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成在线免费,99精品在免费线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羞羞视频免费网站日本

字節跳動的績效管理:OKR、360邀請、360評估、360確認


2022-02-22 11:11:13   來源:   點擊:
字節跳動,可能是中國比較出名的OKR使用者,至少是之一吧。雷一冰告訴我,管理員工,我們不用KPI,用OKR。今天,是很想知道這家快速發展的公司,到底是怎么管理超過11萬員工的?
對字節跳動(今日頭條、抖音、飛書的母公司),我一直很敬佩和好奇。
敬佩,是因為他們快速的發展。好奇,是很想知道這家快速發展的公司,到底是怎么管理超過11萬員工的?
所以,我忍不住和字節跳動的同學聊,你們是怎么做的?
為什么?然后呢?還有嗎?
我受邀參加過不少次字節跳動的活動,也和內部不少高管認識。
但是這次聊完之后,我還是張大了嘴。這家公司在管理上,確實有很多自己獨到的思考和做法。很值得講講。
今天,我就試著把這些讓我張大了嘴,但又非常獨到的思考和做法,分享給你。

 
 1 
不用KPI,用OKR


雷一冰告訴我,管理員工,我們不用KPI,用OKR。
字節跳動,可能是中國比較出名的OKR使用者,至少是之一吧。我之前也寫過一些文章,解釋過OKR。
什么是OKR?
OKR,就是Objectives & Key Results。一種Intel率先使用,Google發揚光大的,目標管理系統。
OKR和KPI,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主要有三點:
1,透明。
很多用KPI管理的公司,通常不希望把每個人的目標公開。為什么我的高,你的低?這樣會引起爭論。甚至,可能會泄露公司的戰略意圖。
而OKR的基本原則,或者說使用OKR公司的普遍文化,是透明。如果你愿意,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任何人的OKR。包括CEO的。
因為要相信透明的力量。給聰明人足夠的、透明的信息環境,優秀的團隊,才會自然而然“生長”出來。所以盡量把一切都讓大家知道,沒什么可保密的。
這樣,就可以“對齊”。所有人定目標時,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保持目標一致,力出一孔。
然后,才可以“協同”。進行項目時,一起開會前,先看看對方的OKR,知道怎樣合作,能幫到共同目標的實現。
2,部分自下而上。
董事會給CEO定KPI,CEO給高管定KPI,層層向下。這樣的KPI體系,有分解和承接的功能,但并不能充分發揮全員共創的智慧。
OKR,鼓勵部分O和KR,是由員工發起的。
你發起的OKR,也要支撐上級,或者其他人的OKR。如果不支撐呢?上級覺得是個不錯的方向,也會同意。
這樣,既有利于支撐結果,也給予了目標設定的靈活度,能很好地利用大家的智慧。
3,不考核。
絕大部分使用KPI的公司,都會用KPI來考核員工。因此,KPI成為了“考核指標”的代名詞。
但是,你考核什么,員工就會給你什么。與考核無關的,能不做就不做。年初談指標時,員工和老板斗智斗勇,就是希望把KPI談低一點。
但是OKR不考核。
因為目標是目標,獎金是獎金。一旦用獎金來管理目標,員工和公司就會關于目標的大小,進行拉扯和博弈。不考核,也是鼓勵員工設定更有挑戰性的目標。
雷一冰說,現在,公司所有人的OKR,都在飛書OKR里做了對齊。只要你點擊別人的頭像,就能看到他的OKR。
然后,他就點開了其中一位下屬,馮麗麗同學的OKR。你能清楚地看見,作為一名SaaS的前端研發,馮麗麗圍繞業務,自己思考和確定了一條重要的目標:
針對業務線現存問題,通過場景化解決方案,助力業務線的品質提升。
以及,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她寫的3條KR。
字節跳動績效考核



