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成在线免费,99精品在免费线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羞羞视频免费网站日本

戰略規劃和領導力模型——IBM BLM的理論探源 (華為、順豐、TCL和用友都在學)


2016-08-01 15:06:03   來源:   點擊:
隨著管理界華為熱的高燒不退,華為學習IBM引進的戰略規劃和領導力模型BLM廣為流傳。通過跟IBM咨詢部門合作,不同程度上采用IBM BLM模型的中國著名企業還包括順豐、TCL、用友、金蝶等,但是真正把BLM融入到企業運
隨著管理界“華為熱”的高燒不退,華為學習IBM引進的戰略規劃和領導力模型BLM廣為流傳。通過跟IBM咨詢部門合作,不同程度上采用IBM BLM模型的中國著名企業還包括順豐、TCL、用友、金蝶等,但是真正把BLM融入到企業運營過程,把BLM各個模塊掰開了、揉碎了,形成企業各個層級的戰略和組織管理的年度循環各個環節,變成重復發生的“業務流程”的企業,大概只有華為,這也體現了華為超強的學習力、執行力。一位過去在IBM工作、后加入華為的朋友跟我說,華為使用BLM,其深度和廣度已經遠遠超過IBM自己。

 

 

在IBM內部,BLM既是由戰略管理部門開發的戰略流程工具之一,也是組織發展部門幫助經理人發展領導的工具。BLM是梳理戰略性問題和執行的框架,在戰略和執行之間建立明確聯系(Framework for framing strategic issues and execution, Creates explicit linkages between a strategy and execution),使用時機是每個月團隊管理者就戰略性問題碰頭(Every month when Top-Level teams convene on strategic issues)。

 

除了BLM之外,IBM在戰略管理方面還有其他的流程和工具。BLM強調戰略和執行銜接,因而也是一個HR領域內組織發展的工具,IBM培訓所有的經理人將BLM作為思考組織問題、提升領導力的標準框架。

關于BLM的具體內容,網上文檔汗牛充棟,我就不在此贅述了。

 

陽光之下無新鮮事,事實上,BLM框架的核心內容,即戰略和執行這兩大部分,并不是IBM發明的,而來源于戰略管理領域和組織行為學領域中兩個著名的模型。能夠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框架,并且在企業內推動執行,IBM和華為體現了大公司的管理能力。

戰略:Adrian業務設計模型
 
 

 

BLM的戰略部分的輸出,即對戰略的描述,叫“業務設計”(Business Design),包括五個要素:客戶選擇、價值主張、價值獲取、活動范圍、持續價值增值。這個“業務設計”其實來自于《Profit Zone》,中文譯本叫《發現利潤區》,IBM只是加入了一個“價值主張”要素,我個人覺得“價值主張”其實是“客戶選擇”的一個邏輯子集而已:

 

 

原書中描述如下,BLM幾乎是原樣引用:

1\ 客戶選擇(customer selection)

 

 

3, 差異化/戰略控制(Differentiation/Strategic Control)

4,活動范圍(Scope)

 

BLM方法中現有業務設計和未來業務設計的比對,在原書中也舉了GE戰略持續再造的例子:

 

 

執行:Nadler-Tushman組織模型
 
 

 

學術界通常用“組織模型”來解碼組織行為,應用到實際管理上,這些組織模型可以作為領導力發展和組織發展的框架。在組織診斷模型的發展史上,重要的學術成果有:

1. Force Field Analysis (1951)

2. Leavitt’s Model (1965)

3. Likert System Analysis (1967)

4. Open Systems Theory (1966)

5. Weisbord’s Six-Box Model (1976)

6. Congruence Model for Organization Analysis (1977)

7. McKinsey 7S Framework (1981-82)

8. Tichy’s Technical Political Cultural (TPC) Framework (1983)

9. High-Performance Programming (1984)

10. Diagnosing Individual and Group Behavior (1987)

11. Burke-Litwi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 Change (1992)

12. Falletta’s 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 Model (2008)

BLM的“執行”部分就來自于Nadler-Tushman組織分析一致性模型:


 

 

Nadler-Tushman模型七十年代末就被提出了,輸入要素包括環境、資源、過去行為方式的歷史以及組織戰略,系統性的要素包括:

  • 任務,BLM里稱為“關鍵任務和依賴關系”

  • 非正式組織安排,這在BLM就被稱為“文化氛圍”

  • 正式組織安排,在BLM里稱作“正式組織”

  • 個人,BLM里稱為“人才”

模型的輸出是個人、團隊和體系的行為,并且最終決定產品/服務,組織績效以及有效性。關于NT模型的爭議在于簡單抽象,各個要素之間不窮盡排斥,容易車轱轆論證。

各種組織模型的比較,在大學管理專業或MBA的“組織行為學”課程教材中都有論述,這些模型在管理實踐中可以用于組織設計、組織發展、變革管理和領導力發展。據說IBM在九十年代末期開發BLM方法時,就是邀請了Tushman教授參加,下圖是哈佛商學院網站上Tushman教授的頁面:

 


 

 

綜上所述,企業引進BLM一類的管理方法,不要盲目地追求形式,也無需追逐新潮,而是思考其表面形式之后所蘊含的學術原理和管理邏輯,搭建適合企業自身的方法。

上一篇:任正非:人感知自己的渺小,行為才開始偉大
下一篇:什么是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

對標考察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