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學院在鵝廠的定位
2020-09-03 16:41:51 來源: 點擊:
作為打造騰訊人才發展體系的重要力量,騰訊學院已經有了13年的發展歷史,在助力公司員工成長與發展、推動生態建設及行業人才培養方面,積累了大量的成果與經驗。創始人馬化騰在公司全員郵件里強調:「我們要&lsq
作為打造騰訊人才發展體系的重要力量,騰訊學院已經有了13年的發展歷史,在助力公司員工成長與發展、推動生態建設及行業人才培養方面,積累了大量的成果與經驗。
創始人馬化騰在公司全員郵件里強調:「我們要‘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將社會責任融入產品及服務之中’,更要‘推動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承,助力各行各業升級,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騰訊學院發布「鵝廠學習文化」,將過去十年來騰訊人在學習發展方面的理念和心得,進行了匯總和整理。對此,騰訊學院院長馬永武介紹:「學習文化中的每一條都不是新理念,而是從騰訊既往的實踐中提煉而成,是歷史的延續。」

鵝廠學習文化
隨著騰訊文化3.0和鵝廠學習文化的發布,騰訊學院戰略定位也升級為3.0版本,踏入了新階段。
騰訊人才培養體系
其中,騰訊學院「員工成長顧問」和「業務發展伙伴」的定位保留,同時也新增定位——「組織文化使者」和「生態建設助手」。

騰訊人才培養體系

騰訊學院戰略定位3.0
鵝廠學習文化來源于全員共創——騰訊學院在內部論壇上發動公司全體員工探討學習文化,隨后還組織了多輪學員研討,最終確定五條學習文化。
「這就是我們騰訊做事情的慣用方法,是具有互聯網特色的共創方式,希望每個人都參與進來,而非純粹自上而下發出指令。」馬永武說。
「我的學習我做主」
騰訊學院剛成立時,就提出了「我的學習我做主」,于今而言是典型的文化延續。當下,更可以明顯觀察到新生代員工對「自主」的渴求——不希望別人為自己安排好一切,而是自主去學習。
「學習是終身的事」
無論是招聘還是晉升,騰訊都愈發看重候選人的學習能力。
即便是名牌高校優秀生,進入職場仍須學習很多崗位技能;每位員工專注的知識領域都在不斷更新,唯有持續學習才可跟上發展;當轉崗、晉升時,他還將遇到新的挑戰,更需繼續通過學習來應對。
由此可見,學習能力應當伴隨一個人的一生。在此次學習文化升級中,騰訊學院重點強調了「持續學習」的概念,與培訓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相一致。
「學習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學習必須與實踐結合——這是騰訊學院始終秉承的原則。
多年來,騰訊課程學習形式多樣化,包括但遠不限于案例課堂、經驗分享沙龍等形式,如搭建了「高手在民間」、Talk8等分享平臺;雖然現在仍有370余門面授課程,以及上萬網絡課程,但真正傳統意義上的PGC培訓比例在近年越來越低。
在騰訊,「短平快」的分享是主流。騰訊學院會收集相關案例,通過多種形式,讓大家將工作實踐中的經驗分享給更多人。另外,實踐中特別強調學以致用,騰訊的課程在理論框架中還融入了很多實踐案例,即便是標準的PGC課程,也會結合UGC內容,更加吸引學員。
「時刻保持獨立思考和好奇心」
永遠保持好奇與好學的精神,才能促進學習自驅力。騰訊從來不考核人均學習時數,不會把員工的培訓參與度、培訓成績,和績效強掛鉤;一直以來,都鼓勵員工通過自我驅動去學習,根據工作需要去學習,而好奇心就是持續自驅學習的基礎。
當前,「批判性思維」相關話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騰訊學院也開設了「獨立思考」這門課程。「我們希望處于當下社會的員工都能具備強大的獨立思考能力,并非僅僅學習相關知識,而是養成一種思維習慣。」馬永武說,「不人云亦云,不盲目跟風。這不僅是學習態度,也是工作態度,甚至是對生活和人生的態度。」
「分享、總結是更好的學習」
最近數年,培訓行業內頗多提及「復盤」。事實上,復盤的內核就是「及時總結」。
為此,騰訊開設了一門專講復盤方法論的課程,幫助員工總結經驗,從而在組織中更好地分享。而分享也是騰訊多年延續并強調的好習慣,公司每年會舉辦多種學習活動與大賽,并在每年教師節評選優秀的講師和分享者,以此激勵更多員工主動分享。

