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鳴 | 從原始人到Facebook,人類的生活、文明在怎樣的演進?
2017-11-15 10:31:44 來源: 點擊:
你好,歡迎來到《智能商業二十講》,我是曾鳴。
到了二十講的尾聲,我想跳出商業和你談談文明,互聯網的發展究竟將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和人類整體的文明產生怎樣的變革和影響?(滑到文末看歷史文章)
人類文明的演進就是一個「合作網絡」不斷擴張的過程,從原始人二三十個人的自然群到部落、氏族、聯盟、城市、國家,再到今天Facebook上幾十億人的社交網絡,淘寶上千萬級的商家網絡。
合作的演進建立在技術和制度兩個基礎之上:
-
第一,通訊成本越來越低,信息的傳播越來越便利,從語言的產生、烽火傳訊、日行八百里的驛站、印刷術,到近代的電報、電話,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溝通,成為社會進步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
第二,社會制度的創新,包括文化、法律和國家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使得陌生人之間更容易建立起新的關系;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革命將溝通的便利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物聯網的發展目標就是把全世界,包括任何人和物都聯成一個網絡,萬物互聯、實時互動,這將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根本的特征。
一個全球網絡基礎正在演化過程中,類似Facebook、Uber這樣的平臺在短短的幾年內覆蓋全球人口的很大比例,而這只是這個發展的開始。
與此同時,開放和共享的互聯網技術、機制和內在的邏輯,也推動了性能在更大范圍內建立,合作也因此有了全新的可能性。
從1991年的Linux開源社區到2000年之后的維基百科、Hadoop、GitHup,到2015年谷歌的TensorFlow人工智能開源平臺,基于在線網絡的全球大規模開放協同,極大地加速了互聯網技術進步的進程,而技術進步本身又為協同賦能。
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是一個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統;
維基百科:Wikipedia,是一個基于維基技術的多語言百科全書協作計劃,用多種語言編寫的網絡百科全書;
Hadoop:是一個由Apache基金會所開發的分布式系統基礎架構。用戶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層細節的情況下,開發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進行高速運算和存儲;
GitHup:是一個面向開源及私有軟件項目的托管平臺,因為只支持git 作為唯一的版本庫格式進行托管,故名gitHub;
TensorFlow:是谷歌基于DistBelief進行研發的第二代人工智能學習系統,其命名來源于本身的運行原理。Tensor(張量)意味著N維數組,Flow(流)意味著基于數據流圖的計算,TensorFlow為張量從流圖的一端流動到另一端計算過程。TensorFlow是將復雜的數據結構傳輸至人工智能神經網中進行分析和處理過程的系統;
(來自:百度百科)
尤其是21世紀初開始的云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井噴式的發展,把人類帶到了一個人工智能大爆炸的全新時代,數據智能正在快速成為生產力提升的源泉。
沿著歷史演進的脈絡我們可以看到,技術進步讓人類社會從工業時代進入了生態時代,萬物互聯的網絡就是這個生態的載體,而是否擁有基于數據的智能?將成為物種能否在這個生態繁衍的基本要求。
這就是為什么在這20講里我反復對你說:
網絡協同和數據智能,是構成生態文明DNA的雙螺旋,也是陰陽和合的兩面,未來20年的大創新核心都在于——如何將這兩個基本原則創造性的應用于不同的場合,從而帶來新的價值創造。
我們已經聊得很充分了,商業的內在邏輯正在重寫……
但是我們都應該認識到,當機器在聯網后,人類在發揮個體創造性的同時,能否通過協同網絡形成某種更高級的群體智慧?這將影響人類未來的整體生存狀態。