 2 
工作總結


我問雷一冰,但公司總歸是要考核的啊,不然怎么決定晉升,怎么發獎金呢?
不考核OKR,怎么辦?
他說,我們在飛書績效里,會用360度評估,讓你周圍的人,給你打分。你的表現,大家都看在眼里。因此360度評估,是非常有價值的信息。
然后,上級會根據這些信息,對下屬進行考核。
嗯,那具體怎么做呢?
首先,想讓別人給你打分反饋之前,你自己得先有總結吧。
所以,每個人要先寫一寫,客觀地回顧下自己的工作。我的OKR,到底完成得怎么樣了?或者說,在OKR的引領下,做出了哪些實質性成績?
你看,這就是馮麗麗同學對自己的工作總結。
字節跳動績效考核
嗯。有產出,有具體數字。做得不錯。
而且,作為一名研發,很多是燒腦的探索工作,最后不一定真的能做出來結果。不過有些嘗試即使失敗了,也是有意義的,證明了一種方法確實不行,其他同學就不用在錯誤的道路上繼續浪費時間。
但是,馮麗麗設計落地了不少解決方案,應該說相當不容易。同時還做了很多探索,想要為業務提高效率。這些嘗試,都挺好。
雷一冰說,看著這份總結,你就能知道她完成了什么樣的重點工作。而且,不僅僅是目標完成了沒有,你甚至能感受到,她在工作時的思考和努力。
這些信息,就能成為別人給她的評估參考。
嗯。那然后呢?
回顧完自己的工作,接下來要干什么?
接下來,你就可以在飛書績效里,邀請別人對你進行360度評估了。





 3 

360邀請


360度邀請,具體要邀請誰?
邀請你的上級,你的下屬,甚至是別的部門同事,總之是和你有密切協作的人。因為你的努力和成就,他們最清楚,讓他們來給你打分。
每次邀請,一般平均會有10-20人。有時甚至會有40-50人。
字節跳動績效考核
你看,馮麗麗邀請了10幾個人。有她相同上級的同事,直屬下級。同時也包括了不同上級的同事,等等。
不同級別的人,都有邀請和覆蓋,她和這些人也都有協作,希望這些同學能給她打分。
眾人眼中的你,才是真實的你。
但是,我忍不住問,你邀請了那么多人,其他人也邀請了那么多人,那評得過來嗎?
雷一冰說,不用擔心。實在不行,你也可以拒絕啊,只要你寫明原因。
還記得我們前面聊OKR時說的嗎,組織一定要公開透明。所以哪怕連拒絕,也要公開透明。
拒絕的原因,可能是合作比較少,可能是不了解對方崗位要求,可能是收到了過多邀請,也可能是確實不方便評估等等。是什么原因,你就寫什么原因。
而我們往往也能在拒絕中,發現更多細節的信息量。
因為360度評估,就是幫助管理者掌握收集更多信息的。很多績效評估時出現的問題,也經常是因為管理者掌握的信息不夠多,不夠有價值。
所以,管理者不應該拒絕更多信息。因此哪怕是拒絕這一個動作,我們也要創造機會,讓組織里的信息透明和流動起來。
嗯,很有道理。
那發送完邀請之后呢?是不是就可以評估了?





 4 
360確認


不是。還要上級做360的確認。
啊?為什么?為什么上級還要再做一次確認呢?
因為如果你只邀請和你關系好的人怎么辦?如果你邀請的人數太少怎么辦?如果你邀請的人覆蓋不了日常的協作對象怎么辦?
360度評估,就是希望用更多人的打分,讓我們對一個人的評估,從主觀接近客觀。
360度評估,應該要體現更多維度關于這位被評估同學的信息,盡量實現合理和準確。
而剛剛提到的那些“怎么辦”,可能都會導致信息的不充分不全面。
所以,下屬給周圍的人發送360邀請之后,上級也可以幫助這位同學邀請更多的人一起來評估,再做一次確認。
而下級自己邀請的360,我們也不會刪除。這也是為了防止上級視角的局限性,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比如說,我就在飛書績效里幫馮麗麗又邀請了一位同學,楊金金。
為什么?
楊金金,是產品部門的一位leader。馮麗麗作為研發,在平常的工作中和產品部門的同事會有不少交集,她有邀請平級的同學,但她可能不太好意思邀請這位跨職能部門的leader。
可是在平常的協作中,我想楊金金應該也有自己的感受和反饋,有不同于研發視角的信息輸入,所以我也邀請她一起,來進行一個更全面的評價。
字節跳動績效考核
幫她邀請完之后,這時就可以確認了。
那確認完之后呢?要怎么進行360評估?