在騰訊學院3.0戰略定位中,有傳承也有升級,而「員工成長顧問」始終是其重要定位之一。馬永武提出,企業大學的本業就是助力員工成長,因此「員工成長顧問」的定位亙古不變。但在二級詮釋中可以看到一些變化,除了原本就有的「提升員工能力」,還新增了「推動職業發展」——主要通過學習和晉級評審兩方面達成。
晉級與學習形成閉環
騰訊學院目前一項重要職能便是幫助員工在專業職級上發展。全公司的專業通道分為五大族、數十個通道、上百個職位。公司每半年都會發起一次晉升評審,公司組織進行。
為此,學院為員工提供了緊密相關的賦能和學習的機會。學院依據每一職級崗位的能力標準,來設計和開發學習內容,且時常更新迭代。隨后,員工每一次晉升前,都可以先對標該職級崗位的能力標準,發現有差距即可學習相關內容提升自己,從而形成閉環。
輕評審,重發展
「騰訊在職業發展上,大的原則就是六個字——‘輕評審,重發展’。」馬永武說,其中的關鍵點是把評審過程轉變為學習的過程。
代碼評審(code review)
部分技術開發崗的評審過程加入了代碼評審(code review)環節,這也是現今很多硅谷公司常用的方法,促進開發人員代碼質量的提高。
職級評審中,除了要提供完整的個人材料,每半年還會安排答辯。候選人分享展示完PPT,由資深評委來提問。現在,學院將這一過程開放旁聽;不少員工表示,這種旁聽就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從中獲益良多。
此外,學院會對優秀答辯進行盤點,開展復盤會。
例如,在近期的培訓崗位職級評審結束后,學院就篩選出優秀代表,分享其評審PPT并邀請評委進行點評,吸引了逾百位線上聽眾。學院還制作了相關小視頻和文章,告訴員工如何有效準備評審資料,以及如何在評審過程中有效回答問題,在評審間隙促進了員工的學習發展。

