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法
2023-04-16 06:36:09 來源: 點擊:
人在職場,就沒有不累的。 尤其當你越往上走時,就越覺得累。每天都有各種事情等著你去處理,每天你都可能在想:“太累了,我不想干了。” 累,是一件好事,說明你在走上坡路。但是,你的累是有成果的嗎?方法不對,努力白費。或許,真正讓你累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法
01
這3種工作方式,阻礙了你的職場發展我們一直都認為,如果一個人智商情商正常、學習和工作意愿高,就一定能出成績。
但在職場上,有一些人,十分有意愿學習,也非常努力,工作產出卻非常低。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差距?
通過對比這些人與產出高的人的工作方式,發現他們無一例外都存在四個問題。
1.只有執行,沒有深度思考
大多數人的工作習慣是:
在接到一個任務后,就開始火急火燎地執行,總覺得爭分奪秒、加班加點,就一定能干好這個事。
實際上,不是這么一回事。
打個比方,你出去旅游,同樣的目的地,你選擇哪條路線,選擇什么樣的出行工具,所花費的時間和游玩的體驗是截然不同的。
很多管理者是只會執行,沒有思考的。
因為他們每天都太忙了,一整天有各種事情需要處理,還要不時地被老板或者其他部門臨時抓去開會。
那,作為管理者,如果你只懂得執行,不深度思考,那一定會把自己累個半死,還未必能拿到結果。
那該怎么深度思考?
其實,做好深度思考并不難。稻盛先生認為:
如果愿望要變為現實,普通程度的、隨便想想的愿望是不夠的,必須是“非同尋常的、強烈的愿望”,這一點很重要。
“如果能那樣該多好啊”這種淡然的、可有可無的、不迫切的愿望不行。
愿望強烈的程度,促使你睡也想、醒也想,一天24小時不斷地思考,透徹地思考。
從頭頂到腳底,全身充滿了這種愿望,如果從身上某處切開,流出來的不是血,而是這種“愿望”。
抱著這樣的愿望,聚精會神地、一心一意地、強烈而透徹地進行思考,這就是事業成功的原動力。
所以,深度思考的前提,是有強烈的愿望。這是稻盛先生告訴我們的。
因為強烈的愿望,可以讓你專注地深度思考。
那,能力和努力程度幾乎相同的人,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他們的區別在哪里?
可能有人會說,那是因為運氣、因為命運。
但是稻盛先生卻認為,原因就在于他們所持的愿望在高度、深度、熱度、大小程度上的差異。
所以,廢寢忘食,思考、再思考、透徹地思考,這并不是簡單的行為,必須持續抱有不同尋常的、強烈的愿望,乃至不知不覺中讓這種愿望滲透到潛意識之中。
沒有這種愿望加持的深度思考,是沒法在工作中輸出成果的。
2.只有重復,沒有精進
還有一些人,看似很勤奮,卻一直是低水平勤奮,沒有精進。
其實,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就是讓他重復地做同一件事,沒有進步。
稻盛先生經常拿掃地這件事做例子,來說明精進的重要性:
每天,哪怕很少一點,也要在“創造性的工作”上下功夫。即使一天的進步微不足道,但若經過十年的積累,就一定可以孕育巨大的變化。
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常用“掃地”作為例子。
比如,到昨天為止,打掃車間總是用掃帚從右到左掃。那么,今天從四周向中間掃掃試試會怎樣呢?或者,光用掃帚打掃不干凈,用拖把試試怎樣?
用拖把效果不好,向上司建議,花點錢買臺吸塵器如何?買吸塵器要花成本,但從長期看,可以節省時間精力。
再進一步,自己改良一下吸塵器,讓它掃地又快又干凈,如何?
就這樣,掃地這么一件小事,只要開動腦筋,就可以想出許多又快又好的辦法。
這樣天天鉆研創新,積累一年,你就成了掃地專家,你的經驗就會受到車間全體人員的好評。
這樣的話,整幢大樓的清掃工作可能就會委托你負責。再后來,你就可以干脆成立清掃大樓的專業公司,并讓它發展壯大。
一切亦非不可能。
如果有另一個人,認為自己“不過是掃地而已”,懶于改進,天天都漫不經心,那么這樣的人就絕不會進步,絕沒有發展,一年之后還是老樣子,仍然磨磨蹭蹭,還是掃地而已。
這樣的事,不只限于掃地。
對工作和人生也完全一樣。無論多么渺小的工作,都積極去做,抱著問題意識,對現狀動腦筋進行改良。
能這么做的人和缺乏這種精神的人,假以時日,兩者之間會產生驚人的差距。
不滿足于現狀,總想做得更好,總想不斷提升自己,有沒有這種“想法”或許就是產生“成功”與“失敗”之間差距的根源。
你看,這種低水平勤奮是不是在悄無聲息地毀掉你?
