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華為提出全面智能化(All Intelligence)戰略
2023-11-29 09:58:47 來源: 點擊: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對產業影響逐步加深,為了抓住這一歷史性戰略機遇,華為提出全面智能化(AllIntelligence)戰略,致力于打造中國堅實的算力底座,為世界構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對產業影響逐步加深,為了抓住這一歷史性戰略機遇,華為提出全面智能化(All Intelligence)戰略,致力于打造中國堅實的算力底座,為世界構建第二標準,并與產業合作伙伴一道,發展產業和生態聯盟、人才聯盟,構筑繁榮的算力生態。

當前,人類社會正在加速進入智能世界,數據呈現爆炸式增長,而智能技術也在突飛猛進。
“技術如同一道地平線,每增高一分,人類文明的圖景就被改變一分。”技術的每一次突破,創造著全新的應用場景,延展著人類活動的半徑,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科技創造未來的無限可能。
十年一個臺階,華為一直在努力
過去30多年,在信息化、數字化的浪潮中,華為沒有一天停止對未來世界的想象,更沒有一天停下在現實世界里不斷努力的腳步。在不確定中抓住主要趨勢,基于客戶需求和技術創新的驅動,來構筑產品的領先優勢,來助力產業的升級。從2003年開始,CT和IT在網絡基礎技術中相遇,華為提出了All IP戰略,推動通信領域的各類技術制式和協議,從七國八制走向了統一,“車同軌、書同文”,從而促進了聯接的無處不在。華為支持了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1500多張網絡的穩定運行,聯接了全球超過1/3的人口。
2013年,隨著云計算技術的加速發展,華為提出了All Cloud戰略,加速數字化轉型的升級。2017年,華為公司宣布“要成為世界上的五朵云之一”。如今,華為不僅做到了,而且華為云成為了全球增速最快的主流云廠商之一。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對歷史能看得多深,對未來就能看得多遠。
行業的每一次飛躍,都添加了時代的注腳。
從All IP,到All Cloud,十年一個臺階,華為從未停止努力。
為了抓住AI這一歷史性的戰略機遇,華為提出All Intelligence戰略。

圖1:十年一個臺階,我們一直在努力
全面智能化,共同抓住戰略機遇
全面智能化戰略,加速行業智能化
- 首先,要讓所有的對象可聯接。這不僅僅是物理實體的,也包括邏輯的、虛擬的;這不僅僅包括數字化的設備,也包括傳統的終端和裝置;這不僅僅要使數據上得來,也讓意圖下得去。
- 其次,要讓所有應用可模型。通過大模型范式,讓智能應用快速惠及每個人、每個家庭,以及每個組織。
- 第三,要讓所有的決策可計算。以算力的無所不在,加速智能的無所不及,并且讓數據在算力中不斷地釋放潛力。

圖2:全面智能化(All Intelligence)戰略
打造中國堅實的算力底座,為世界構建第二標準
人工智能的發展,算力是核心動力。大模型需要大算力,算力的大小,決定著AI迭代和創新的速度,也影響著經濟發展的速度。算力的稀缺和昂貴,已經成為了制約AI發展的核心因素。華為致力于打造中國堅實的算力底座,為世界構建第二標準。華為將持續提升“軟硬芯邊端云”的融合能力,做厚“黑土地”,滿足各行各業多樣性的AI算力需求。
面向客戶的不同場景,華為和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從中心到邊緣、從訓練到推理的全系列產品,這包括模組、板卡、服務器、集群、訓推一體機,以及云服務等各類產品形態,覆蓋了“云、邊、端”各個場景。
華為將充分發揮在計算、存儲、網絡、能源等領域的綜合優勢,改變傳統的服務器堆疊模式,以系統架構的創新思路,著力打造AI集群,實現算力、運力、存力的一體化設計,突破算力瓶頸,提供可持續的澎湃算力。
使能百模千態,做“百花園”的黑土地
參數超過千億甚至萬億的人工智能神經網絡模型,正在加速進入千行萬業,AI的發展也正在跨越拐點。從小模型到大模型時代,AI技術的實用性發生了質的飛躍。過去,不同的應用場景需要開發不同的模型。而現在,大模型通過吸收海量知識,一個模型可以適配多種業務場景,大幅降低了AI開發和應用的門檻,縮短了從技術到應用的周期,使AI從作坊式開發、場景化定制,走向了工業化開發、場景化調優,依托大模型規模化解決行業問題成為可能。
在此過程中,通過算力底座、AI平臺、開發工具的開放,支持大模型智能化時代的“百花齊放”,華為會努力做好“百花園”的黑土地。
當然,華為的盤古大模型也在這片黑土地上努力成長。