「業務發展伙伴」也是騰訊學院的固有定位。這一定位下的二級詮釋同樣有所升級,加入了「聚焦全面人才管理」。
有效診斷問題,對癥下藥
2017年,騰訊學院成立十周年之際,提出了人才發展的十大趨勢,其中之一就是「企業大學或培訓工作一定要走向全面人才管理」,即重視多種人才發展方式。
馬永武回憶,之所以提出「全面人才管理」,主要是考慮到,實際工作中,當組織產生與人才相關的問題時,并非都能通過培訓解決,有時會和HR其他功能模塊都相關。因而,培訓人除了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能力,還要能夠診斷培訓是否問題的「解藥」,是否要運用其他資源來解決——或許是招聘、組織架構、溝通共識、激勵政策等方面的問題。
飛龍項目
騰訊的飛龍項目中,對中層經理接班人進行加速培養時,不僅采用了傳統課堂方式,還融入了很多其他形式,例如高管對話、行動學習、評鑒中心等。
行動學習可以讓學員更好地了解業務,相關選題都是業務和管理中的實際問題。學員需要將行動計劃在工作中進行嘗試和實踐,并通過成果來驗證行動學習效果。
評鑒中心主要是為了了解、測試、評估人才。這在飛龍項目里發揮了重要作用,騰訊學院中臺也開始搭建一些評鑒工具和能力模型,以此賦能更多業務團隊。
突破傳統培訓,多措并舉
2019年,騰訊學院和HR績效團隊、HR數據分析團隊三方聯合成立了一個團隊,專門分析公司高績效團隊的優秀素質,提煉其領導者的優秀行為,將好的做法和案例形成課程分享給更多人。事實上,這便是騰訊「非傳統意義培訓」的典型實踐之一。
同時,為了加強全面人才管理,騰訊學院近兩年還開發了一個重要項目「打造技術影響力」。
「打造技術影響力」
技術開發人員人數在騰訊占據半壁江山,對于這一重要人群,除了培訓課程,騰訊學院還組織了各類技術大賽,以及每年十月的技術周活動。
技術周包含技術成果展示會和編程大賽等活動——2019年共計2場賽事、29個主題分享、76個技術展,近1.5萬人次參與——愈發強化了公司的技術氛圍。
學院與HR也配合技術管理團隊開設了開源協同的課程和沙龍,以及技術人員的「吐槽大會」——對公司的研發效能進行「吐槽」。
這些舉措也都突破了傳統培訓方式。
「組織文化的使者」是騰訊學院3.0戰略中的新定位之一,涵蓋「傳承企業文化」和「助力組織變革」兩方面。
傳承文化的主要陣地
公司文化傳承過程中,培訓是一個重要陣地,可以通過新員工培訓的各種場合去傳遞文化,講文化故事。
騰訊新員工培訓除了上課以外,每期都會開展「鵝廠老兵話鵝廠」活動,讓老員工講述公司的文化故事。2020年,學院采取了一個新舉措,就是在騰訊濱海大廈各處藏好鵝廠的故事,讓新員工自己去尋找、體會。
鵝廠老兵話鵝廠
深圳賽格工業園里,還保留著馬化騰等創始人當初創業的辦公室。
騰訊將舊地重新裝修,布置擺放著公司剛成立時的辦公桌和電腦,展示出各種老照片,起名為「騰訊起點」。騰訊經常會帶新入職員工前往參觀,大家席地而坐,聽老員工分享過往故事。
2018年,創業辦公室完成布置后,在騰訊二十周年司慶時,專門邀請了老員工和公司總部會場進行連線,場面非常感人。

組織變革的宣導平臺
每當組織進行轉型變革時,企業大學便成為了很好的宣導平臺。馬永武以杰克·韋爾奇時代的GE克勞頓村為例,杰克·韋爾奇從80年代初接管GE,到2001年退休,這二十多年間,每當他產生了變革的想法,都是在克勞頓村聚集公司的高管,通過會議和培訓傳導變革新理念。
在組織變革中,企業大學可以提煉優秀案例進行分享和復盤,為卓越實踐搭建交流平臺。騰訊學院組織過Tencent Talk,圍繞組織變革的話題進行討論。在騰訊文化升級為科技向善時,學院還和文化團隊一起,開展了「科技向善」的talk演講和主題研討,邀請各個業務條線的員工都來談論自身業務如何「向善」。依據過往經驗,馬永武認為騰訊學院從三個角度助力了組織變革。
○ 理念宣導
2018年9月30日,騰訊發起了業界矚目的「930變革」——對組織架構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這之后,公司的業務模式和業務戰略重點都發生了變化。2019年11月11日,公司又發布企業文化3.0。
騰訊學院的任務就是及時將這些變化通過多種形式傳播出去,如在新員工、新經理的培訓中更新課程,以及組織分享、拆書等活動,從而在理念上進行宣導,幫助員工從思維上進行轉變。
○ 他山之石
930變革過程中成立了兩大事業群,分別是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以及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前者主要圍繞內容的產出,后者主營To B業務。對這兩個新成立的板塊,騰訊學院組織了干部和員工,進行了多次的案例研究與研討。
例如,曾組織讀書會和研討,研究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所著的《刷新》。當時,微軟的變革情境與騰訊有很多相似之處,學員們在研究了《刷新》之后,分享心得,并結合騰訊自身的實踐進行了反思,討論如何更好地變革。
業務轉型中,學院還在培訓中研究了迪士尼、奈飛等公司的案例,并組織研討。
○ 內部分享
針對騰訊內部轉型變革的不同案例,騰訊學院也做了提煉,進行復盤、分享、總結。過程中,學院歸納出一些能力素質要求,并且據此安排課程和講座進行賦能,例如怎樣做好To B業務,如何與客戶更好地陳述To B業務,怎樣講好提案,如何投標、處理公關事件等。這些都是以往To C業務培訓中沒有的系列新課程。
2012年,騰訊大學正式成立,主要負責騰訊學院對外的業務模塊,希望面向互聯網產業鏈,傳播騰訊經驗、助力合作伙伴業務發展。
騰訊大學主要輻射了三類人群,騰訊投資的公司,尤其是人才培養體系還未搭建完成的初創公司;以及騰訊的客戶與合作伙伴,騰訊大學會分享騰訊經驗并搭建交流平臺;第三類對象,即面向全社會的實踐,通過騰訊大學公眾號等平臺對外免費分享騰訊及行業經驗。