 5 
360評估
 
我們會從幾個方面來進行打分。
就比如說業績吧,我們分為了8個等級:F、I、M-、M、M+、E、E+、O。
對應成中文就是:不合格、待改進、符合預期-、符合預期、符合預期+、超出預期、超出預期+、卓越。
而收到360邀請的同學們,這時就可以開始打分了。
比如說剛剛提到的楊金金,她給馮麗麗的業績,打了M+(符合預期+)。
她認為馮麗麗做得好的地方,是技術產品Sense好,推動力好,對于業務團隊支持好。整體產出結果和效果高于預期。
看來馮麗麗做得不錯。完成任務的質量,響應的速度,業務的配合度,都能讓對方滿意。
但是,需要改進的地方,是要繼續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產品能力。
確實,作為一名研發,技術方面的專業知識非常重要,也要對產品有更多的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到業務。這些方面,需要加強。
這個反饋,很有價值。
字節跳動績效考核
再來看看另一位同學,劉暢給出的打分。劉暢,在業績方面給了E(超出預期)。
作為平級的研發同事,他應該會在具體的技術方面有更多反饋。
在他看來,馮麗麗做得好的地方,是參與開發的量很高,質量也不錯,很少遇到線上問題。而且還組織了技術的答疑交流。
馮麗麗工作方面做得不錯,還很樂于分享,這一點,非常好。
但是,同樣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業務方的支持方面,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比如發版迭代模式。看來,還是有可以繼續提高的空間。
劉暢的反饋,補充了其他視角,也很有價值。
字節跳動績效考核
雷一冰說到這里時,我又忍不住問他,這些反饋都很好,但是如果真要打分了,大家會不會因此不敢說話,然后“手下留情”呢?
不會。因為360評估的結果,員工本人是看不到的。
我們鼓勵公開透明,鼓勵坦誠清晰,鼓勵大家說真話。這樣一來,管理者看到的,就不僅僅是員工的自我認知,還有周圍的人對他的真實反饋。
而這些反饋,也都是實名的。如果是匿名,那么寫的內容可能就會很模糊,甚至變成吐槽,那么反饋也就失真了。
這些真實的一手信息,對管理者的判斷非常重要和寶貴。
但是,假如我在評估時,真的有話想對馮麗麗說,可她又看不見,怎么辦?
那你可以留言啊。
在飛書績效的系統里,你有什么樣的建議和反饋,最后都可以單獨再寫一段留言讓她知道。你的鼓勵和認可,她會看見的。
字節跳動績效考核
那所有人都評估完之后呢?再下一步是什么?
下一步,是自評。

 

 
 6 
自評


啊?還有自評?剛剛不是有過工作總結了嗎,怎么還要自評嗎?
因為工作總結和自評,還是有些不同的。
工作總結,是客觀描述你完成的重點工作,作為大家對你評估的參考。但是自評,是你對自己的打分。
給自己打分,也很重要。這能讓上級知道,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在管理上,我們經常強調,要no surprise。
什么意思?
就是員工對自己應該有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對自己的工作,能有正確的預期。
但是,如果最后得分的結果,非常地出乎意料,那么就有可能是管理者之前和員工溝通不夠,也可能是員工的自我認知產生比較嚴重的偏差。
因此,知道下屬給自己的打分,對管理者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信息。
馮麗麗,也反饋了自己的工作,總結了自己做得好的,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字節跳動績效考核
然后,在飛書績效的系統里,給自己的業績打了一個M——符合預期。





