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要感謝iOS與Android
2020-05-01 09:49:10 來源: 點擊:
“任正非卸任多家子公司職務”一事,近期引來了不少關注,有人猜測這可能是在為退休做準備。就在4月22日,任正非接受了《龍》雜志總編輯賈正的專訪,并且正面回應了“退休傳聞”以及未來可能對企業運營、企業文化造成的影響。此外,這次專訪還談到了IT產業鏈回流、華為HMS、
“任正非卸任多家子公司職務”一事,近期引來了不少關注,有人猜測這可能是在為退休做準備。就在4月22日,任正非接受了《龍》雜志總編輯賈正的專訪,并且正面回應了“退休傳聞”以及未來可能對企業運營、企業文化造成的影響。此外,這次專訪還談到了IT產業鏈回流、華為HMS、捐贈抗疫物資、基礎教育和精英教育、人才培養方面等方面的問題。本文來自:龍雜志、藍血研究(ID:lanxueyanjiu)

以下為專訪全文:
賈正:任總您好,謝謝您邀請到深圳華為看看,并接受專訪。大家對您,對華為,都不陌生了,特別是去年五月您接受中外媒體采訪時的一些金句,可以說圈粉無數。去年那次答記者問,是在美國壓制華為的大環境下,當時您也談到了盡管和美國有沖突,但華為終究要和美國一起為人類社會做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指出:“當前中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今春以來,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人們進一步加深了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理解。作為企業家,這一次,您對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經濟一體化,對未來,有怎樣的思考?
任正非:目前中國最重要的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要依靠科學、人才和教育來縮小與美國的差距。如果沒有科學、沒有人才、沒有好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好的工業及農業的發展。中國首先還是要自己強大,比如說我們的農產品,在價格和質量上與美國的農產品有一定的差距,如何促進未來生物科學進步,這需要向美國學習。
我們應該認真分析自身的弱點在哪里?比如低端工業,很多都遷移到了泰國和越南去了,但現在泰國和越南也已經開始產業升級,在不斷爭取中國高科技企業遷移過去。我們現在不僅要跟美國比政策優勢,還得要與泰國、越南比優勢,如果我們的優勢沒有比過他們,那么我們的目標和理想就不容易實現。因此,我們需要不斷的優化升級產業環境,提升國家競爭力。

賈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興則國家興。您在一次采訪中說,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室的講臺上完成的,多次提到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性,特別是農村的基礎教育。然而現在的應試教育讓社會把焦點放在了高中的沖刺上。如何提高教育質量,完善中小學教育體系,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小學基礎教育。對此,您有何見解?
任正非:我們要讓國家變得更加繁榮穩定,首先就得讓青少年有思想、有道德,這些思想和道德是誰給他們的呢?是小學教師。在十歲之前應該是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最好的時候,因為他們不知道這個世界,沒有束縛。
如果采取很好的教育方式,孩子們的才智能夠得到很好的培養,創新能力會有很大提升。到了一定時間他們會自己選擇科目學習,一個國家的教育應該是多姿多彩的,不能搞標準化的教育。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農村教育投入太少,原資金都拿去蓋房子了,應該大幅提高教師收入。其實教師是社會維穩的基礎,老師的話孩子們一般都是會聽的。現在修建的房子很多都空著,能不能把這些修建房子的資金,拿出來一些讓欠發達地區的孩子們多增加點兒營養,孩子們茁壯成長就會報效國家,為國家做貢獻。“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師講臺上完成的。”這句話是普魯士毛奇元帥1870年提出來的,我只是引用了一下。
此外,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名牌大學,擔負社會重任。高級職位是少數的,不能都去走這條道路,應該發展職業教育,學一門技術就能就業,就業就能擺脫貧困。包括復員軍人的安置,現在有幾千萬復員軍人,退伍軍人保障部這些年做得不錯,為國家穩定做了貢獻,能否在復員軍人轉業時銜接職業技術學校,學一門技術,學一門手藝,這樣就業就不太難了,還會給社會做出很大的貢獻。
我們不能完全走精英教育路線,很多人不需要走那一步,一定要開展多樣化職業技能培訓,職業培訓沒有必要搞一兩千人一起學習的教學方式。師傅帶徒弟也是職業培訓,德國很多職業學校就二三十人,就是師傅帶徒弟,師傅收取的培訓費能夠養活一家人,并且徒弟也帶出來了。
特別像德國的汽車制造廠,我有次去德國斯圖加特,工程科學院院長帶我去看工學院一年級新生入學,入學的時候每個人發一個鐵塊,一幅齒輪圖紙。要求學生不能用機器,全部用銼刀把這個齒輪銼出來,然后安裝到變速器上,去路上測試,通過測試以后才能評分。
為什么德國汽車的質量好,相對比我們的教育就是畫了畫圖,并沒有實踐,所以制造出來的汽車達不到德國車的質量水平。中國這么大的國家,肯定要依靠實體企業才能充分解決就業。因為實體企業需要的是多層次的人才,有科學家、有專家、有工程師、有技工、有技師、有工人等等,這些人都就業了,社會也就穩定了。
賈正:面對新冠疫情和美國的進一步打壓,2020年的開局好像比去年還要艱難。華為如何面對這樣的雙重挑戰?
