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成在线免费,99精品在免费线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羞羞视频免费网站日本

騰訊的自我修煉六式


2016-07-22 14:19:10   來源:   點擊:
今天我想認真的寫一篇干貨。上周五有幸作為騰訊學院的講師,給新入職騰訊的畢業生上了一天的《體驗式培訓》課程。面對一群顏值高,青春靚麗的小鮮肉,我一天保持著荷爾蒙高水平的狀態,最終導致腰椎病犯,痛了三
今天我想認真的寫一篇干貨。

 

上周五有幸作為騰訊學院的講師,給新入職騰訊的畢業生上了一天的《體驗式培訓》課程。面對一群顏值高,青春靚麗的小鮮肉,我一天保持著荷爾蒙高水平的狀態,最終導致腰椎病犯,痛了三天。

 

但這不是重點。

 

在課程接近尾聲的時候,我興致大發,決定給小鮮肉們分享一下自己在鵝廠5年多以來總結的一些小經驗,無奈礙于同學們急迫希望快點下課,趕緊吃飯的神情,沒能表達得淋漓盡致。

 

說不完,我把它們寫下來總是可以的吧。

 

我要開始了。

 

看完下面這些內容,不能保你升官發財(因為我現在還是一枚屌絲)但至少可以讓你在鵝廠活得好一些(完美躲避一二星,運氣好指不定來個4星5星什么的)

 

我把總結的這些小經驗,稱為《鵝廠廠工的自我修煉六式》,一共有六招。

 

 

第一招:清晰表達

 

翻譯為人話就是:請好好的把話說清楚

你可能有過這樣的慘痛經歷:被某同事拉進一個rtx群,然后看到一句:”XXX,看一下"

 

看一下?看啥?看你妹?

 

稍微好一點的,會把前面的聊天記錄復制黏貼一下,可是面對一堆密密麻麻的聊天記錄,你的內心是奔潰的。這個時候,“看一下”的動力是大大的沒有的。

 

還有反饋bug不貼圖,不給帳號,不給時間,不給網絡環境.......只看到一句:怎么破和一個無辜表情的時候,我是十分希望甩ta一臉的。

 

老司機指引:常見的表達不清晰的原因有:

  1. 首次溝通,沒有鋪墊事件因果

  2. 內容結構層次不夠清晰

  3. 轉述問題,不做過濾和判斷

 

其實很多身邊的親朋好友來反饋問題,在自己這里就可以解決掉,解決不了的,應該先問清楚一些基本的情況,例如問題出現的時間,網絡情況,是否有報錯截圖,外網流程是否能走通等等。問完這些信息,再把聊天記錄轉給相關同事,對方就能快速定位問題,效率是大大提高。

 

老司機可以給兩個案例截圖參考參考:

 

(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其實真正解決問題的耗時還是挺長的...哎,大家懂的。但至少清晰的表達,能夠提高對方解決問題的效率,還是值得堅持的)

 

比較好的表達方式,可以用以下三個方法:

  1. 按照事件節點,逐層展開敘述

  2. 補充必要的條件(如網絡環境、申請單號等)

  3. 重要決策點可以前置敘述

 

說到清晰表達,不得不說【產品需求】這個日常涉及的內容,我見過太多tapd上,只有標題,內容為空的需求了........(備注:tapd是鵝廠內部產品需求流轉系統)

 

有的同學認為,我的需求已經和開發哥當面討論過了,他們都知道我要干啥,tapd提單只是備個忘,寫個標題就好了。

 

好?好個蛋!

 

當面討論吐沫橫飛說的需求都能實現嗎?開發哥當面答應你的事情都能相信嗎?萬一開發哥休長假,換個人給你做需求,你確定你還能說出一樣的話嗎?圖樣圖身破!

 

記住,一定要把你的需求寫下來,并且要寫得足夠清晰。

一般清晰的產品需求需要做到以下四點:

  1. 結構完整:需求描述+交互+數據

  2. 邏輯完整且一致(搭配流程圖)

  3. 需求盡量切細,并一定要做優先級排序(需求最好能切到3天左右一小塊)

  4. 數據上報點一定要寫清楚(數據上報需求一定不能漏)

 

有些懶,不能偷啊!

