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最新演講:騰訊要在云時代構建“三張網”
2018-05-24 09:54:06 來源: 點擊:

一是“人聯網”。
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數字平臺,正在從“多用戶”平臺,轉變為“全用戶”平臺。騰訊要做好“全用戶”平臺上個人、企業、政府等不同類型用戶之間的連接,這有助于不同類型用戶之間,形成更好的信任與合作關系。
二是“物聯網”。
連接人與物的關鍵點就是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打通,它有賴于“物聯網”的發展。騰訊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已經有相當不錯的成果。未來,騰訊還將繼續加大投入,為“萬物互聯”的目標而努力。
三是“智聯網”。
云時代要求做好云到端的智慧連接,騰訊希望借助超級大腦來發展智聯網。超級大腦是一個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的智能操作系統,AI能力將依托超級大腦隨時隨地被靈活調用。而騰訊推出超級大腦的初衷正是希望助力企業和政府建立自己的超級大腦。
以下為馬化騰在2018騰訊“云+未來”峰會演講全文 :
尊敬的陳省長、溫市長,各位合作伙伴、各位嘉賓、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謝大家能夠來參加騰訊的第四屆云+未來峰會。今天中國經濟社會在進行著數字化的轉型升級,云在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年我們大會的主題也特別突出了智能。現在很多企業和機構不僅僅滿足于把數據存儲和計算平臺遷移到云端,簡單地使用基礎設施層(IaaS),而是開始深度拓展平臺和軟件層(PaaS和SaaS),可以說他們把云看成是匯集智慧、進行創新的平臺。
在去年云+未來峰會上,我分享了三個觀點。我認為云是產業革新的原動力,是新型社會管理的主平臺以及人工智能的強載體。去年我提到,用云量會像工業時代的用電量一樣成為數字經濟的一個重要的指標。根據手頭掌握的數據,我們做了一些統計,今年一季度國內的用云量大概比去年同期增長1.4倍,而廣東省的增速更快,去年廣東用云量的同比增長超過172%(2017全國全面用云量增速為133%),高于全國近40個百分點。
可以說云平臺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各行各業對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積極擁抱,云平臺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天然載體,也是經濟社會進行數字化升級的基礎設施和核心的工具。
今年騰訊提出了“一三五七”的定位,這里的“一”是指一個目標,也就是騰訊要做數字化助手,助力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三”是指三個角色,也就是說我們要專注做好連接、工具和生態這三個角色,騰訊不是進入各行各業取而代之,而是為大家提供最有效的數字接口、最完備的數字工具箱和與大家共建最有創新活力的數字生態。
今天我也想和大家進一步分享我對連接這個角色的思考。這里我想提出三張網的建設。也就是圍繞人、物和服務的連接。我介紹一下三張網的概念。
第一張網就是“人聯網”。云時代要求我們做好全平臺的用戶的連接,不斷完善人和人之間的互聯網。但是我們看到隨著實體經濟的不斷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用戶和政府機構用戶也正在不斷地成為云平臺的使用者。騰訊過去最強的就是連接人和人,但是現在我們還要連接企業內部的員工,包括政府里的很多用戶,也就是說我們要從C端拓展到B端和G端的用戶群。這對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
在這里我想舉一個案例,就是我們廣東省政府今年的首要任務——數字廣東。這是一個頭號工程,也是前所未有的項目,工程量非常浩大,有助于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及優化營商環境。我們的整體思路是“一片云、一體化、一站式”。首先全省一片云的架構,第一是以政務云平臺為基礎,打通各個廳局的政務大數據,通過搭建全新的公共支撐平臺,為政府決策、管理創新和服務提供技術支持;第二是政務辦公一體化應用,要覆蓋到全省各級政府,服務好每一位政府公務人員;第三是要為老百姓提供一站式的民生服務,實現高頻民生服務指尖辦理。
目前我們的一個階段性的成果叫“粵省事”,這是全國首個集成民生服務的微信小程序,在這個小程序里面可以一站式辦理100多項民生服務。在大家的桌面上和座位上的小冊子中有關于粵省事的介紹,大家拿出微信掃一掃它的葵花碼,就可以直接調取,不需要安裝APP,就可以訪問粵省事。我們希望數字廣東成為廣東的一個樣本,進而未來向全國推廣。