圖3:使能百模千態,做“百花園”的黑土地
加速千行萬業走向智能化
智能化進入千行萬業,應用場景千頭萬緒,解決方案千變萬化,現有系統紛繁復雜,而且歷史的過往投資還要保護。為此,華為和伙伴一起,基于過去的成功實踐和經驗積累,對各種離散的要素進行了整合,以系統工程的視角進行設計,在2023年華為全聯接大會上正式發布了“行業智能化參考架構”。在這個行業智能化的參考架構中:
- 感知是前提。只有實現了萬物的聯接,生產和工作數據才能夠上得來,管理意圖和動作才能下得去。
- 網絡是基礎。網絡必須彈性超寬,智能無損,才能負載海量數據,及時投入模型計算,充分發揮AI的價值。
- 底座和平臺是關鍵。打造堅實的算力底座,構建開放的生態,
- 應用體現價值。AI大模型極大地豐富了行業應用,加速行業智能化,提升生產力,創造新的生產力。

圖4: 發布行業智能化參考架構,加速千行萬業走向智能化
發展產業和生態聯盟、人才聯盟,構建繁榮算力生態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數十年來,華為深入通信與計算的理論本質,在數學與算法、化學與材料科學、物理與工程技術、標準與專利等領域,持續投入,不斷探索,構建起了根技術的優勢。正是基于聯接和計算這兩大產業根技術的積累的有機結合,華為構筑了智能化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系統性優勢。
- 在計算領域,華為堅持硬件開放、軟件開源,與產業合作伙伴一道發展產業和生態聯盟、人才聯盟,構筑起算力生態,為社會提供算力基礎設施的第二標準。
- 在鯤鵬領域,自2019年以來,華為始終堅持“伙伴優先”的策略,目前已經有4700家合作伙伴,其中整機合作伙伴11家,他們的發貨量在2022年已達到了95%。
- 在昇騰領域,自2018年發布以來,我們累計發展了30多家硬件伙伴,以及1300多家軟件伙伴,已孵化和適配了50多家主流大模型、2600多個AI場景方案。
過去數十年,華為一直圍繞著自身所在的領域,為高校師生、開發者以及科研人才,量身定制培養體系。
- 面向高校師生,當前以理論基礎培養為主,對企業實際使用的商用軟硬件產品和工具缺乏了解。華為通過ICT學院、“智能基座”項目,實現了產教融合。其中,華為在全球已和2600多所高校共建ICT學院,教師數量超過了11000人,每年培養學生超過20萬。華為聯合中國72所高校持續深化“智能基座”項目,已經開設了1600多門課程,覆蓋了50多萬學生。
- 面向開發者,當前缺少跨領域的思想碰撞,缺乏一個開發者之間的技術生態交流和共享平臺。華為通過社區、創享日、創新大賽等一系列活動,超過500萬名華為開發者,在完備的“學-練-訓-賽”體系,以及商業閉環的通道中,獲得了持續的成長和發展。
- 面向科研人才,當前主要面臨缺算力、缺科研資金、缺高價值應用場景、缺影響力的挑戰,華為依托“鯤鵬、昇騰科研創新使能計劃”,助力前沿科技的研究和探索,提供資源支持,加速高端科研人才的培養。
實力鑄就信心,共贏智能未來
“向遠山攀登,而不止于遠山;向深海探索,而不止于深海。”智能化的未來,是星河璀璨的,也是交相輝映的。
在前行的道路上,華為將聚焦自己所擅長的產品和技術領域,持續深耕,同時聚合眾智,與客戶、伙伴、開發者等,共同打造領先、易用的行業解決方案,共同維護數字的安全和可信,來加速行業智能化的升級。
信心,是實力鑄就的。未來,是共同創造的。
讓我們在產業變遷中,保持戰略定力;在技術革新中,激蕩蓬勃生機;在繁榮生態中,共贏智能未來。
面向智能化的未來,團結才能勝利,奮斗才會成功。
上一篇:蔡崇信對話張忠謀:優秀領導者有3個關鍵詞
下一篇:華為高級副總裁、ICT戰略與Marketing總裁 彭松 :培養ICT人才, 共贏智能未來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
考察公開課推薦
- 2025年公開課考察計劃
- 2025年11月24-25日 對標阿里巴巴&抖音&網易 學企業出海營銷實戰
- 2025年8月21-22日 考察領軍企業出海秘籍 對標華為、聯想、傳音 出海實戰案例
- 2025年5月12-13日 中國企業出海營銷的制勝之道 考察美的、名創優品、希音
- 2025年7月12-13日 北京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京東 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3月28-29日 上海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2月21-22日 深圳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4月21-22日 揭秘品牌背后的創新營銷密碼 對標小紅書、抖音、瑞幸咖啡、東鵬特飲
- 5月19-20日 對標上海星巴克、東鵬特飲、霸王茶姬、泰山原漿 學習智慧零售打造
- 2025年4月28-29日 走進北京阿里&智譜&京東&華為 對標AI賦能企業增長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