 7 
上級評估


自評之后,就是上級評估。
雷一冰說,我們前面的流程,都是為了盡可能給管理者反饋更多的信息。
現在,已經有了馮麗麗的OKR內容,工作總結,別人對她的360評估,她的自評,信息比較充分了。然后,我就可以根據這些信息,來綜合判斷,給她打分。
怎么打呢?
很簡單,在飛書績效里,管理者可以一邊看著左邊的信息,一邊在右邊進行評價和評分。需要什么信息,隨時點擊查看就行。
字節跳動績效考核
比如說,我想看看關于馮麗麗同學的總體信息,可以先點360評估,看看給她打分的其他人,對她的評分分布是什么樣的。
馮麗麗,邀請了15人,相同上級同事2人,不同上級同事5人,直屬下級2人,虛線下級1人,隔線下級5人。
人數夠了,覆蓋的范圍也夠了。
其中,有13人完成了評估,有2個人拒絕了邀請。
這時,也可以點開看看,為什么有2個人拒絕。都是因為收到的邀請過多,評不過來。好吧,沒關系。看看其他13個人,對她的業績評價。
業績的分布,F(不合格)-0人,I(待改進)-0人,M-(符合預期-)-1人,M(符合預期)-3人,M+(符合預期+)-5人,E(超出預期)-4人,E+(超出預期+)-0人,O(卓越)-0人。
大體的情況,有數了。
然后,也可以再挖掘一些細節,繼續點擊,下鉆穿透到具體的同學,看看對馮麗麗的打分和評價。
字節跳動績效考核
比如說,我就發現一位叫薛文泉的同學,他是SaaS的運營,還是主動來給馮麗麗評估的。
主動評估,那我更應該認真看一看他的反饋。
字節跳動績效考核
他的反饋里面,有一條很有價值,在待改進的部分:
有一些ego,對自己的技術方案很有堅持,溝通方式和能力還需要再提升。
為什么很有價值?
你想想,因為他是主動評估的啊。如果馮麗麗做得不好,他沒必要專門再來澆盆冷水吧。而且,他給馮麗麗的業績打分,是M(符合預期)。
而且,這個M(符合預期),還是在“手緊”的前提下打出來的。
你看,系統通過算法,判斷出薛文泉的評估尺度,是“嚴格”,這就說明他平時打分時手比別人緊。
手緊,還給出M(符合預期),寫下了待改進的地方,說明薛文泉的反饋,還是比較中肯的,是真心提出了建議。
馮麗麗有自己的ego,溝通方面要再提升,這也彌補了我的視角盲區。我記下來了,回頭也需要反饋給馮麗麗,幫助她更好地提升。
雷一冰說,我就這樣一點點判斷和分析信息,回顧馮麗麗的工作,最后給她評價和評分。
然后,雷一冰綜合了所有信息,寫下對下屬馮麗麗的反饋,以及決定最后業績的評分:M+(符合預期+)。





