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8歲遇到更好的自己之六部曲
2018-04-07 09:16:31 來源: 點擊:
(1)生
央視的主持人曾問雷軍,誰對你影響比較大。他說大一時看了一本叫《硅谷之火》的書,讀了喬布斯的創業故事后,樹立了一個“偉大的目標”:做一個不同尋常的人。他當時描述年少這段回憶時露出十分羞澀的笑容。金山上市后雷軍可以說功成名就,出來做天使投資,最后還是決意再創業,喝碗小米粥就拉開序幕的創業故事流傳甚廣。雷軍表面看上去謙和,甚至有些靦腆。而他面對事業的那份執著堅定以及強烈的企圖心尤為鮮明,最終能夠召喚七條“神龍”:聯合創始人周光平、林斌、黎萬強、 黃江吉、洪鋒、劉德,再加上后來加入的王川,也足見雷軍不凡的領導力。 勤奮更是他的標簽,沒創業前就有“中關村勞模”稱號,至今,高級副總裁祁燕談到雷軍還說,即使小米做到了今天的規模,但他還是每天都晚上一兩點才下班,中午飯是三四點,晚飯是十一二點。
(2)飛
雷軍說過“當臺風來的時候連豬都會飛”,而使這句話名聲大噪,同時也產生了諸多誤解,更多人關注了“臺風”而忘記“豬本身”。小米確實曾經一飛沖天。這家2010年4月成立的公司,2011年8月才發布了自己第一部手機,但在它身上發生了太多不可能和讓人記不清的世界紀錄,它是從創辦開始最短時間做到估值100億美金的公司,最短時間突破100億美金營收的公司……它沖得太快太猛,創造了現代商業史上的成長奇跡。這期間,雷軍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成為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很多人開始忍不住稱他雷布斯。
短短成立三四年,2014年小米坐上了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成為中國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商。當年年底的新一輪融資,使得它成為最短時間達到450億美金估值的公司。此時,不是國內,而是全世界范圍內,小米當之無愧成了獨角獸養成記里最熠熠發光的那只。
1851年5月1日,世界史上的第一次博覽會在倫敦開幕,前來剪彩的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站在水晶宮表達自己的興奮:“榮光、榮光、無盡的榮光。”那時的大英帝國史無前例的昌盛和強大。
從接下來的兩年來看,小米帝國的如日中天似乎卻被定格在了這個讓它一騎絕塵的年份……
(3)落
2015年剛過一半,當小米才賣出了3470萬部手機時,大概知道基本不可能完成預計的1億部目標了。隨后,小米后勁不足和正在走下神壇的言論不絕于耳。到了年底,小米連中途下調的8000部目標也化為泡影,雖然年底超過7000萬部的量讓它仍是國內第一,而華為卻率先突破了1億部手機的全球出貨量……2016年的開年,雷軍所說的“去KPI和開心就好”無疑只是亞歷山大的暫時掩飾和無奈的自嘲。這年的下滑來得更猛烈,超越小米的不止是華為,還有步步高系的雙子星,OPPO和vivo,小米第一次直接跌出了全球前五。唱衰小米的文章和報道漫天飛:《讓我們準備祭奠小米帝國》、《小米深陷“中年危機”,它如何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出貨量斷崖下跌背后,小米正在終結所謂“互聯網思維”》、《手機銷量一落千丈,小米公司深陷困境》……雷軍極少再出現在公眾視野,這兩年無疑是小米很難過和很煎熬的兩年。
與創業前三年的激情澎湃、意氣風發和無數個第一的光環相比,你被別人趕超了,你下滑了,就好像你真的“輸”了。
(4)渾
雷軍不止一次公開場合談到,人們普遍真正看明白小米模式,可能需要15年。這是一種孤獨。對一家年幼的明星創業公司,不理解背后一定伴隨著不包容。沖上天時容易被神話,把其互聯網模式奉為圭臬,一旦有下滑,缺點亦易被放大。
小米當年出來就用互聯網的玩法顛覆行業,第一部手機就以接近成本價定價1999元,因為便宜,一直被冠以屌絲定位,成了low的代言詞。隨著高性價比成為趨勢,我們也越來越發現低價有時并非與消費升級背道而馳,消費升級絕非只是價格的升級,不是賣的更貴,而是消費開始成熟起來,品質更高但價格回歸到更合理的位置上去,再有錢的人都會喜歡良心定價的產品。
雷軍提過“推動中國制造業進步”的夢想看似豪言,但在其創業初期確實干掉了山寨機,推動了全行業進步,直接加快了中國移動互聯網進程。
