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三大件:定戰略、造土壤、斷事用人
2022-07-19 08:41:20 來源:鄧康明,阿里集團前資深副總裁、首席人力官 點擊:
因為創始人位高權重,影響力大,我希望你們找到自己的認識論、實踐論、方法論。所有的事情要先觀察,觀察了以后做假設,假設了提出問題來,之后是識別問題,看看這真的是個問題嗎?然后做一些不同的假設,做一些
認識論、實踐論、方法論,就是這么一個順序和過程。
在當今時代消費、技術演進不斷變化的狀況之下,戰略大概率跟我們過去(倒回10年、20年前)定一個3年戰略,5年戰略的場景越來越不一樣,大部分的情況是戰略是熬出來,團隊活力干出來,方向不要偏離太多,就好了,這是創始人領導力中間關于戰略的問題。
戰略方向永遠是創始人確定的,而戰略實現的辦法路徑一定要讓團隊保持活力。因為,戰略跟所有的資源之間永遠是有gap的,錢、干部資源、人總是短缺的,所以熬住,這就是定力的問題。
我覺得“戰略大方向正確,組織充滿活力”非常智慧,不要試圖有一個確定的5年、3年的研發投資計劃、產品規劃等,這樣走大概率比較難,團隊始終在試錯、迭代、閉環、反饋里面,不斷驗證產品營銷模式等,熬住了。
熬的過程不是說傻逼哄哄的,一定要做原來定的,實現戰略的目標,該放棄的時候也要敢放棄它。絕大部分的情況是“二八原則”,你戰略方向如果正確,八成是熬著、熬著就出來了,只有不到兩成可能熬著始終沒出來,你也要敢于否定自己當時的戰略方向跟判斷。放棄,重新來過。
在戰略方向之下,戰略實現的路徑叫運營計劃。創始人的領導力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定戰略方向,然后跟團隊充分討論,包括工程研發、產品運營、銷售等多維度的討論,這是集體的路徑,因為團隊要充滿活力,理解、共識、協助拉通等所有的事情,需要他們去執行出來。
所以,戰略方向老大定,戰略路徑集體創作,而這個過程相當艱苦。
阿里大概會有三次往返,戰略實現路徑、組織保障、財務預算提交給公司的執行委員會。回顧檢視三次以上這件事大體上可以執行,進預算階段保障錢人到位。七、八月份討論形成戰略方向,十、十一月份完成業務運營計劃,十二月底完成預算,一、二月份完成人才盤點,三月份定下執行的機構,最重要的是這件事要做,誰領軍,如果這個領軍的人已經疲了的,誰換進來,所以每年三四月份我們會有一個大的輪崗,就是為了保持組織的活力。

戰略在落地實行的過程(可以叫戰略解碼、戰略目標拆分)一定要完成戰略方向到戰略路徑以及執行團隊和財務預算,這三個卡死了以后,再以月度或者季度的方式check到底,保障團隊,保障方向,不要太多偏離。有不同的路徑可以選擇,取舍。
任正非說的很對,只有前線的人會參與到某個階段的戰略路徑選擇,戰略方向不需要,但戰略路徑哪個是最佳的,成本是最風險最小的,水路還是飛行還是騎自行車,有的時候就得騎自行車的,沒辦法。所以戰略是一個完整的和不斷進行回顧調整的過程。
戰略定完之后,創始人的第二個角色是斷事、用人。
業務的節奏、方向定下來,你始終看三到五年的事,要保障你3~5年的判斷、決策是有依據的:第一個就是斷事;第二是有沒有人,你可能儲備的人是誰?確保你的人才梯隊、人才盤點、人員任用是在你的方向雷達之下去前進的。
最后是土壤跟文化,就是你這家公司的調性跟文化是什么樣的?鷹文化、雁文化、狼性文化、團隊文化、個體文化、競爭性、合作性文化,大體上你要定這樣的一個調子。
一個組織里邊,有原始森林里的動物物種,其本能的求生,獲取獵物的原始動力很強;一部分是圈養起來的野生動物;一部分是動物園里馴養的動物。人也是這樣,有些人你給他一個圈,只要不去騷擾它,破壞它原始森林的狀態,它戰斗力是最強的。
簡言之,創始人的領導力里面三件重要的事情,首先定戰略,戰略不僅是定大方向,還是立制度流程、組織保障、財務保障到檢查反饋到調整等閉環。其次,定戰略之后要做決斷,做決斷的兩個前提——斷事、用人。第三,斷事、用人再加戰略熬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土壤和文化。
阿里系訓練大干部的路徑就是先人后事,有了人什么事情都能做成,沒有人戰略都是空的,當然,阿里相對比較極端。戰略的實施、取舍不僅是相對基于市場跟市場機會的,而更是基于自己的內部的人員儲備。所以永遠先人后事,幫助員工成長角度。
你可以說我是有情懷,有利他的精神,還可以說我是個自私的人,要成就自己。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你得讓別人成功,你才有可能成功。
