的話,組織能力就很難被打造過硬,因為所用的工具和資源都很難聚焦。而且,企業和員工的時間、精力也是有限的。”對于那些看上去矛盾的組織能力,楊國安認為也不是不可以同時并存,關鍵是企業高管團隊要想清楚,看似矛盾的能力哪個是主要驅動力。比如針對低成本和高質量,如果把低成本作為主要驅動力,那么就像格蘭仕那樣,在保證質量一定的前提下,不斷降低成本,但如果要把提升質量作為主要驅動力,那么,就要像豐田那樣通過提升質量的措施來降低成本,通過不斷的質量管理改善方案,來降低消耗的材料、降低次品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當然,對于高度非相關的多元化集團來說,針對他們涉足的諸多領域,如果強調聚焦于兩三個組織能力是不現實的。因此,楊國安認為,對于這些多元化企業,集團層面要強調一些共通的、共享的東西,包括公司的核心價值觀、高管團隊的利益共享、知識管理等,而下面的事業部,則要求必須高度聚焦,每個事業部要因此而具備獨特的組織能力。


組織能力被明確后,接下來就是如何打造的問題了。楊國安認為,打造組織能力需要三根支柱:員工能力、員工思維模式和員工治理方式,它們和所打造的組織能力一起,構成了楊三角框架。

楊三角
楊三角中的三根支柱是有順序之別的,第一根必須是員工能力,即員工必須具備相關的能力或潛在技能。
在找到具備所要求的能力的員工后,就需要第二根支柱─員工思維模式發揮作用了。員工需要自覺自愿地去做。

員工有能力并且也愿意做了之后,接下來就是搭平臺讓員工充分施展的事,因此,輪到第三根支柱─員工治理方式出場了。



楊國安認為,要成功地打造組織能力,楊三角中的這三個支柱缺一不可,而且,組織能力要堅實,3 根支柱的打造必須符合兩個原則,一,平衡,就是3 根支柱一樣長,沒有短板;二, 匹配,這三根支柱都必須與所需的組織能力協調一致。


楊三角的三根支柱強調的主體都是員工, 為此,有人認為把員工能力打造得再好,如果中高層管理者的領導力不行,對于組織能力的打造也無濟于事。對于這樣的疑問,楊國安回應道:“我講的員工不是指基層的員工,而是指所有在公司拿薪水的人。其中,中高層管理者應該成為主要成分,他們的能力、思維以及對他們的治理方式,將在組織能力的形成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組織能力
談起組織能力,有些無從下手。楊教授給出的方法論,組織能力從三個角度來構建:
  • 員工能力:解決的是 會不會 的問題
  • 員工思維模式:是否愿意達成公司目標
  • 員工治理方式:公司組織結構是否服務于戰略目標
從三方面達成組織能力的構建

員工能力

員工能力非常容易理解,就是通常說的人才培養。但是如何提升員工能力卻不容易。而每個公司應該基于自己的戰略提出自己獨特的價值主張。價值主張需要貼合公司的戰略而確定。技能幫助公司拿到競爭優勢,又能讓員工受益。
確立公司對于員工獨特的價值主張,需要從公司的制勝戰略和企業文化出發,確定自己需要怎樣的目標人才,再基于目標人才的關鍵需求和公司的資源特點,最終產出公司對于人才獨特的價值主張。最終通過領導層以身作則和配到的制度、工具、方法來落地。
以海底撈為例:
公司制勝戰略 是 超預期的服務
目標人才 是 踏實本分善良的農民
目標人才的關鍵需求 是 掙錢,被尊重
由此提出的獨特價值主張是 給員工家人般的溫暖
從而有配套的制度、工具、方法等等


塑造員工思維方式

員工的思維方式主要解決的是 愿不愿意 的問題。是否愿意往戰略方向上走。
主要以下手段:
  1. 危機感建立。企業之所以要構建員工某種能力,肯定是達不到會引發嚴重的后果。把原因和后果講清楚,讓大家理解為什么這么做,才會有行動力
  2. 高管以身作則。上行下效,員工的行為是以leader為準則的。
  3. 管理手段。通過績效管理、制度、流程、溝通、培訓等等方式,來推進員工思維的轉變

選擇合適的組織架構

組織架構聽起來非常抽象,可以舉個例子,一個公司是按照職能劃分,劃分為研發、采購、制造、銷售等不同的職能部門,還是按照產品分工,例如劃分為消費電子產品、通信產品、計算機產品。這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組織架構。
組織架構的設計主要是受到三個因素影響:
  1. 規模:組織架構的復雜度也是隨著員工規模增加的。員工規模增大之后,才需要設計復雜的管理層級。
  2. 復雜度:復雜度會很大的影響組織架構。單一產品的制造和銷售需要,組織架構通常以集權化的職能型架構為主。隨著公司發展壯大,管理復雜度隨著產品種類、地區分布、客戶群的增加而增加,企業就有必要授權,由此調整組織架構。例如,多個產品的話,會調整成以產品為中心的組織架構。
  3. 不確定性:當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較小時,大部分事情都可以流程化,這樣子授權很少,組織架構可以相對簡單。而當外部經營環境變化較快時,一般而言,授權較多,組織架構也需要有相應調整。

上一篇:原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從1G到5G》
下一篇:張瑞敏分享的三個“高”對數字經濟也很有用

對標考察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