 

還有,關于怎么寫郵件,也是有講究的。一封表達清晰的郵件,應該有以下三點:

  1. 必要的背景說明

  2. 明確自己要傳遞的關鍵信息

  3. 明確需要收件人做的事情

     

 

這里就不貼范例了,自行體會一下吧。

 

 

二招,叫做保持思考

 

翻譯為人話就是:不斷學習,并且心中要有一盤棋

 

思考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所以很多人不太愿意去做。

 

每年3月和9月都是大家比較痛苦的時候,因為一年兩度的通道晉級一般就在這兩個月份進行。3級之前的晉級相對都比較好,通道看的比較多的還是業績和操作層面的項目,但3級對很多同事來說就是一道坎。

 

13年我第一次去面3級的時候,就被狠狠的鄙視了,回想起原因,我認為很大部分,就是對業務和工作思考的深度不夠。痛定思痛,回爐打造半年多以后再申請,終于通過。

 

那次以后,我都會有意識的訓練自己保持思考的狀態和慣性,盡可能多的去通過現象,看它背后的邏輯和本質。比如今天晚飯后在園區散步,看到了一家健身室,同行的男同學們看到里面有個妹子在跑步,一頭紫色的短發,大白腿,長得還不錯。我們趕緊跑過去觀摩了一番。

 

但除了看美女以外,我還會想更多的東西,比如說:園區的租金,他的這個位置大概在200塊/平方,目測他們店在60平方左右,一個月租金1w2,他們采用了app預約并付費,到店掃二維碼后解鎖開門進入,不提供教練,也不提供額外服務,店里只有一名人員看店,假設工資5000,他們店一個月下來不算器械折舊,運營成本在1.8-2w。他們收費48.8元/1.5小時/人,那他一天最少需要13人次付費鍛煉,才能平本。場地最大容納7個人同時進行鍛煉.......

 

在散步回來的路上我還繼續想了一會兒這個事情,大概結論就是這不是一盤太好做的生意,估計這店開不久(哈哈,希望店主不要看到)

 

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無論是散步看到一家店,還是路上收到一張傳單,它背后都有可以進一步思考的點。運用到工作中,就是你對產品、對用戶、對數據,是不是能夠進一步的去想后面的邏輯,支撐你決策點的邏輯是什么等等。

 

不斷的學習,提升你的視野和專業技能,可以讓你思考得更深和更溜。

 

對于保持思考,我也總結了三個方法:

  1. 先問三次“為什么”(幫助你搞清楚這事情的邏輯或路徑)

  2. 學著去發現現象背后的本質(洞察有沒有?)

  3. 善于運用公司的學習資源(多看km吧好文、Q-learning等公司內部學習平臺)

 

關于思考,還有一個點,全盤考慮,翻譯為人話就是:心中要有一盤棋。

在我進入鵝廠一段時間后,我特別希望有機會能夠接觸到部門和BG的大boss。接觸老板并不代表著要跪舔,關鍵我這樣一個胡子大叔,老板也不會想讓我舔。

 

接觸大boss,是希望能夠近距離的聽他們對產品的pk或者對業務發展的思路,這對你接下來怎樣去開展工作是大大有幫助的。他們說的話不會細致到能指引你工作的細節,但可以讓你看得更廣一些,打開腦洞和思路。

 

作為一個新人想要接觸到boss比較難,不過鵝廠有非常好的文化,基本每個BG甚至部門,都會定期舉辦VP和GM的面對面活動。有這樣的活動,一定要參加,公司級的名額太少,很難擠進去,但一般BG和部門的都是很歡迎同事參與的。

 

全盤考慮我也總結了三個方法,供大家參考

1.站在一定的高度(爭取近距離傾聽大boss的思路,更宏觀的去理解產品和業務)

2.多方面收集信息,理解信息和總結信息(多泡km,科技媒體等,了解更多行業信息)

