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馬云團隊在國家行政學院講課的筆記摘要
2015-09-16 10:14:07 來源: 點擊:
一、
互聯網是什么
-
如何看待互聯網
大眾對互聯網的看法
-
-
-
看不見
-
焦慮
-
崇敬
-
-
互聯網的使用可以與人類對火的使用相提并論。
隨著發展,互聯網變成所有人都離不開的國家基礎設施。
八達嶺高速
-
-
-
剛修建時,只是條便道,解決北京到八達嶺的通道
-
如今,是北京到西藏的通道,成為國家戰略
-
-
發展歷程
-
-
-
最早是通過PC把世界連在一起
-
如今是通過手機把人們連在一起
-
物聯網是把今天還不在網上的東西,連接在一起。
-
未來,人的身體和大腦一定會和互聯網連接在一起
-
-
-
沉淀下來的大數據
-
互聯網公司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黑暗
-
只要有基礎設施就會有數據,如同走路會留下腳印,使用互聯網就會把數據“沉淀”下來。
淘寶不是一個消費的地方,而是了解人們消費能力、生產能力的地方。
淘寶最大的貢獻,就是把中國消費者的習慣留在了中國的公司里。
-
數據Vs信息Vs智慧
-
馬航370事件
-
飛機跟衛星的握手信號(ping),是數據告訴我們飛機去了哪兒,而非信息。
-
-
阿里巴巴
-
海關要知道進出口情況,需要客戶報關。
-
阿里巴巴可以通過詢盤情況,預測未來一年的市場變化。
-
要相信感冒的流行,是相信在淘寶上買的口罩多了(數據),還是去醫院的人多了(信息)。
-
-
數據的功能
-
不是給出結論,而是提出問題。
-
過去拿數據都是為了證明領導的想法是對的。
-
-
不是發現看不到的世界,而是解釋已經發生的事情。
-
不是僅僅是提前3-5分鐘告訴我們要發生的事情。
-
-
-
數據開放
-
把現有數據開放不會產生競爭力,只有把數據變成基礎設施提供公共服務才行。
-
云計算
-
講“云”多,講“計算”的少。
-
“計算”是公共服務,是核心。
-
-
-
未來互聯網
-
我們生活在以“硅”為帶動的時代在過去,互聯網帶來影響會使得“硅”的影響下降。
-
硅谷的重要不在“谷”,而是“硅”給技術和時代帶來的變革。
-
要讓互聯網成為基礎設施,數據成為生產資料,計算成為公共服務。
-
二、
互聯網經濟與中國
-
互聯網經濟
-
過去用電、煤來看經濟的好壞,今天要用數據的好壞來看經濟的好壞
-
互聯網發明不在中國,但通過互聯網影響世界會在中國,特別在偏遠的地方。
-
美國IT太強,既得利益太多,發展電子商務非常難。
-
今天用阿里云計算的流量是大約100個Facebook,中國的中小企業加起來在能量上也是差不多100Facebook,但能量遠遠沒有釋放出來。
-
馬云的講課筆記摘要
三、
我和阿里
-
現在是從IT到DT的時代
-
我們在中國稱之為外資公司,在美國稱為中國公司,在臺灣稱為陸資公司。
-
我不認為未來有專家
-
經濟學家對經濟的預判,我是不同意的
-
最先知道市場的是企業而不是經濟學家
-
經濟學家是通過數學模式、過去的數據推算未來的。
-
越是經濟學家的話,越是聽不懂。
-
-
阿里人的出身
-
我們的團隊,老師多還有警察出身的。
-
老師出身的人是對未來有理想的。學生是沒法挑的。
老師最大期待是學生超過老師;最頭疼的事情,是學生被雙規和破產。
正是因為我不懂技術,才帶有崇敬之心、敬畏之心,才更關注用戶。
不是需要經驗的,是對未來學習的能力,對未來樂觀,擁抱改變。
-
我們的想法
-
如果很多人把我們當作攪局者,那我要說攪局今天才剛剛開始。
-
政府部門總是思考如何去影響市場,但實際上是某個角落中的想法,影響了世界。
-
-
培養企業家
-
我們在培養企業家,不是教他們怎么成功的,而是教他們別人是怎么失敗的?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