小米2015和2016年的挫折不是偶然,是必然,除了他們供應鏈在手機交付上出事等等企業內部問題,最核心的在于沒有捕捉到一個重要的商業信號,阿里開始投資蘇寧時意味著線上的瓶頸已經出現。手機電商之王小米坐實很多年,只是在電商如此蓬勃勁猛的情況下,中國電商占整個商品零售總額也只有10%左右,手機行業更大一些,也就20%左右。雷軍他們不得不承認過去犯的最大錯誤之一就是忽視線下。第一批智能手機換機潮,小米早期主要影響的是一二線城市熟悉互聯網的人群,而它的天花板是根本接觸不到另外80%的購買力,他們線下渠道的布局至少晚了一年 。隨后他們開始進行了找明星代言和快速布局小米之家的補課行動。OPPO、vivo除了品牌傳播、渠道分銷等等做的不錯外,他們也是也趕上了大風口,就是遭遇三四線市場換機潮。
最初關于小米的討論還是基于簡單把其當做手機制造商的定位來說,比如說它不聚焦和專注,成雜貨鋪了,不符合定位理論等等。雷軍說因為我們是一個新物種,所以你沒有辦法定義這家公司是什么。后來把它簡單總結成一句話:小米是手機公司,也是移動互聯網公司,更是新零售公司。當然,他們一直還想做 “科技類的無印良品”,后來做了生態鏈后就真成了自帶供貨商的“精品商店”,供貨商就是他們自己和眾多生態鏈企業。他們自己的通路里基本就賣三類產品:小米品牌的產品,米家品牌產品(2016年創立米家品牌),剩下的就是非小米非米家但是生態鏈企業生產的產品。
(5)起
2017開年,雷軍說小米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后來發布第二季度手機出貨量 2316萬臺,環比增長70%,這讓小米開始重返全球前五,尤其是在第四季度,小米居然有96.9%的同比增長,成為全球第四,這是在全球市場整體下滑 6.3%的大環境下,它也是前五陣營中唯一保持增長的。小米在老本行上重振旗鼓,這絕對是讓雷軍們重拾信心的關鍵。
但是還有兩個亮點不得不提,一個是小米之家,一個是小米生態鏈。小米這兩年最大的創新應該是小米之家,因為它把線下實體店干出了電商的效率。 截止2017年年底,小米已經開出了230多家,關鍵是坪效高達27萬元,據說是世界零售店排名第二,僅次于蘋果, 也就是平均200多平米的小米之家,一年營收就有六七千萬,最高的能上億元。什么概念呢? 這個數字相當于相當于1.5個國美或蘇寧的四五千平米的大店。另外用3年時間,小米生態鏈孵化出了77家生態鏈企業,而至今,這個數字已經快接近100家,其中55家發布了產品,大概有24家是破億的,有7家是過10億。期間還伴隨著很多隱性的戰績,比如手環干到了世界第二,小米移動電源銷量世界第一、凈化器干到了中國第一等等。
這次,小米不僅要制造優秀的產品,還會批量制造優秀的創業公司,小米已經有了一個竹林公司的大雛形而不是一棵松樹般的公司,小米開著它的戰列巡航艦整裝待發了。可以看到小米眼睛一直盯著繼傳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后的 IOT (物聯網)時代的巨大機會,要做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孵化生態平臺。2017年年底公布最新數據已經是連接的聯網設備超過8500萬,日活超過1000萬臺,設備種類超過800種。
雷軍2017年初定的千億目標,居然提前了2個月完成,也就是2017年10月小米成立7年后正式進入千億俱樂部, 據說華為用了21年,蘋果用了20年,阿里、騰訊用了17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
(6)本
雷軍曾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銷量下滑之后能夠成功逆轉,除了小米!”,雷軍把這次逆轉認為是一次價值觀的勝利。他反反復復講過太多遍的價值觀,一是始終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一是始終堅持和用戶交朋友。
小米當年靠一個低價但品質還不錯的手機產品獲取了億級用戶的積累,手機是他們的戰略性連接產品,他們也借上時代的“勢”, 第一個“勢”是智能手機的爆發性增長,趕上了移動互聯網的第一波換機浪潮,這個為它創造了一個大需求的市場,有了積累大量用戶的可能。為何今天整體手機行業都在下滑,很簡單就是因為全中國基本完成了智能手機移動端的遷徙,這個行業不可能再爆發性增長。第二個“勢”是社會化媒體的快速崛起,當年的微博、論壇、QQ空間等,這些給了小米快速免費連接用戶的載體。