任正非:是更加艱難,華為從2月1日起就恢復生產了,沒有中斷。春節期間也有不少人加班,因為我們要與時間賽跑。這次疫情對我們的生產、銷售、交付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有些配套廠家生產數量提升不上來,物流運不過來,在確保健康安全的情況下,我們幫助上、下游讓他們開工。此外,國際物流也有影響,現在國際航班數量大幅度減少,空運費用上漲3倍~5倍。
面對美國的打壓,還是需要逐步克服,我們在基礎研究上,還趕不上美國,補這一課還十分難。特別是補上基礎科學這門功課。以前都是美國做好功課,我們買回來,現在這個功課我們要自己做,就需要多花一些資金和一些時間,經濟收益會下降一些。
賈正:在世界疫情影響之廣、全球經濟發展受困之深的情況下,華為在國內和海外的生產、銷售情況如何?疫情打亂了今年華為整個的發展節奏嗎?
任正非:此次疫情對電子工業打擊不大,因為大家都要在家里辦公,在家里開會,網絡現在忙得不得了。華為一季度增長1.4%,增長是低了一些,而且我們沒有停工,因為我們的衛生保障政府認為很好,趕工期增加了投入。影響最大的是餐飲、旅游、航空、酒店等行業,疫情對電子工業沒有太大影響,反而需求比以前更大了。
賈正:有很多人認為這次疫情會重塑全球產業鏈,歐美日各國會加速將產業鏈中的核心環節向本國轉移,您如何看待這個趨勢?您認為這一趨勢將會給中國的制造業帶來什么影響?
任正非:產業鏈向本國轉移是錯誤的,因為經濟一定是走向全球化,只有全球化才會有競爭力,沒有全球化就沒有競爭力。任何一個國家不可能單獨構建一個全要素能力,單憑一國之力搭建全要素產業鏈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目前,我國大量中低端制造業都在向泰國越南等國家轉移,美國又在打壓我國的高科技產業,中國制造業正處于中間層,一定是很困難的,不能有太多的幻想。
賈正:我們注意到P40手機當中已經完全沒有谷歌的東西了,搭載的是華為自己的移動服務HMS。請問目前HMS在海外推廣的進展如何,和谷歌相比,HMS有哪些優勢?最近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接受采訪時表示,華為手機已經可以完全不用美國零部件,請問這一情況屬實嗎?
任正非:不用美國零部件是可以的,但是別人不買能怎么辦?Android和iOS操作系統在世界的銷售量是巨大的,消費者已經熟悉這兩個操作系統。華為是個后來者,要讓消費者認同我們的操作系統是很艱難的。所以說,華為的操作系統要想超越Android和iOS操作系統,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但不會超過300年。
我們與谷歌、蘋果的關系十分友好,雖然我們的手機沒搭載Android系統,但是三星等其他品牌手機有搭載,我們的5G基站在全世界銷售,蘋果、三星等品牌手機使用我們的基站,有了生態。我們要感謝iOS與Android,5G性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就等于幫了我們的忙。Android在幫我們的忙,iOS也在幫我們的忙,如果沒有他們的生態,我們的基站又有何用呢?
所以華為的操作系統沒有惡性競爭,只是說當別人不給我們用的時候找個出路。我們這個操作系統才剛剛才開始,Android生態有280萬個APP,我們的生態才有上萬個,有巨大的差距。當然,我們的系統是后研發的,會有一些優點,但優點也得是消費者體驗以后才會得到認同。
賈正:華為未來會將手機中的美國零部件都替換掉嗎?