記住,比重復低水平的努力重要1000倍的,是鉆研創新。
所以,無論做什么事,動腦筋改進的人與漫不經心的人相比,時間一長兩者之間就會產生驚人的差距。
3.只關注任務,不關注目標
高效人士和低效人士之間的差距,其實就是任務導向與目標導向的差距。
關注任務,其實就是“任務驅動”思維,做事情只有過程,沒有結果。看似費時費力在干活,但和目標南轅北轍。
關注目標,其實就是“結果驅動”思維,我們假設結果已經達到,然后從成功的結果上往后推,成功的前一步應該做什么,前兩步應該做什么……
一直推到當下,推到今天,推到正在談論結果的自己面前。這樣的計劃才會有執行力,目標也才會更加清晰。
稻盛先生總結的《京瓷哲學》中有這樣一條:
深思熟慮到“看見結果”。
這就是典型的結果驅動思維。
最初只是夢想或者愿望,在大腦中進行認真反復的模擬推演,這樣做如何,那樣做又如何。
不知不覺中,夢想和現實的界線逐漸消失,尚未著手的事情,卻感覺到仿佛已經做過,由此逐漸產生出一定能做好的自信。
這就是所謂“看見結果”的狀態。
稻盛先生說到。
你看,采用結果導向的思維方式,從結果出發看待問題,我們才能夠突破問題本身的束縛,從而看到問題之外的突破口,并且掌握杜絕再次發生的方法,在嚴格要求的條件下高效辦事。
02
你的工作方式,決定了你一生的成就那,要如何改進你的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呢?
我們結合稻盛先生的哲學總結了以下3點經驗,供你參考:
1.不要不斷分心,而要不斷專注
科學研究發現:一旦你的大腦習慣了隨時分心,即使在你想要專注的時候,也很難擺脫這種積習。
那該如何讓自己保持專注?
稻盛先生有一個妙招叫:有意注意。
他說:有目的、有意識地將意識集中,就叫“有意注意”。
無論何時,無論何種環境下,無論多么細小的事情,都應該用心關注,認真對待。開始時做到這一點也許很困難。
但是,只要從平時起,有意識地堅持這么做,“有意注意”就會變成習慣。
如果能這樣,那么在任何狀況下,全神貫注于某一現象,這種基本素養就能夠掌握,因而不管發生什么問題,都能立即抓住其核心,很快予以解決。
做事不能漫不經心。哪怕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們也要養成認真注意的習慣。
如果平時對于微不足道的事都一一認真思考,那么感覺就會被磨煉得非常敏銳,于是能隨時迅速做出正確判斷。
一旦出現問題,在腦中能瞬間閃現出解決方法。“哦,只要這么做就行了。”
這并不是因為借鑒了豐富的經驗,而是頭腦高速運轉的結果。
經過“有意注意”的訓練,在最短的時間內,想出了最好的對策。
稻盛先生還說,只要堅持10年、20年,就能變得思維敏捷、思路清晰。
這種有意注意的方式方法,就能讓你不斷專注。
唯有行動,才能將想法變成辦法,讓理想照進現實。
2.統籌式工作
真正的統籌式工作,有兩個特征:
a.有計劃地工作
你的時間花在哪里,你的重視就在哪里。
有計劃地工作,其實就是管理好時間,但僅僅管理好時間還遠遠不夠,你還要更進一步,管理好自己的精力。
不懂得抓大放小,把80%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總有一天會堅持不住。
那該怎么有計劃地工作?
你可以從寫日報做個詳細的日計劃。
比如像稻盛先生說的:
“貫徹完美主義”“認真努力,埋頭苦干”和“腳踏實地,堅持不懈”三個條目。只要每天堅持,就能看透本質。
你是否每天做好了這三個條目?
再比如,稻盛先生說:
首先是拼命努力,不折不扣完成每一天的目標。
你今天的目標完成了嗎?
那僅僅是完成而已嗎?有沒有今天比昨天好一點?