 8 
績效校準


現在,上級打完分了,是不是就可以公布績效結果了?
不行。還必須要進行一輪績效校準。
為什么?
因為管理者對于信息的判斷,可能依然是有偏差的。或者說,管理者的管理經驗,可能依然是不夠豐富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管理者和他的上級一起,做一輪績效校準。
雷一冰說,我得和我的上級一起,對比我團隊里面不同員工的績效,找出評價可能不合理的地方,并校準結果,進一步確保績效評估的準確。
那么,怎么校準?
在飛書績效里,設計了績效的校準矩陣功能。可以根據矩陣,來對比不同員工的績效是否合理。
字節跳動績效考核
比如說,馮麗麗的績效,她的自評是M(符合預期),我作為上級給她的評價卻是M+(符合預期+)。
那么,為什么馮麗麗的績效評分會更高?這時,我就需要和我的上級一起,過一遍馮麗麗的360評估,認真討論她平時的業績和產出,解釋我判斷的原因。
在這個矩陣里,我和上級可以看到整個團隊的情況,把成員們分門別類放在一起。就像馮麗麗所在的技術崗位,我們可以把不同級別的,做技術的同學都放在一個矩陣里,來進行橫向比較,看看她的績效是不是真的好。
然后,經過討論,我們才能最終確認和肯定,馮麗麗的業績,是真的當得起這個M+(符合預期+)的。
字節跳動績效考核
再比如說,我們還可以通過統計報表,來校準員工的績效。在這張表格里,就有我必須要重點關注的三個同學。
他們分別位于對角線的兩側,在重點關注區域里面。有兩位同學的自評都是E+(超出預期+),但我分別只給了I(待改進)和M-(符合預期-)。還有一個同學的自評是M-(符合預期-),但我卻給了E+(超出預期+)。
這三個同學的績效評分,和組織的預期相差太大了。一定是出了什么問題,我要和上級再分析分析,看看到底是為什么。
而除了看每個同學的情況之外,也還可以看整個團隊的績效分布,從另一些視角來判斷績效的情況。
字節跳動績效考核
比如說,我們有時也會發現這樣的情況,一整個部門的業績都不太好,但績效打分的時候,卻有一半的人拿到了E(超出預期)。
這時,就需要管理者繼續下鉆穿透,分析員工的績效矩陣。看看這些高績效的員工,是不是真的做出了足夠大的貢獻。
如果沒有,也可以及時進行調整,讓績效結果更加合理。
雷一冰說,我們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高一級的管理者參與績效校準。而這么做,其實也會有3個好處:
1,拉齊標準。
管理者手中拿著的,應該是同一把尺。標準拉齊了,才能客觀地評估每個人的績效。
2,培養管理者。
績效校準的過程,需要更高一級管理者的參與。這個討論和校準的過程,也同時培養了下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3,人才盤點。
過每一個人的時候,我們都會點進去看具體同學的360評估,當我們看每一個case的時候,也相當于做了一次人才的盤點。





 9 
績效確認
 
雷一冰說,當我們做完績效校準之后,才是最終的績效確認。
而經過充分討論和校準后的績效,才是一個好的績效。
聽到這里,我也問他,什么是好的績效?
最重要的,可能就是這兩點:
第一,對于組織來說,準確評價員工和團隊的貢獻。然后,給優秀的人足夠激勵。
第二,對于員工來說,準確認識自己,對自己有更清晰的認知,知道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
在飛書績效里,我們想做的,就是準確合理評估每個人的業績。
并且保證在業績面前,人人平等。
看著這些截圖,我問雷一冰,你們做一次這樣完整的績效考核,應該要花不少時間吧?
是啊。每一次360評估,都要花大半天,甚至是兩三天才能做完。
而每次績效考核的周期,可能要花7-8周的時間才能完成。
你知道嗎,我突然有了一種感受:
這是真正把公司當作了產品。
我常說,產品的增長,業務的發展,就像鵝蛋,那是最終的結果。
但是,推動增長和發展的,很大程度是因為組織的支持,是因為那只鵝。
下蛋,是鵝的工作。養鵝,是公司的工作。
字節跳動,真的是把公司當作了產品在研究。
研究如何讓目標上下同欲,研究如何合理評估和激勵人才,研究如何讓組織變得更好。
 



最后的話:把公司當作產品

 
聽完字節跳動的做法,你是什么樣的感覺?
就像一開始說的,我聽完之后,非常感嘆。
感嘆的是,這家公司有自己的管理方法,用OKR實現目標的上下同欲,用績效評估激勵和盤點人才,讓貢獻大的人得到應有的回報。
但是,更讓我感嘆的是,這些方法背后的思考,關于信息的流動方式,關于協作的公開透明,關于對組織的深刻理解。
把公司當作產品一樣來思考,花大量時間來看每一個人,希望組織能變得更健康。
我并不知道,有多少家公司,能做到和他們一樣。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從今天這篇文章里學習到點什么。
或者,感受到一種文化和力量。
祝福字節跳動。也祝福其他那些不斷探索的公司。


注:文中雷一冰、馮麗麗等人均為化名。

上一篇:萬科郁亮:2022年背水一戰,要么死,要么活
下一篇:華為的管理術語

對標考察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