任正非:不會,美國永遠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去年在美國采購了187億美元的零部件,過去只有110億美元,大幅增加了對美國零部件采購量。美國政府也批準了一些美國公司向我們供貨。美國少數政治家的提議不完全代表美國政府的意見,很多美國公司得到美國商務部的批準向我們供應零部件,我們沒有替換美國零部件的想法。
賈正:這次疫情中,華為給美國和加拿大捐贈了很多口罩和醫療防護物品,但有人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此舉是為了讓加拿大允許華為進入當地5G網絡建設,影響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的引渡案,您如何回應這類質疑?
任正非:我們對很多國家都提供了防疫支持,這些不是我們的主業,我們的主業是信息通信。比如西班牙國王給我打來電話,我們就緊急運送了一批防疫物資過去。給美國和加拿大捐贈,都是他們求助后我們才捐贈的。總的來說,人們都需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只要有求助,我們就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予支持,這些捐贈是屬于人道援助,沒有目的,沒有任何交換條件。
賈正:您認為作為一家中國企業,在海外獲得信任的關鍵是什么?中國科技公司如何做,才能更好地贏得世界的信任?
任正非:要把客戶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要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國際環境,才能在國際激烈競爭中生存下去。
賈正:中美關系直接影響到華為,您如何看中美關系的發展,對兩國關系是否樂觀?
任正非:華為是個單純的商業公司,且在美國沒有銷售,目前對華為沒有太大的影響。
賈正:據我所知,華為至少有700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以及6萬多名工程師。華為如何吸引及培養造就了最優秀人才?
任正非:社會上可能會認為華為不會有這么多科學家,是因為他們把科學家神話了,科學家有從事理論的,有應用層面的,有算法的。我們在底層算法上獲得大量突破,我們把這些不直接創造價值的優秀專家也稱為科學家,他們大多數都是外籍的高端員工,構成了理論結構上的突破,所以華為公司學歷結構上還是比較高的。
當然在有些操作系統研發上,中專生、大專生也占據一定比例。吸引人才最關鍵的是使命感,提供想干事、干成事的平臺,就滿足了科學家的最大愿望。其實科學家并不在乎別的東西,只在乎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

賈正:任總,我讀過您撰寫的很多關于華為的文章,比如《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我想知道,如果有一天華為邁入“后任正非時代”,傳承了33年的企業文化基因會變異嗎?您對華為的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發展,有怎樣的規劃?
任正非:我在與不在都不會有什么影響,華為一樣會慣性前進,我現在也影響不了華為,我在華為是沒有權力的人,權力不在我手里,權力在公司的流程里。我可以講講我的想法和看法,但不影響決策和規劃。
賈正:您是華為的當家人和創始人,年屆76歲,這幾天媒體報道您半年內兩次卸任華為子公司的董事,猜測這是您對外傳遞要退休的信息,是有這樣的打算嗎?如果有一天退休了,您的生活有什么安排和計劃?
任正非:這是清理幾十年來的一些子公司,退出去以后讓基層年輕人擔任職務,這不代表什么信號。公司按程序讓我們從子公司退出了,按程序把我們都免職了,這是一個正常的操作,不代表什么。我沒什么愛好,如果有一天退休了就喝茶,沒啥事兒就多喝兩杯。上班就喝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喝茶就消遣消遣。
本文來自:龍雜志、藍血研究(ID:lanxueyanjiu),題圖來自原文

以下為專訪全文:
賈正:任總您好,謝謝您邀請到深圳華為看看,并接受專訪。大家對您,對華為,都不陌生了,特別是去年五月您接受中外媒體采訪時的一些金句,可以說圈粉無數。去年那次答記者問,是在美國壓制華為的大環境下,當時您也談到了盡管和美國有沖突,但華為終究要和美國一起為人類社會做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指出:“當前中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今春以來,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人們進一步加深了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理解。作為企業家,這一次,您對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經濟一體化,對未來,有怎樣的思考?
任正非:目前中國最重要的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要依靠科學、人才和教育來縮小與美國的差距。如果沒有科學、沒有人才、沒有好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好的工業及農業的發展。中國首先還是要自己強大,比如說我們的農產品,在價格和質量上與美國的農產品有一定的差距,如何促進未來生物科學進步,這需要向美國學習。
我們應該認真分析自身的弱點在哪里?比如低端工業,很多都遷移到了泰國和越南去了,但現在泰國和越南也已經開始產業升級,在不斷爭取中國高科技企業遷移過去。我們現在不僅要跟美國比政策優勢,還得要與泰國、越南比優勢,如果我們的優勢沒有比過他們,那么我們的目標和理想就不容易實現。因此,我們需要不斷的優化升級產業環境,提升國家競爭力。

賈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興則國家興。您在一次采訪中說,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室的講臺上完成的,多次提到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性,特別是農村的基礎教育。然而現在的應試教育讓社會把焦點放在了高中的沖刺上。如何提高教育質量,完善中小學教育體系,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小學基礎教育。對此,您有何見解?