寫好日報,管理好時間和精力,你做的就是有用功。
因為,大部分人在80%的時間里都是做無用功,根本原因就是沒搞清楚真正要解決的問題。
b.每天總結
當你聽到一個金句,學習到一個好的工作方法時,很多人的做法是貌似聽過,但是再加以實踐的時候,就忘了。
這個時候,該怎么辦?
稻盛先生說:
必須拿筆記下來,并將筆記放在身邊。一旦發生某些事情,看到這個筆記,就會想起必須以理性去應對。
另外,記錄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總結出一套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
稻盛先生在《心》中說:
為了獲得卓越的成果,應該怎么做才好呢?應該抱著怎樣的心態面對每天的工作呢?
這樣產生的各種各樣的想法和思考,我都記在了實驗用的筆記本上,這成了我的習慣。
從研究者變成經營者以后,我的這個習慣也沒有改變。我把每天在工作中獲得的體會,包括思考和語言,都記錄在筆記本上。
這些從技術員時代開始記錄的筆記內容多樣,成為后來被稱為“京瓷哲學”的企業哲學的原型,支撐著京瓷公司的成長與發展。
3.時時復盤,不斷精進
一個人真正的成長,來自于日復一日的復盤。通過復盤來診斷分析,強化自己的能力,就能達到精進的目的。
那,怎么進行復盤呢?
我們結合稻盛哲學分享復盤的三個維度:
K(Keep保持):保持每日提升理念
從年輕時起,我就習慣在枕邊放上幾十本有關哲學和宗教的書籍,每晚臨睡前都要翻閱幾頁,不管多晚回家,都要翻一翻。
每當我閱讀宗教書籍或哲學書籍深受感動時,經常會感覺內心澎湃,難以為繼。
這時,我就會在這些文字下劃上紅線,再讀一遍。這樣一來,有時僅僅一頁內容就會讀上三四十分鐘。
我認為讀書本該如此。一目十行地草草閱讀通俗易懂的書籍,絕對無法掌握其中真諦。
一本好書中蘊藏著許多感人至深的金玉良言,反復閱讀這些內容,即使一天只讀一頁,只有把書讀深讀透,才可能成為自己的東西。
從年輕時我天天就這么努力。所以我才會把自己的前半生歸納為“不斷提升理念的每一天”。
P(Problem問題):回顧、檢點自己一天的行為是否符合正確道
當一天結束后,回顧當天自己的所作所為,并進行反省。這點非常重要。
“今天有沒有讓別人感到不快;今天有沒有對人態度冷淡;今天有沒有表現出傲慢;今天有沒有做出卑劣的舉止;今天有沒有自私自利的言行……”
需要像這樣回顧自己一天內所做的事,以確認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符合“人間正道”。
如果自己的言行舉止中存在需要反省的地方,那么不管是多么小的事,都必須改正。
T(Try嘗試):今天勝過昨天,明天勝過今天
在每天的工作中,要經常帶著“為什么”的疑問,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這一點很重要。
不管什么工種、什么工作,都要相信有進一步改善改良的余地,“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好”,反復鉆研創新。
不滿足于今天的工作,哪怕是微小的改善改良,都要積極去嘗試,不斷積累。這樣每個人的小小的創意改進積累起來,就能帶來巨大的進步。
03
總結最后,總結一下: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你的工作方式。你的工作方式,決定了你一生的成就。
如何改進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首先,你要學會專注,以有意注意磨煉這種能力;其次,你要以結果為導向,用日報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事后,你要進行復盤,不斷精進,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周而復始,堅決執行。相信,你會迎來更快的成長。

上一篇:東方甄選分紅,發7.75億紅包
下一篇:華為的客戶經理如何搞定客戶?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
考察公開課推薦
- 2025年公開課考察計劃
- 2025年11月24-25日 對標阿里巴巴&抖音&網易 學企業出海營銷實戰
- 2025年8月21-22日 考察領軍企業出海秘籍 對標華為、聯想、傳音 出海實戰案例
- 2025年5月12-13日 中國企業出海營銷的制勝之道 考察美的、名創優品、希音
- 2025年7月12-13日 北京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京東 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3月28-29日 上海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2月21-22日 深圳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4月21-22日 揭秘品牌背后的創新營銷密碼 對標小紅書、抖音、瑞幸咖啡、東鵬特飲
- 5月19-20日 對標上海星巴克、東鵬特飲、霸王茶姬、泰山原漿 學習智慧零售打造
- 2025年4月28-29日 走進北京阿里&智譜&京東&華為 對標AI賦能企業增長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