3.積極探索和討論

 

 

三招,叫做項目思維

 

翻譯為人話就是:縝密的思路和推進。

 

訓練自己項目思維,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的整理好你的文件夾。按照你工作的內容,分門別類的安置好你的文檔們。比如我的文件大家可以觀摩一下
 

整理好你的文件夾一方面可以讓你對做的事情有更清晰的分工,還有最大的好處是找文檔更容易。

 

另一個運用項目思維管理的,是你的時間。每天忙啊忙,鵝廠加班成風,一天工作好像都超過10個小時,你的時間到底去哪里了?我貼一張我在鵝廠前2年弄的時間管理的表。


用不同顏色代表項目的進度,在時間線里標注重點要注意的事項。

 

這是比較笨的方法,弄這個表格也會費掉一些時間,但對職場新人來說,這個方法可以讓你慢慢找到一點感覺。至少填考核的時候可以翻一下自己到底干了些啥。

 

堅持用excel記錄了大概兩年,后面我改用OneNote來記錄,沒有像原來記錄的那么具體和詳細,更多的是在每周一寫下本周要做的事情,然后更新進度。安利一下OneNote,電腦和手機上的同步做得很好,體驗也不錯,大家可以試試。

 

用類似的表格管理項目,也是大大的有益的,再貼一張圖大家感受一下

 

在項目時間的過程中肯定不會完全按照你計劃的時間和內容來推進,但至少它可以幫助你結構化的理清項目中的要素。

 

關于如何搞好項目思維,就是上面提到的三個方法:

  1. 項目化管理你的時間

  2. 項目化管理你的工作內容/項目

  3. 結構化的思考

 

第四招(媽呀,怎么才寫到第四招。我要吐了。

 

 

四招,叫做樹立標簽

 

翻譯為人話就是:盡可能讓別人記得住你。

 

鵝廠現在2萬多人,蕓蕓眾鵝,呱唧呱唧的叫,作為職場新人,你太容易被淹沒在鵝群中了。被淹沒也就意味著你很可能會和機會失之交臂。

 

給自己貼標簽,能讓機會快速的識別到你。

標簽代表著別人對你的印象,它可以有很多種,比如說:顏值高,長得美,長得帥,胸大膚白或者矮矮胖胖的像Pokemon Go里那只龜什么的。這種標簽和你外形相關,先天條件不足的同學很難有大的改變,但可以從發型和衣著兩個方面入手,給人留下干凈整潔,時尚干練的印象。

 

還有一種標簽,和你社交屬性相關,例如:人脈廣,同事關系好,會聊天,騷氣,會來事,喜歡45°角仰望天空兩行淚水就下來什么的。

 

以上這些都不是特別的重要,重點在下面這類標簽:工作屬性類

工作屬性類標簽分為兩塊,一塊稱之為務范疇標簽,一塊是能力項標簽。

 

用我來舉個栗子:

業務范疇標簽:做城市服務的 、負責產品運營、互聯網+部門的接口人

能力項標簽:做事靠譜,職業素養高,學習能力強、理解能力強

 

看上去很簡單,要做到真心難。

 

業務范疇標簽,在某種意義上,也代表你的地盤和發展的空間。雖然剛開始大部分工作是上級領導分解下來的,但不斷得做扎實自己所負責的板塊,在部門內和內外部合作單位中強化自己的角色,是十分必要的。

 

我已經負責城市服務的產品運營一年多了,但至今還有不少原來的同事以為我還在做marketing,都是之前做市場的烙印太深了/(ㄒoㄒ)/~~

 

最難的是能力項標簽,我在寫這些標簽的時候,其實挺心虛的,因為不知道大家心目中是否是這樣的標簽。這幾個標簽可是小弟入廠5年來一直在塑造的,艱辛啊!

