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民營企業家的獨白:我最反感的三種人
2015-06-30 09:29:18 來源: 點擊:
-
作者:孫大午(河北大午農牧集團有限公司監事長)
-
來源:大午集團(ID: DAWUGROUP)
相比這三類人,孫大午更喜歡和企業家打交道,他說在一個話語體系,思維方式也是相近的。
年輕的時候,我就好交朋友,曾自命“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樂于接待。后來搞了企業,才知道接待工作繁重,笑臉迎送,苦于接待。在日常接待中,我最反感的有三種人:
第一種人是一些政府官員。盡管他們在政府工作,但他們不懂法律,也從不相信什么法律,但他們卻常常自詡為法律的化身,來到企業之后,就反復“勸導”我“要遵守法律,要跟政府走。”那意思我之前各個部門打官司,就是跟政府對著干,就是違反了法律。
我辦企業三十多年了,就沒有見到過哪一個部門跟我講過法,更別說理,只有權力,只有壓迫,什么《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他們都不懂。他們可能隨時闖到企業來,或到老百姓家里檢查、搜查。如果依法行政,得有事由,有通知,有執法文書,亮出證件,查不出問題還要對后果承擔責任,不能擾民。可是這些道理是講不清楚的,他們的大腦里充滿特權意識,從來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任何不妥,即使打官司也解決不了問題。立法是他們,執法是他們,解釋權是他們,司法還屬他們,哪有地方去說理?我之前跟很多部門打官司,無非是想找個說理的地方,但我吃了很多虧。
對于這類官員,我是極其反感的。
第二種人是一些自以為是的專家學者。他們不接地氣,會忽悠,習慣給企業當顧問,習慣給企業家講課,習慣“指導”企業家怎樣上市、融資,習慣向企業家傳授賺錢的技巧。我感覺很可笑,誰聽這些人的話賺了錢?很多人聽了他們的話,企業都倒閉了!
很多企業家浪費大量時間與金錢,前仆后繼去聽這種“忽悠”,樂此不疲,回到企業卻需要正本清源,重新明確如何搞企業。比如說,我的兒子在清華聽課回來說,在西方人的企業里,是3個人干5個人的工作,掙4個人的工資,提高生產率。我說這是胡說八道,不要說3個人干5個人的工作,3個人干3個人的工作我都沒有見過,真正的企業里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蘿卜頂一個坑”的情況。精簡機構、減員增效全部是忽悠人的。我辦企業的體會是企業要養閑人,不養懶人,8個人的工作崗位,要有10個人干,因為要考慮休假的員工、生病的員工,必須有一定的余量,才能保證企業正常運轉。這才叫正常的搞企業。所以,我奉勸渴望求知的企業家們,如果聽課的初衷是為了鍍金還可以,但搞企業的真經從來不在課本上。
應該說,大部分學者的學識都停留在口頭上,并沒有得到實踐檢驗,或者說在檢驗中失敗了。他們給企業家上課,只不過是想賺些講課費,并不能教企業家如何搞企業。我真的無法發自內心地尊重他們。我接觸了很多學者大腕們,到企業來就說:孫大午,你應該這么著,應該那么著……說心里話,我很反感!
有位原人民日報的總編輯曾對我說“我們講課的那點兒東西都是從企業家那兒來的,我們只不過做個販子而已”。我認為這個人不簡單,我也因此尊重他。我最鄙視的是,有些人把別人的話變成自己說的,裝模作樣,沽名釣譽!
對于這些所謂的專家學者,除了反感之外,我還有點兒輕視。
第三種人是以朋友論交,自稱給我帶來好處的人。他們身上帶著智慧,身后擁有“資源”,聲稱就為我好!聽到這些話,我不知道別的企業家是什么感覺?反正我一聽,腦袋就大。有時候不想說太透,我會耐著性子聽,但更多的時候,我會直接打斷對方,反問:你什么都不圖嗎?如果什么都不圖,你跑到我這里找我干什么來了?搞慈善?學雷鋒?
還有一些人其實是來化緣的,但他一定要繞很多彎子,浪費別人的時間,透支別人的耐性!其實他不如直說,“遇到了困難,能不能幫幫我做點什么事兒”?這樣我倒是可以考慮支持。
這幾年大午溫泉發展得不錯,集溫泉泡浴、水上游樂、生態餐飲、賓館住宿、會議會展、旅游購物、療養保健為一體。因為服務性價比很高,很多人會托熟人關系到此開會,有時候我也會提供一些贊助,因為我也想認識一些朋友或者潛在客戶,但這種贊助的前提必須是我自愿。
一次,有人組織了一些企業家,準備來大午集團游學商訪。聯系人反復對我的秘書說“此行主要是推廣宣傳大午企業文化和展示孫先生個人魅力,參會的企業家是慕名拜訪。因為涉及到大午集團的企業形象,為防產生誤會,不敢不實情相告。”這話的潛臺詞就是“我在你這里開會,你管吃住,是宣傳你的企業,是你的榮幸。” 這種思維在社會上或許很正常的,一般企業都管吃管住,但我不能這樣“被思維”,又不是我邀請你來的。我對秘書處說,以后凡是這種情況一律回復:活動暫且擱置,大午先生活動繁忙,不便接待。”
后來為了避嫌,對于一些會前宣傳發稿,我開始疏遠或軟拒絕,不回應也不投稿。因為如果我在這種平臺上發稿了,就欠了人家的人情,而且我也沒必要借助這種平臺宣傳企業或個人。大午集團是個性很強、也很誠信的民營企業。國家有很多優惠政策,我們得不到,也不期望。我們沒有官府背景,也沒有貸款支撐,整合的都是民間資源,幾乎就沒有廣告費,靠的是踏踏實實搞實業和消費者的口碑,所以對于這種宣傳平臺,幾乎完全免疫。
對于自稱給我帶來好處的人,我不僅反感,還有些警惕。
相比這三類人,我更喜歡和企業家打交道,因為在一個話語體系,思維方式也是相近的。大午集團發展了三十多年了,我積累了一些搞企業的實際經驗,我歡迎企業家來大午集團參觀、交流,也愿意跟大家說說自己是怎么治理和管理企業的,我自信大伙兒會不虛此行。在我看來,即便是不提供經濟贊助,但我抽出時間和精力,把自己的企業實踐拿出來分享,也是一種思想層面的贊助。當然,我也愿意向大家學習,并結交真正的朋友。
上一篇:稻盛和夫和張瑞敏企業哲學背后的根本是“正三觀”
下一篇:騰訊的「互聯網+」體系到底是什么樣的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
考察公開課推薦
- 2025年公開課考察計劃
- 2025年11月24-25日 對標阿里巴巴&抖音&網易 學企業出海營銷實戰
- 2025年8月21-22日 考察領軍企業出海秘籍 對標華為、聯想、傳音 出海實戰案例
- 2025年5月12-13日 中國企業出海營銷的制勝之道 考察美的、名創優品、希音
- 2025年7月12-13日 北京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京東 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3月28-29日 上海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2月21-22日 深圳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4月21-22日 揭秘品牌背后的創新營銷密碼 對標小紅書、抖音、瑞幸咖啡、東鵬特飲
- 5月19-20日 對標上海星巴克、東鵬特飲、霸王茶姬、泰山原漿 學習智慧零售打造
- 2025年4月28-29日 走進北京阿里&智譜&京東&華為 對標AI賦能企業增長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