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成在线免费,99精品在免费线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羞羞视频免费网站日本

陳春花最新訪談:企業由經營者的器量決定


2015-03-23 13:31:36   來源:   點擊:
周末在深圳和正和島企業家聚會,酒過三巡,我拋出一個問題:老板私底下總抱怨團隊跟不上,對的人招不來、留不住,問題究竟出在哪兒?有位老兄夠直率,一語概之:中國企業家太摳了唄!一個令我滿意的回答。參與和
周末在深圳和正和島企業家聚會,酒過三巡,我拋出一個問題:“老板私底下總抱怨團隊跟不上,對的人招不來、留不住,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有位老兄夠直率,一語概之:“中國企業家太摳了唄!”
 
一個令我滿意的回答。參與和主持私董會的經歷告訴我,老板一上來提出的問題多為業務問題,怎么O2O轉型,怎么開展新業務,銷售額如何翻番等等;往深里挖,往往變成了團隊問題,人不給力,再對的戰略也實現不了啊;為什么人不給力?挖到最后,癥結通常歸于企業家內心,原來,是老板內心深處鮮血淋淋的自私和虛榮心在作怪……
 
于是漸漸說服自己:驕傲、自私,乃人性固有的弱點,老板能克服人性的弱點嗎?通常不能!因此,在商業的歷史長河中,平庸之輩永遠是大多數,而佼佼者總是少數。
 
近日和新希望六和集團聯席董事長兼CEO陳春花老師一起晚餐,落座后我就把這個邏輯一股腦端出來,陳老師聽完沒作回應,輕聲細語地講起資本市場最近發生的一件事:
 
一家行業龍頭企業的市值被行業老二逆襲,行業老二的老板祭出一記狠招,以極便宜的價格向管理層和骨干員工出售了近一億股股份,人們紛紛稱贊這位老板有胸懷,格局大,失去市值領先地位公司的員工也巴望自己老板來這么一手,但理性的商業考慮和領導者的不同風格,決定了這位老板沒有跟風。
 
“你怎么評判這兩人?行業老二老板的境界就一定比行業龍頭的老板高么?”陳春花反問。
 
我的思緒頓了一下,一口鴨血粉絲湯差點把我噎住。
 
 
我沒那么容易被駁倒,繼續聊人的問題:“為什么今天企業家都在抱怨頂用的人那么少,人那么難找?雷軍都要用80%時間找人”。
 
“其實沒有那么難。中國企業家很不好的一點,是經常忽略身邊的人,你花80%精力找人,干嘛不花80%精力培養人?我們總認為優秀的人在企業外,但我相信用一個好的機制,人可以從內部冒出來。”陳春花說。
 
只有兩種情況要從外面找人:一是拓展全新業務,二是事實證明老班底確實不能帶領企業脫離困境。陳春花認為即使是從外面找人也沒那么難,社會上有一定能力的人并不少,關鍵是彼此之間的信任能否建立,信任如果不能建立,能力是發揮不了作用的:“說句實在話,不是找人難,是建立信任難”。
 
問題來了,中國企業家為什么信不過管理者?黃鐵鷹老師有一篇文章《別讓員工在你的眼里看到丑陋》,認為老板也是人,是人就很難克服人性中的驕傲,比一般人更敢承擔風險的老板對自己能力高度程度就更大,認為下屬不僅能力不如自己,道德水平也不如自己。
 
黃鐵鷹認給出的藥方是企業家人格的修煉,那些真正成功的企業家都走過了一個從具有強烈驕傲意識的自然人,成為一個學會仰視下屬的企業管理者。“當你真正謙卑地仰視下屬時,你將會發現這些平凡的人開始做出不平凡的事”。
 
直戳老板們心中不敢直面的自我,黃鐵鷹的視角讓我著迷。
 
接著,陳春花開始“反追問”了。
 
 
“每個人是不是都有局限性?”
 
我說“對啊,不管他多英明偉大”。
 
“一個人的價值觀在20歲基本定型,除非遇到人生重大挫折才有可能改變,對不對?”
 
我點頭稱是。
 
“所以關鍵的問題不在于人的局限性,在于一定要相信每件事可以通過把資源要素、人的需求以及人內在秉性組織起來,可以共同解決。實際上你不遇到人生重大磨難也可以成功,這就是管理的作用。非要突破自身局限性,太難了,那得多大的毅力啊。”
 
原來,陳春花認為問題的根兒不能歸結于人性,而是我們不懂管理:
 
“商業中信任的建立其實比生活中更簡單,就是取決于績效。我剛到新希望六和時,公司業績不好,員工抱怨老板不信任他們,我說如果沒有業績,你不可能有尊嚴,憑什么讓老板信任?老板信任下屬的前提是下屬拿出業績,如果你能幫老板拿出業績,老板憑什么不信任你?”
 