失敗都是相似的,成功的人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成功。
商場上最重要的是不死。商場的人,活著的就是成功;如同戰場的人,回來就是成功。
一個人成為行業最頂尖的人,不是需要他對行業的經驗了解,而是不斷的學習能力,對未來樂觀的精神,不斷的改變自己,需要對未來敬畏,對社會感恩。
生意人Vs商人Vs企業家
-
-
-
生意人:有錢就干
-
商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
企業家:參與社會發展,甘當社會責任
-
-
四、
阿里在思考什么
-
人類過去是按照經驗傳遞的。現在隨著互聯網,隨著人類知識的積累,世界變得越來越危險。
-
要對過去感恩,對現在努力,對未來堅持
-
阿里巴巴不做帝國,只尋求合作,為中小企業服務。
-
我們為什么做
-
理想主義使命感驅動的公司
-
外資企業外國照顧,國有企業國家照顧,中小企業沒人照顧,
-
如何建立生態系統,幫助小企業成功
-
如果一個業務對小企業沒有用的,就forget。
-
-
-
如何能活到102年
-
兩個愿景
-
企業活80年,成為世界10大網站之一。
-
-
給團隊的目標越明確,越有可能實現,而不能是概念
-
百年企業是個概念,阿里巴巴要做102年,1999年2月21日成立到2101年,橫跨三個世紀。
-
我們的戰略思考,就是要為“102年”有好處,關注未來,關注文化、組織、技術、產品的積累
-
-
到底解決了什么問題
-
今天不斷問自己:什么機會可以讓我們活5-10年
-
靠冒險精神搶的機會,很難,也無法長久。
-
今天做,明天就有效果的事情不做
-
企業必須解決社會未來的問題。
-
五、
阿里是干什么的
-
8大板塊
-
6個現業務
-
電子商務
-
阿里巴巴淘寶
-
-
互聯網金融
-
阿里螞蟻
-
-
智能物流
-
菜鳥
-
-
大數據云計算
-
阿里云
-
-
跨境貿易
-
跨境貿易
-
-
中小企業廣告平臺
-
-
未來的世界問題2H:
健康和快樂
-
-
-
健康
-
未來中國最大的麻煩是什么
-
因為今天的環境問題,影響的是未來的健康
-
阿里沒有健康專家,但有責任和理想
-
要未來的健康,醫院和藥廠不能越來越多,要提前預防。
-
非人性化的檢查處方診斷流程,機器比(無良)醫生做得更好。
-
-
體育
-
如何改變中國教育體制,從娛樂開始
-
中國的“教”是很好的,“育”很爛。
-
-
-
-
智商是教出來的,情商是磨難出來的。
中國單打獨斗都很好,合作起來的都是問題。
今天獨生孩子的家庭,不在體育上做文章是不行的。
孩子不會合作無法跟團隊、跟未來合作。
-
-
-
未來中國需要:體育精神、合作精神、娛樂精神、
-
在中國懂足球少說500萬,找個不懂足球的人搞足球,才搞的好。
-
體育不是事業(政府),文化不是產業(商業),體育是經濟,是娛樂化的
-
-
-
愛業才能成功
-
真正愛好自己做的事情的人,才會成功。
-
英雄
-
-
-
美國的英雄是活著的
-
中國的英雄是死了的。
-
-
美國的戰略布局
-
-
-
白宮:國家戰略
-
-
五角大樓:軍事戰略
好萊塢:價值體系
硅谷:技術標準
華爾街:金融標準
不懂技術反而是強項,才會更尊重人才和技術。
老板就是要判斷靠不靠譜,靠譜就堅持干。
-
互聯網金融
-
緣起
-
美國沒有互聯網金融,因為金融太完善,IT太發達。
-
中國金融不完善,才有互聯網金融。
-
互聯網金融是我編出來的。金融需要攪局者。
-
-
金融是基于數據和服務的。
-
金融監管與風險防范
-
大部分的壞人都是聰明的。
-
我們必須適應一個沒有隱私的時代。
-
手段
-
過去是設卡管理
-
今天是行為管理
-
進入數據時代,電腦不在乎你一個人的隱私,只在乎你的行為。
-
異常行為報警
-