任正非:我們要讓國家變得更加繁榮穩定,首先就得讓青少年有思想、有道德,這些思想和道德是誰給他們的呢?是小學教師。在十歲之前應該是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最好的時候,因為他們不知道這個世界,沒有束縛。
如果采取很好的教育方式,孩子們的才智能夠得到很好的培養,創新能力會有很大提升。到了一定時間他們會自己選擇科目學習,一個國家的教育應該是多姿多彩的,不能搞標準化的教育。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農村教育投入太少,原資金都拿去蓋房子了,應該大幅提高教師收入。其實教師是社會維穩的基礎,老師的話孩子們一般都是會聽的。現在修建的房子很多都空著,能不能把這些修建房子的資金,拿出來一些讓欠發達地區的孩子們多增加點兒營養,孩子們茁壯成長就會報效國家,為國家做貢獻。“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師講臺上完成的。”這句話是普魯士毛奇元帥1870年提出來的,我只是引用了一下。
此外,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名牌大學,擔負社會重任。高級職位是少數的,不能都去走這條道路,應該發展職業教育,學一門技術就能就業,就業就能擺脫貧困。包括復員軍人的安置,現在有幾千萬復員軍人,退伍軍人保障部這些年做得不錯,為國家穩定做了貢獻,能否在復員軍人轉業時銜接職業技術學校,學一門技術,學一門手藝,這樣就業就不太難了,還會給社會做出很大的貢獻。
我們不能完全走精英教育路線,很多人不需要走那一步,一定要開展多樣化職業技能培訓,職業培訓沒有必要搞一兩千人一起學習的教學方式。師傅帶徒弟也是職業培訓,德國很多職業學校就二三十人,就是師傅帶徒弟,師傅收取的培訓費能夠養活一家人,并且徒弟也帶出來了。
特別像德國的汽車制造廠,我有次去德國斯圖加特,工程科學院院長帶我去看工學院一年級新生入學,入學的時候每個人發一個鐵塊,一幅齒輪圖紙。要求學生不能用機器,全部用銼刀把這個齒輪銼出來,然后安裝到變速器上,去路上測試,通過測試以后才能評分。
為什么德國汽車的質量好,相對比我們的教育就是畫了畫圖,并沒有實踐,所以制造出來的汽車達不到德國車的質量水平。中國這么大的國家,肯定要依靠實體企業才能充分解決就業。因為實體企業需要的是多層次的人才,有科學家、有專家、有工程師、有技工、有技師、有工人等等,這些人都就業了,社會也就穩定了。
賈正:面對新冠疫情和美國的進一步打壓,2020年的開局好像比去年還要艱難。華為如何面對這樣的雙重挑戰?
任正非:是更加艱難,華為從2月1日起就恢復生產了,沒有中斷。春節期間也有不少人加班,因為我們要與時間賽跑。這次疫情對我們的生產、銷售、交付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有些配套廠家生產數量提升不上來,物流運不過來,在確保健康安全的情況下,我們幫助上、下游讓他們開工。此外,國際物流也有影響,現在國際航班數量大幅度減少,空運費用上漲3倍~5倍。
面對美國的打壓,還是需要逐步克服,我們在基礎研究上,還趕不上美國,補這一課還十分難。特別是補上基礎科學這門功課。以前都是美國做好功課,我們買回來,現在這個功課我們要自己做,就需要多花一些資金和一些時間,經濟收益會下降一些。
賈正:在世界疫情影響之廣、全球經濟發展受困之深的情況下,華為在國內和海外的生產、銷售情況如何?疫情打亂了今年華為整個的發展節奏嗎?
任正非:此次疫情對電子工業打擊不大,因為大家都要在家里辦公,在家里開會,網絡現在忙得不得了。華為一季度增長1.4%,增長是低了一些,而且我們沒有停工,因為我們的衛生保障政府認為很好,趕工期增加了投入。影響最大的是餐飲、旅游、航空、酒店等行業,疫情對電子工業沒有太大影響,反而需求比以前更大了。
賈正:有很多人認為這次疫情會重塑全球產業鏈,歐美日各國會加速將產業鏈中的核心環節向本國轉移,您如何看待這個趨勢?您認為這一趨勢將會給中國的制造業帶來什么影響?