 

個人標簽和你的性格是強相關的,一只小綿羊很難給自己貼上“狼性”的標簽。一個團隊需要不同的角色,也需要不同的能力項,所以不用太擔心自己是小綿羊還是大灰狼。重點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標簽,并且不斷塑造和放大。

 

樹立標簽的方法有三個:

1、清楚自我的優勢和定位

2、寫出自己想要樹立的標簽,不要超過5個

3、通過行為來塑造和固化你的標簽

 

你的內在,只有通過你做的事情,才能表現出來。

 

 

五招,構建人脈

 

翻譯為人話就是:認識更多的人,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有熟人,在鵝廠是很重要的!

 

鵝廠有太大了,業務各種枝節大大的多,別說公司外的人,就算是公司內的同事,想要跨部門找某個產品的相關聯系人都很難。

 

我11年到鵝廠的時候,是做騰訊開放平臺的商務工作,因為涉及很多對外對內的合作,我發現在騰訊要找個人真難啊,產品多到你數都數不過來。

 

于是非常機智的建了一個騰訊市場族的QQ群
這個小組織已經快建立5年了,微信群里已經有了500人,都是鵝廠在職,負責marketing工作的同事。為什么我敢說都是在職的呢?因為離職的都被我踢了,哈哈。(離職的同事我都轉移到一個離職群,如今,這個離職群都有150多人了......)

 

這個小組織對我個人開展工作來說,有非常大的幫助,我現在認識的很多鵝廠的小伙伴,都是基于這里認識的。

 

當你認識的人越來越多,通過你來牽線搭橋的事情也會慢慢增加,這個時候你會變成一個信息的處理中心,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你會發現,其中不乏對你業務和個人成長有幫助的高價值信息。

 

14年轉崗到微信后,基于我音樂的愛好,我申請組建了廣州分公司的音樂協會,通過協會幫助我快速的認識了很多BG內的同事,也讓更多的同事認識了我。你還別說,對開展工作還是大大的有幫助的。

 

構建人脈同樣也是有方法的,有以下三點:

1.讓自己成為信息中心

2.發展自己的愛好

3.敢于組織和愿意付出

 

我特別建議鵝廠的新同學們,在進鵝廠的第一年,不妨多參與公司內部的各項活動,包括但不限制于:部門年會、公司年會、嘉年華及興趣協會等。

 

 

最后一招(終于看到曙光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看到這里,哭)

 

 

第六招,也是最大的招:敢于承擔!

 

翻譯為人話就是:敢于付出,不怕吃虧!

 

這明明是一篇技術流的文章,為何在最后一招有一股雞湯味?

 

其實真的不是雞湯,我只是覺得作為新同學,多干點活總是好的。但如果你沒有能擺正心態,就容易產生不好的情緒,覺得自己雜貨累活多。如果你沒有敢于承擔的心態,就不會愿意做邊際模糊的工作,成長肯定是大大的慢的。

 

當年我們幾個leader和boss討論4星5星的時候,是否主動承擔邊際模糊工作,就是其中一條評判點。所以說,“吃點虧”不是什么壞事。

 

敢于承擔也是代表著一種敢于破局的態度,有時候業務或產品發展到一個階段,總是隱隱覺得那里不對,這個時候你要敢于發現問題,也許解決這個問題所產生的工作量,是新的內容,沒人愿意管,你要敢于承擔起來。

 

綜合來說,敢于承擔,就是下面三點:

  1. 主動承擔邊際模糊工作(前提確保本職工作要做到位)

  2. 敢于破局

  3. 菜粉心(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

 

最后在總結一下這六招,其實它們分了三個層次,分別是:

 

心態層:敢于擔當

社交層:樹立標簽、構建人脈

技能層:清晰表達、保持思考、項目思維

 

技能多訓練,社交要突破,心態最重要!

 

后記:
原本打算一個晚上寫好的文章,最后居然花了3個晚上。嘮嘮叨叨寫得有點啰嗦,希望看到這里的客官多包涵。同樣希望上面這4939個文字,可以給騰訊的新同學一些幫助。共勉。

上一篇:炸彈二鍋頭:復制小米粉絲營銷
下一篇:郭士納是如何推動IBM變革的?

對標考察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