騰訊大學學習體系全景圖
此外,學院還和公司其他部門合作,面向中小學生和大學生提供免費課程,為行業人才培養做出貢獻。
游戲制作人專業
騰訊學院下屬分院之一游戲學院,近期和清華大學合作成立開設了國內第一個游戲制作人專業。
騰訊與清華大學聯合開辦的互動媒體設計與技術項目(IMDT),希望培養互動媒體領域的行業領跑者,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
騰訊的游戲學院在公司內部主要負責互動娛樂事業群的一些業務培訓,同時也主要參與了清華大學游戲制作人專業的課程體系,與南加州大學等游戲專業較為出色的高校共建該專業。
未來,該專業還會通過「學校導師+企業導師」的雙導師模式開展授課,提供國內外的實踐機會。
在校企合作方面,騰訊還和一些工科院校合作了技術開發課程,和傳媒大學合作互聯網新聞報道課程,這些都是免費投資貢獻的資源。
支付學院、出行學院也是由騰訊學院和業務部門共建,專門面向合作伙伴、重要客戶開展培養項目。一方面,讓對方了解騰訊在互聯網行業積累的經驗;另一方面,為大家建設了互相交流與分享的平臺,共同探討互聯網轉型中的優秀做法。
「企業大學的發展無外乎受兩個維度的影響,一是企業自己的變化,二是培訓行業的趨勢。」馬永武指出。
企業大學應適應企業內部從戰略業務到組織文化的變革,并且服務于這種變化;而培訓行業關于學習發展技術的趨勢,也深刻影響著企業大學的發展趨勢。
當前,騰訊內部在講組織文化時,會經常提及「組織活力」。對于已經21歲的騰訊來說,更需要注意克服「大企業病」,持續保持自身創新的氛圍與活力。騰訊學院對此需要產出更好的機制、課程、活動等,來延續公司的創新活力與氛圍。而學院自身,也需要以學習為核心,堅持學習內容和形式的創新。
從學習內容而言,學院會及時迅速地為新業務配套能力提升方案。例如,在公司提出「扎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的戰略升級后,騰訊學院針對公司產業互聯網核心業務負責人開設了產業互聯網班,基于「客戶洞察、打造產品/解決方案、生態構建與組織能力」四大產業核心能力進行內容設計;通過課程學習、跨界交流、參訪游學、行動學習及私董會等多種學習形式,幫助學員開闊視野,構建宏觀和多元的視角來啟迪思維。
在學習形式上,也需要更多突破。當今的傳統面授培訓已經越來越少,后疫情時代也引發當下更多思考,包括增加線上和其他學習形式的比例,并且將其常態化等。騰訊學院為此組織了在線直播、網課、慕課、「騰訊最強大腦在線知識競賽」等多種及時、活潑和互動的形式,取得了矚目的效果。
同時,針對培訓行業的發展,騰訊學院也在研究新的學習趨勢與方向,包括如何更好地運用人才測評、利用非傳統培訓形式進行全面人才管理等。
「騰訊學院發展了13年,容易做的事情已經差不多都做完了,接下來要做的事都越來越難。」這是馬永武經常強調的一句話。然而,只有直面困難才會讓大家的專業成長更快,才能為公司貢獻更大的價值,也才會讓每一位「騰訊學院人」的成就感達到最強。