毫無疑問,這些基本原則并不僅限于商業領域,整個人類社會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
當人們「重復性的腦力勞動」都在快速被「機器智能」取代的時候:
創造力成為人的基本貢獻;
相應的教育體系會發生根本的變化;
社會分配體系會發生根本變化;
我們對自身的認知,對所處社群的認知會發生根本變化;
甚至我們對幸福和痛苦的理解也將會發生根本的變化;
正是由于網絡和智能:
-
一方面,使得更有創造性、更有價值的工作獲得了更低的門檻、更多的渠道和更好的收入,這是希望所在;
-
另一方面,也使更多簡單重復而缺乏創造力的工作崗位被大量替代,這是絕望之音;
但是,我們要看到大勢所趨,農業時代是經驗的時代,工業時代是知識的時代,互聯網和數據時代是創造力的時代。
經濟學家周其仁有一句話概括的非常到位:文明的一次次傳承和復興就是一步步找回對人的尊重。人不應該干那些重復性的工作,應該多做些創造性的工作,這個想法一脈相承,直引領著人類的文明發展到今天。
我們當前的很多擔憂其實是在用「既有的價值觀、規則機制、法律體系」來看待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被我們忽略了的恰恰是「人類主動的基于整體利益去建立新的價值觀、規則和法律的能力」。
人類的整個歷史進程,就是以更新的技術、在更大的群體范圍內、共同尋找更優的解決方案、積累更大的文明成果。
曾鳴:前面的十八講,我們都是試圖從商業的角度來探討構建未來的商業,甚至是社會的基礎它的原則是什么?也許基于過去二十幾年互聯網的演變我們找到了未來的一些基本規律。
但是,這一講之所以要從新文明的角度再去探討未來的可能性,是因為我們今天能夠想象到的都僅僅是未來可能極小的一部分。之所以在這一講還想跟大家聊一聊新文明,是因為,未來將要發生的一切會極大地超越我們今天所有可能的想象。
歷史上充滿了這樣看似荒謬的預測,在40年代電腦剛剛發明的時候,IBM的CEO就提到全世界只需要幾臺電腦就夠了,而今天電腦已經成了整個社會最基礎的設施。當我們今天在質疑VI、AR、AI到底能走多遠的時候,可能,我們唯一制約的只是自己的想象力。
記得一年前我去Magic Leap看他們的AR眼鏡,也就是增強現實眼鏡的發展,試用他們眼鏡的第一個感覺就是
當絕大部分人還在討論AR眼鏡是不是能看得足夠清楚的時候,我在現場的感受是將來我們再也不可能分清楚什么是虛擬、什么是真實了。
同樣,我們今天所討論的這一切到底對社會結構會發生什么樣的影響?這也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力,如果人工智能開始大規模的在短時間內取代掉大量人工的時候,這個社會靠什么樣的機制去運作?
美國已經開始有人討論,是不是要花每年5萬塊錢把這批人養起來,但是養起來他們干什么?他們在社會中該起什么樣的作用?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人類社會的文明經過一千多年的努力,終于在平等自由的基礎之上建立了所謂現代的文明體系,但是當這些新的技術把我們帶到一種新的可能性的時候,國家、社會、民族、自由、宗教,所有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概念可能都將挑戰我們想象的極限。
上一篇:從任正非的“管理變革”,讀懂華為文化
下一篇:任正非最新講話:沒有誰會永垂不朽!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
考察公開課推薦
- 2025年公開課考察計劃
- 2025年11月24-25日 對標阿里巴巴&抖音&網易 學企業出海營銷實戰
- 2025年8月21-22日 考察領軍企業出海秘籍 對標華為、聯想、傳音 出海實戰案例
- 2025年5月12-13日 中國企業出海營銷的制勝之道 考察美的、名創優品、希音
- 2025年7月12-13日 北京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京東 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3月28-29日 上海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2月21-22日 深圳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4月21-22日 揭秘品牌背后的創新營銷密碼 對標小紅書、抖音、瑞幸咖啡、東鵬特飲
- 5月19-20日 對標上海星巴克、東鵬特飲、霸王茶姬、泰山原漿 學習智慧零售打造
- 2025年4月28-29日 走進北京阿里&智譜&京東&華為 對標AI賦能企業增長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