“業績好壞是信任的原因,還是結果?”我問。
 
“信任不是一個因果問題,是認識論問題。因果是本原論問題,就是一定要知道到底是蛋生雞還是雞生蛋。而認識論是說雞有雞的特點,蛋有蛋的特點”。
 
頓感自己有思維缺陷,聽陳春花接著講:
 
“信任正是這樣,從下屬角度講,要老板信任就必須有績效,有績效才會有信任;從老板角度講,一定要先信任下屬,下屬才能產生績效,至于判斷老板是否信任下屬,只看是不是對下屬授權,是不是把資源和激勵給到位。”
 
我讀出了陳老師的潛臺詞: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張維迎對商業行為和宗教倫理做過一個比較,二者基本假設相同,人是自我中心的。宗教邏輯和市場邏輯最大不同是,宗教的邏輯通過改變人心來達到善的行為,而市場的邏輯不想改變人的心,而是規范人的行為,以利人之行實現利己之心。
 
話聽起來挺繞,市場邏輯負責商業行為,宗教邏輯管世道人心,現實中我們也確實容易把兩個邏輯混為一談。陳春花自問自答:
 
“商業邏輯是什么?趨利避害。生活中人與人交往邏輯呢?互利互惠。如果二者拎不清就很麻煩,討論商業行為,不能用生活中人際交往的邏輯,那不成了兩套標準?”
 
比如任正非提出“管理的灰度”,人們就特別容易從道德層面解讀,解讀成不講是非,無原則。其實灰度是指高層管理者做決策時,復雜性多過剛性,顏色分布上從白到黑中間有250多種顏色都叫灰色,統稱為“灰度”。
 
陳春花給出結論:“從人性角度討論商業,我認為是個偽命題。因為如果你是一個職業人,你的身份和角色已經決定了你必須按照你的角色去發揮你所有人性的部分,比如說你首先要承擔責任;其次對你擁有的資源、權力要有一顆敬畏的心,不能濫用它;第三你一定要對所有下屬的成長負責。
 
如果你偏要任性一把,非得活出一個‘我’來,這個思考本身是錯誤的。一定要記住在組織中最重要的是角色,而不是本人。你必須勝任這個角色才是關鍵,只有符合角色的要求,組織才會接納你。所以我很少簡單去討論人的問題。”
 
當晚我們交流了三個小時。
 
我問陳春花,飼料行業這么不景氣,新希望六和“如何既要轉型成功又保持當期盈利”?她說時間解決不了就交給空間,空間解決不了就交給時間,反正總能解決;
 
聊到公司怎么“開會”,陳春花強調開會必須有決定,因為管理的核心不是對錯,而是共識;
 
陳春花還從剛被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同時錄取的女兒談起了“信任的秘密”,從《老人與海》講起命運、運氣和自我激勵;
……
 
獨家干貨我會在另一篇文章呈現。最讓人嘆服的是陳春花把商業和人性看得通透,觸動最大的則是何為“正確的思考能力”。她在一本書中這樣說:
 
“我希望看到這樣的學生,不是因為他的出身,不是因為他天性上的優越,不是因為他聰明,更不是因為他具有什么樣的地位和財富,而是因為他深刻地反思,透徹地理解問題,由心而出的答案,明確而堅定的信仰。
 
我也喜歡與那些成功的企業為伍,因為它們不受環境的影響,不為外界所困惑。特別是在低迷的時候,大部分人很難獲得成效,但總有一些人能獲得好的結果,其核心是具有正確的思考能力,而不受環境和周邊信息的干擾。
 
在生活和發展中,要想獲得進步,必須將既有的思考路徑轉換到新的思考方式上來,而悲哀的是很多人連思考的時間和思考的愿望都缺失。”
 
我反思自己,是不是把一些事情理解得過于簡單了。比如稻盛和夫一直強調“企業由經營者的器量決定”,他有一個著名的比喻:不管你主觀上想把企業搞得多出色,但“螃蟹只會比照自己殼的大小挖洞”。
 
多絕妙的比喻!我把這句話講給陳春花聽。
 
“一只螃蟹挖比自己殼大的洞干嘛?”她又問我。
 
“作為螃蟹,當然沒用了。”我說。
 
“一只螃蟹不正該這么想。”她說。
 
原來這個比喻不恰當啊。
 
真的不恰當?

上一篇:吳春波教授推薦:讓規則看守世界
下一篇:最新解密:華為的創新哲學與創新實踐

對標考察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