鵝廠學習文化
隨著騰訊文化3.0和鵝廠學習文化的發布,騰訊學院戰略定位也升級為3.0版本,踏入了新階段。

騰訊人才培養體系

騰訊學院戰略定位3.0
01 共創出真知 解讀鵝廠學習文化

02 員工成長顧問 助推職業發展
部分技術開發崗的評審過程加入了代碼評審(code review)環節,這也是現今很多硅谷公司常用的方法,促進開發人員代碼質量的提高。
職級評審中,除了要提供完整的個人材料,每半年還會安排答辯。候選人分享展示完PPT,由資深評委來提問。現在,學院將這一過程開放旁聽;不少員工表示,這種旁聽就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從中獲益良多。

03 業務發展伙伴 聚焦全面人才管理
「業務發展伙伴」也是騰訊學院的固有定位。這一定位下的二級詮釋同樣有所升級,加入了「聚焦全面人才管理」。
騰訊的飛龍項目中,對中層經理接班人進行加速培養時,不僅采用了傳統課堂方式,還融入了很多其他形式,例如高管對話、行動學習、評鑒中心等。
行動學習可以讓學員更好地了解業務,相關選題都是業務和管理中的實際問題。學員需要將行動計劃在工作中進行嘗試和實踐,并通過成果來驗證行動學習效果。
評鑒中心主要是為了了解、測試、評估人才。這在飛龍項目里發揮了重要作用,騰訊學院中臺也開始搭建一些評鑒工具和能力模型,以此賦能更多業務團隊。
技術開發人員人數在騰訊占據半壁江山,對于這一重要人群,除了培訓課程,騰訊學院還組織了各類技術大賽,以及每年十月的技術周活動。
技術周包含技術成果展示會和編程大賽等活動——2019年共計2場賽事、29個主題分享、76個技術展,近1.5萬人次參與——愈發強化了公司的技術氛圍。
學院與HR也配合技術管理團隊開設了開源協同的課程和沙龍,以及技術人員的「吐槽大會」——對公司的研發效能進行「吐槽」。
04 組織文化的使者 從傳承到變革
深圳賽格工業園里,還保留著馬化騰等創始人當初創業的辦公室。
騰訊將舊地重新裝修,布置擺放著公司剛成立時的辦公桌和電腦,展示出各種老照片,起名為「騰訊起點」。騰訊經常會帶新入職員工前往參觀,大家席地而坐,聽老員工分享過往故事。
2018年,創業辦公室完成布置后,在騰訊二十周年司慶時,專門邀請了老員工和公司總部會場進行連線,場面非常感人。

05 生態建設助手 伙伴與行業同發展

騰訊大學學習體系全景圖
騰訊學院下屬分院之一游戲學院,近期和清華大學合作成立開設了國內第一個游戲制作人專業。
騰訊與清華大學聯合開辦的互動媒體設計與技術項目(IMDT),希望培養互動媒體領域的行業領跑者,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
騰訊的游戲學院在公司內部主要負責互動娛樂事業群的一些業務培訓,同時也主要參與了清華大學游戲制作人專業的課程體系,與南加州大學等游戲專業較為出色的高校共建該專業。
未來,該專業還會通過「學校導師+企業導師」的雙導師模式開展授課,提供國內外的實踐機會。
06 以學習為核心 持續煥發組織活力
上一篇:華為基本法
下一篇:什么是阿里巴巴共創會?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
考察公開課推薦
- 2025年公開課考察計劃
- 2025年11月24-25日 對標阿里巴巴&抖音&網易 學企業出海營銷實戰
- 2025年8月21-22日 考察領軍企業出海秘籍 對標華為、聯想、傳音 出海實戰案例
- 2025年5月12-13日 中國企業出海營銷的制勝之道 考察美的、名創優品、希音
- 2025年7月12-13日 北京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京東 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3月28-29日 上海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2月21-22日 深圳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4月21-22日 揭秘品牌背后的創新營銷密碼 對標小紅書、抖音、瑞幸咖啡、東鵬特飲
- 5月19-20日 對標上海星巴克、東鵬特飲、霸王茶姬、泰山原漿 學習智慧零售打造
- 2025年4月28-29日 走進北京阿里&智譜&京東&華為 對標AI賦能企業增長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