輸入密碼速度變慢、異地登錄,都會被捕捉。
-
淘寶上買商品,反恐預警。
-
-
阿里巴巴不管你身份如何,只通過行為來判斷。
-
-
互聯網金融沒有數據+強大計算能力+完善的監控體系,是要闖禍的。
-
-
風險防范
-
阿里巴巴神盾局
-
如果做測試,支付寶就沒有出過事情。
-
每天要經受三四千萬次黑客攻擊。在攻擊過程中建立強大的對抗力量。
-
-
-
支付寶
-
達沃斯論壇上收到鼓勵:領導力就是對未來的擔當。堅定信心,干出支付寶。
-
初創期
-
每三個月向央行寫一份報告。
-
余額寶初創時期,監管部門3-5天就要查一次。
-
-
現在
-
每天交易筆數1億3千萬筆,比銀聯大2筆,20個月超過Visa
-
可以貸1塊錢,1分鐘。
-
芝麻信用
-
27國家給發簽證
-
-
-
發展
-
美國是萬事達和VISA來控制世界金融的。
-
支付寶的使命是跟現金競爭。
-
未來的一般等價物也有可能不再是貨幣,而是基于大數據的信用體系。
-
因中國獨特的市場環境,中國是最有機會的
-
-
-
-
-
云計算
-
阿里云計算是世界三大計算公司之一(谷歌、蘋果)。
-
今天發展大數據云計算,沿海城市阻力最大。
-
云計算的突破是市場逼出來的。
-
每秒鐘80萬人使用。
-
淘寶雙11時1700萬人沖進淘寶。
-
-
做云計算BAT三家一起啟動
-
阿里認為未來計算能力是根本。
-
我是因為未來云計算很重要
-
過去幾派討論,完全沒聽懂,只知道是好東西很重要,堅持搞,其他兩家shut down了。
-
技術員認為云計算重要,就都從BT到阿里了。
-
技術員想干是關鍵,觀念的差異好處理。不能只有老板想干,技術員不想干。
-
-
數據分析人才,現在非常稀缺。現在有的是IT分析人才。
-
六、
阿里怎么管理的
-
阿里銷售額3萬億人民幣,今年超過沃爾瑪
-
阿里不輕易雇人
-
淘寶天貓共8000人,沃爾瑪2萬多人
-
加1個人,銷售額增加1個億
-
輕易加人,組織就不會在產品和技術上做文章,下功夫
-
組織創新比產品和技術創新更艱難。人不能進,績效要翻翻,就倒逼組織變革。
-
2006年原計劃增加8000人,后來只計劃加200人,最終減少200人。
-
-
抓住年輕人
-
80后的人(互聯網時代)有15億人,要求參與更多,未來有30億以上的互聯網時代的人需要不同管理和引導方式。
-
改變成功人士很難,現在要搞定未來想要成功的人。改變年輕人,改變父母。改變知識架構,改變未來。
-
-
互聯網時代的組織架構
-
要思考什么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要關注組織關系的架構。
-
一片善心,可能會把一個行業搞壞了。
第一次工業革命:釋放體能
-
-
-
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
-
商業組織架構:工廠
-
-
第二次工業革命:能源革命
-
-
-
結果:第二次世界大戰
-
商業組織架構:公司
-
美國的鏈條戰略
-
-
-
第三次工業革命:開放思想
-
-
-
商業組織架構:平臺企業
-
谷歌、蘋果、facebook,阿里
-
-
前30年:互聯網
-
后20年:借助互聯網,改變傳統行業
-
-
軍隊的組織一定是未來商業的組織
-
-
-
二戰時,是師團的作戰
-
越戰時,是千人戰斗小組
-
現在是特戰小組+強大技術保障
-
-
科技時代是用最靈活、創新成本最低、去中心化的組織,以文化不同、人才不同創造新公司。組織創新推動人才和文化創新。
七、
科技創新戰略
-
電子商務
-
中國與美國的差異很大
-
過去
-
沃爾瑪時代,標準化、規模化、資本化,強化B2C
-
-
現在
-
標準化、規模化、資本化,現在成為阻礙創新的制約。
-
現在是C2B,按需定制,大規模柔性生產。
-
阿里賣貨的目的是獲得數據。
-
上一個世紀,人當機器。現在是機器當人。過去機器吃電,現在機器吃數據。