但連接用戶只是第一步,和用戶交朋友可不是靠勢,靠的是日積月累點點滴滴的運營和關系深化來建立信任。這里面很多秘密都藏在小米社區,以互聯網最低的組織成本,讓用戶參與進來的機制,以及怎么靠不斷的活動和事件來運營用戶關系……小米社區仿佛是小米的客廳。就像劉德去美的時和美的老總方洪波聊天時說的話一樣,劉德說小米有2億活躍用戶,方總說他們有3億用戶,還有電話號碼,劉德一看電話號碼還是六位的,說這沒價值,最重要的是有活躍用戶,而活躍用戶跟傳統用戶有什么不同呢?活躍用戶就像他們都坐在你家的客廳里,傳統的用戶是散落在大街上,你把他們call來的成本一個很低一個很高。
小米之家也好小米生態鏈也好,不過都建立在小米龐大用戶池的底座之上。小米之家為何有如此之高的坪效?本質是小米線上流量溢出,線下接住的結果。小米前期那么多年的線上耕耘,一直沒有做線下,而突然一個城市開家小米之家,積蓄的線上流量自然要到線下去互動體驗。挑戰是門店密度變高后的效率問題。
小米生態鏈體系成就了那么多億級俱樂部的初創公司,實現如此多的“單品海量”,小米除了輸出供應鏈、資本、方法論外,最關鍵的是輸出什么? 顯然是他們共用了小米的通路,而小米的通路上黏著的是小米2億活躍用戶的購買力。其實小米生態鏈體系內的產品也會進一步反哺小米的用戶池,比如蘋果的手機用戶可能會購買小米的家庭智能硬件。小米最初的以17——35歲的理工男用戶群得以很好地擴展。
小米為什么什么都能賣?注意,什么都賣不等于什么都做,只是在他們的通路里賣。小米的億級用戶量如果只賣手機這么低頻的產品符合邏輯么?像我就是三年才換一次手機的人。但是小米流量的紅利,就是他們最初獲取小米億級用戶量的紅利如何收割?小米生態鏈創始人洪華對有人說小米成雜貨鋪的回應其實早已道破了天機:“說小米是雜貨鋪的人是不理解小米的模式。我們也聚焦,只不過我們不聚焦在產品上面,我們是聚焦在用戶上面,這是小米模式的根本。”
2018年4月6日小米8歲,有無數用戶留言祝福,其中有一條是這樣的:祝小米生日快樂,72年后你我一同過八十大壽……
這個8歲應該是小米遇到更好自己的時刻,因為經歷過高空的跌落,跌落后的爬起。走到今天如果沒有逆境,只有順境,絕不會有未來的堅實。小米最大的財富還是它的用戶。小米2017年的逆襲、小米之家和小米生態鏈、小米什么都能賣的邏輯都因為小米是一家有2億活躍用戶的公司,小米模式的底牌就是小米連接用戶、運營用戶關系、獲取用戶的信任的能力。 從這個層面上講,小米這家公司是這個時代需要學習的對象,它率先掌握了新商業的運營邏輯。
只是在數字化時代,太多企業還對連接用戶,經營用戶關系沒有概念,也無從談起建立數字化世界的跟用戶溝通的渠道和服務方式,以及用更有效率的方式來運轉滿足用戶需求的運營體系。他們大都還一直按照過去的經營邏輯,賣一個產品用戶買完走了,交易完成關系結束,用戶一次一次散落,沒有系統性修建自己的用戶管道,積累用戶關系資產!
上一篇:陳春花:什么決定公司的未來
下一篇:在華為做HRBP,需要什么素質和能力?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
考察公開課推薦
- 2025年公開課考察計劃
- 2025年11月24-25日 對標阿里巴巴&抖音&網易 學企業出海營銷實戰
- 2025年8月21-22日 考察領軍企業出海秘籍 對標華為、聯想、傳音 出海實戰案例
- 2025年5月12-13日 中國企業出海營銷的制勝之道 考察美的、名創優品、希音
- 2025年7月12-13日 北京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京東 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3月28-29日 上海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2月21-22日 深圳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4月21-22日 揭秘品牌背后的創新營銷密碼 對標小紅書、抖音、瑞幸咖啡、東鵬特飲
- 5月19-20日 對標上海星巴克、東鵬特飲、霸王茶姬、泰山原漿 學習智慧零售打造
- 2025年4月28-29日 走進北京阿里&智譜&京東&華為 對標AI賦能企業增長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