還有一個案例是商業方面的,我想舉永輝智慧零售的案例。在智慧零售領域,我們借助云平臺實現了實體零售店進行人、貨、場的數字化升級。比如永輝超市旗下的超級物種門店,用戶可以在家里用手機下單,半小時內送貨上門,也可以直接在門店掃碼消費。可以說,智慧零售的目的,是希望讓生產、制造企業能夠動態感知消費者的需求,來組織和研發、生產和服務,最終實現智能制造。
第二張網是“物聯網”,云時代要求我們做好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連接。大家一定記得,我們在推出微信的時候,加好友的方式是“掃一掃”,所以大家每天會有很多這樣的動作。我們認為二維碼就是連接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最方便的通道。騰訊內部也成立了AI實驗室和機器人實驗室,我們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方面也會投入大量的精力,最終希望能夠為萬物互聯的目標而努力。
舉一個小案例,是工業物聯網方面的。我們和電池廠商億緯鋰能合作,幫他們提升良品率。我們的做法是把生產線上的重要工序的運行參數,實時接入到工業物聯網平臺,利用深度學習技術篩選出電池質量的關鍵參數。目前我們可以對它某一批次的電池質量進行實時計算,以及提供預警和建議。
第三張網是“智聯網”,我們稱之為“超級大腦”。云時代要求我們做好云到端的智慧連接,我們現在希望借助超級大腦這個概念來發展智聯網。
數據和計算力到底是在云端更合適,還是在邊緣更合適?到底未來是怎么樣的結構?有人經常會有這樣的疑惑。在我看來這兩者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輔相成,未來在云、邊、端將借助超級大腦形成靈活調配資源和智能的“智聯網”。
我們過去提出AI in All,意思是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這里的All既是指各行各業,也包括從云到端的各個系統,包括我之前說的“在云端用AI處理大數據”,可以說超級大腦可以看作是一個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的智能操作系統,它是智聯網的一個核心的能力。未來我希望所有的工具和資源能夠從“冰塊”變成“活水”,讓它流動起來,并且能夠作為“服務”分享出去。這個過程就需要借助超級大腦的智能調配。
騰訊推出超級大腦的初衷正是,希望助力企業和政府建立自己的超級大腦,并且在城市、工業、零售、金融、醫療等各行各業提供智慧解決方案。
舉一個在寧波消防在智慧城市中的案例。大家知道火災發生的時候,黃金逃生時間非常短,只有短短幾分鐘,過去往往是等到火災發生之后報警,然后才能解決。最近我們在寧波的一個服裝小鎮,與合作伙伴嘗試用智慧方案解決火災報警的小問題。這個小鎮有1000多家小企業,有8萬人在這里謀生,火災的隱患非常高。我們幫助當地的消防部門做了一個預警系統,在小鎮的各處部署了煙霧傳感器,并且通過窄帶的遠程網絡實時傳送數據,讓消防隊第一時間能收到預警。僅僅今年一個春節就排除了79起火災風險。
騰訊多年來一直專注于做連接,我們希望能夠連接人與人、人與物以及人與服務,在云時代它分別對應著我剛才提到的人聯網、物聯網和智聯網。
我們的目的有三個:一是要打破信息孤島,幫助“全平臺”不同類型的用戶建立聯系;二是需要我們發揚“數字工匠精神”,掌握更底層的前沿技術,深化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連接;三是需要我們與合作伙伴一起構建智聯網,助力各行各業和政府建立自己的超級大腦。
謝謝大家!
上一篇:有變革力量的企業,都懂得“有組織地放棄”
下一篇:華為搞定大客戶的方法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
考察公開課推薦
- 2025年公開課考察計劃
- 2025年11月24-25日 對標阿里巴巴&抖音&網易 學企業出海營銷實戰
- 2025年8月21-22日 考察領軍企業出海秘籍 對標華為、聯想、傳音 出海實戰案例
- 2025年5月12-13日 中國企業出海營銷的制勝之道 考察美的、名創優品、希音
- 2025年7月12-13日 北京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京東 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3月28-29日 上海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2月21-22日 深圳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4月21-22日 揭秘品牌背后的創新營銷密碼 對標小紅書、抖音、瑞幸咖啡、東鵬特飲
- 5月19-20日 對標上海星巴克、東鵬特飲、霸王茶姬、泰山原漿 學習智慧零售打造
- 2025年4月28-29日 走進北京阿里&智譜&京東&華為 對標AI賦能企業增長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