-
-
未來
-
個性化是未來的需求,一條流水線,做出5000件不同的衣服
-
物流的發展,會顛覆現在的城市布局
-
完善完整的商業流動系統+組織文化、人才創新
-
-
-
人與機器
-
每一次技術革命比前一代創造的就業機會更多,只是要求的人的素質越來越高
-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將會給政府提供更準確的數據,
-
人類超過機器的是情商、勇氣、價值體系。
-
-
經濟發展
-
過去招商是7通一平,現在要靠現代物流、數據、金融服務。
-
相比世界各國,中國經濟政策、招商政策的優惠已經很了不起了。
過去三駕馬車:出口(馬車)+投資(馬車)+消費(牛車)
-
-
-
消費
-
消耗
-
浪費
-
-
-
中國是必須拉出13億人的需求。
大數據只需要光纖,不需要道路。
今后的路,是數據之路,信息之路。
多大規模的數據服務是哪提供的,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標準。
-
企業家
-
企業家是社會中特殊的人才和資源。做企業不是簡單的事情。
-
企業家是社會經濟中的科學家,是特殊資源。
-
兩創
-
兩創很偉大,但100家公司,95個不知道怎么死,4個看著死,1個勉強活下來。
-
兩創,在今天不做好準備,未來會死掉很多企業,會非常麻煩。
-
-
八、
未來戰略方向
-
全球化
-
前20年
-
全球化是美國化
-
中小企業沒有得到很多好處
-
WTO
-
以大公司主導的貿易規則輸出,加速了中小企業的滅亡。
-
各國建立的組織,企業跟進。國家的摩擦,讓企業很麻煩。
-
-
-
未來20年
-
EWTO
-
為小企業的全球化
-
建立未來世界新型貿易規則
-
-
全球化=互聯網+電子商務+現代物流+互聯網金融
-
互聯網銷售阿里最大,全美最大。
-
-
一帶一路受惠的是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或者說“一帶一路一網”更靠譜
-
管理越嚴謹,服務越周到,創新越完蛋。
-
-
農村
-
過去農村信息化不可能,現在人手一臺手機
-
農村的電子商務將有大發展。
-
-
云計算大數據
上一篇:鄧德隆喊話雷軍:“小米再不回歸初心就很危險”
下一篇:中集學院院長張衛紅解讀領導力:一個好的領導到底什么樣?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
考察公開課推薦
- 2025年公開課考察計劃
- 2025年11月24-25日 對標阿里巴巴&抖音&網易 學企業出海營銷實戰
- 2025年8月21-22日 考察領軍企業出海秘籍 對標華為、聯想、傳音 出海實戰案例
- 2025年5月12-13日 中國企業出海營銷的制勝之道 考察美的、名創優品、希音
- 2025年7月12-13日 北京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京東 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3月28-29日 上海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2月21-22日 深圳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4月21-22日 揭秘品牌背后的創新營銷密碼 對標小紅書、抖音、瑞幸咖啡、東鵬特飲
- 5月19-20日 對標上海星巴克、東鵬特飲、霸王茶姬、泰山原漿 學習智慧零售打造
- 2025年4月28-29日 走進北京阿里&智譜&京東&華為 對標AI賦能企業增長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