做事業永遠忠誠于自己,忠誠于自己是認識自己內心的欲求跟恐懼,不斷改善自己;忠于自己是世界給了你的稟賦,你要反求諸己、每日三省吾身,認識自己的優,認識自己的劣,真誠的問自己是什么樣的,因為你的責任太大,你的權力太大,你產生的任何一個疏忽、隨意,后果都很嚴重。
另外一個自我的反省跟覺察是,你必須把偶然的成功變成必然,必須完成制度流程,像任正非一樣,BLM也好,IDP也好,把人類的智慧變成制度跟流程,然后傳承下去,讓非人格化的影響力逐漸通過制度流程的文明傳承下去。
所以優秀的領導人在偶然必然之間會做出正確的決定,所以你必須要超越,要明白自己是不是持續的老大的料。什么叫持續老大的料?就是能把偶然變成必然。第二就是在得失之間取舍之間,通透自然制度交班、體系交班。華盛頓說我就當兩任,好了吧?我把我們共同的制度交給下面,這叫傳承,這叫老大。
領導力里的另外一部分是慈悲跟天然的性格,有的時候它不需要太多證明,是可以感知。所有通過邏輯的手段和感召的過程里,真正的領導力,像甘地一樣,你說非暴力不抵抗邏輯上行得通嗎?如果你相對是一個善意跟慈悲的人,人們更容易被你吸引、感召。
所以這些東西是很底層的問題,你一定要回顧自己,突破自己,你的價值觀里什么對你重要以及你準備放棄什么東西。這些靈魂類的拷問是階段性的,隨著你的團隊、業務、產品、市場份額,你要持續自我覺察,以便于你在戰略、斷事、用人上,團隊在你的治下,是一個正常進展的節奏,這就是領導力在實踐中間比較重要的層面。
這些境界始終Keep on ,我有一天會被碾作塵了,沒關系的,有一天我一定會重新再來過的。
其實,中國人講的“自知者明”“善用人者,為之下”比西方那些實證研究要牛逼多了,只是它比較模糊,需要有很多的實踐以后、付出代價以后才能體會,才能習得。它是一個認識論的問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利、自勝者強等等,核心的部分是自勝,心中無敵,則無敵于天下。
我現在慢慢理解為什么牛頓、愛因斯坦最后皈依宗教去了。跟宇宙比起來,人的思辨力是太遠了,只能相信一定有一個“超越”的東西存在。有這樣的東西,我們心里才會安定,定然后才能謀,謀了以后才會斷,斷了以后才能施,就這么回事,所以一定要自己心里安定。
事業終究會消亡,只有生意和文化可以永存。你們一定要想,這個事業一定會沒有的,無論具體的產品,具體的形態都會沒有的,只有制度跟機制會傳承下去。但凡你要去做一個事業,你要準備它消亡,向死而生,這是創始人從第一天就要面對的問題。
最后,不管你在與不在,事情都會往前走,不要慌張,余生還長。你今天走成這樣,是你過去一路走過來走成這樣的,沒有接班人,你本來就應該沒有接班人,是你造成的,將來要不要有接班人,今天必須走成不一樣的路。
所以,從自我的認知、反省、方法開始形成自己,必須開始變化行動,才會走成一個不一樣的未來。但同時也準備好你的所有的事業,最終都沒有,只有你的精神形成的制度跟機制,它會一代代傳承。
人類就是這么來的,所以領導力要完成的是一個制度文明的建設和傳承。
上一篇:字節跳動CEO梁汝波:最高明的競爭策略,是耐心
下一篇:河南民營制造企業Top100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
考察公開課推薦
- 2025年公開課考察計劃
- 2025年11月24-25日 對標阿里巴巴&抖音&網易 學企業出海營銷實戰
- 2025年8月21-22日 考察領軍企業出海秘籍 對標華為、聯想、傳音 出海實戰案例
- 2025年5月12-13日 中國企業出海營銷的制勝之道 考察美的、名創優品、希音
- 2025年7月12-13日 北京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京東 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3月28-29日 上海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2月21-22日 深圳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4月21-22日 揭秘品牌背后的創新營銷密碼 對標小紅書、抖音、瑞幸咖啡、東鵬特飲
- 5月19-20日 對標上海星巴克、東鵬特飲、霸王茶姬、泰山原漿 學習智慧零售打造
- 2025年4月28-29日 走進北京阿里&智譜&京東&華為 對標AI賦能企業增長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