任正非:產業鏈向本國轉移是錯誤的,因為經濟一定是走向全球化,只有全球化才會有競爭力,沒有全球化就沒有競爭力。任何一個國家不可能單獨構建一個全要素能力,單憑一國之力搭建全要素產業鏈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目前,我國大量中低端制造業都在向泰國越南等國家轉移,美國又在打壓我國的高科技產業,中國制造業正處于中間層,一定是很困難的,不能有太多的幻想。
賈正:我們注意到P40手機當中已經完全沒有谷歌的東西了,搭載的是華為自己的移動服務HMS。請問目前HMS在海外推廣的進展如何,和谷歌相比,HMS有哪些優勢?最近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接受采訪時表示,華為手機已經可以完全不用美國零部件,請問這一情況屬實嗎?
任正非:不用美國零部件是可以的,但是別人不買能怎么辦?Android和iOS操作系統在世界的銷售量是巨大的,消費者已經熟悉這兩個操作系統。華為是個后來者,要讓消費者認同我們的操作系統是很艱難的。所以說,華為的操作系統要想超越Android和iOS操作系統,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但不會超過300年。
我們與谷歌、蘋果的關系十分友好,雖然我們的手機沒搭載Android系統,但是三星等其他品牌手機有搭載,我們的5G基站在全世界銷售,蘋果、三星等品牌手機使用我們的基站,有了生態。我們要感謝iOS與Android,5G性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就等于幫了我們的忙。Android在幫我們的忙,iOS也在幫我們的忙,如果沒有他們的生態,我們的基站又有何用呢?
所以華為的操作系統沒有惡性競爭,只是說當別人不給我們用的時候找個出路。我們這個操作系統才剛剛才開始,Android生態有280萬個APP,我們的生態才有上萬個,有巨大的差距。當然,我們的系統是后研發的,會有一些優點,但優點也得是消費者體驗以后才會得到認同。
賈正:華為未來會將手機中的美國零部件都替換掉嗎?
任正非:不會,美國永遠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去年在美國采購了187億美元的零部件,過去只有110億美元,大幅增加了對美國零部件采購量。美國政府也批準了一些美國公司向我們供貨。美國少數政治家的提議不完全代表美國政府的意見,很多美國公司得到美國商務部的批準向我們供應零部件,我們沒有替換美國零部件的想法。
賈正:這次疫情中,華為給美國和加拿大捐贈了很多口罩和醫療防護物品,但有人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此舉是為了讓加拿大允許華為進入當地5G網絡建設,影響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的引渡案,您如何回應這類質疑?
任正非:我們對很多國家都提供了防疫支持,這些不是我們的主業,我們的主業是信息通信。比如西班牙國王給我打來電話,我們就緊急運送了一批防疫物資過去。給美國和加拿大捐贈,都是他們求助后我們才捐贈的。總的來說,人們都需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只要有求助,我們就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予支持,這些捐贈是屬于人道援助,沒有目的,沒有任何交換條件。
賈正:您認為作為一家中國企業,在海外獲得信任的關鍵是什么?中國科技公司如何做,才能更好地贏得世界的信任?
任正非:要把客戶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要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國際環境,才能在國際激烈競爭中生存下去。
賈正:中美關系直接影響到華為,您如何看中美關系的發展,對兩國關系是否樂觀?
任正非:華為是個單純的商業公司,且在美國沒有銷售,目前對華為沒有太大的影響。
賈正:據我所知,華為至少有700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以及6萬多名工程師。華為如何吸引及培養造就了最優秀人才?
任正非:社會上可能會認為華為不會有這么多科學家,是因為他們把科學家神話了,科學家有從事理論的,有應用層面的,有算法的。我們在底層算法上獲得大量突破,我們把這些不直接創造價值的優秀專家也稱為科學家,他們大多數都是外籍的高端員工,構成了理論結構上的突破,所以華為公司學歷結構上還是比較高的。
當然在有些操作系統研發上,中專生、大專生也占據一定比例。吸引人才最關鍵的是使命感,提供想干事、干成事的平臺,就滿足了科學家的最大愿望。其實科學家并不在乎別的東西,只在乎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

賈正:任總,我讀過您撰寫的很多關于華為的文章,比如《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我想知道,如果有一天華為邁入“后任正非時代”,傳承了33年的企業文化基因會變異嗎?您對華為的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發展,有怎樣的規劃?
任正非:我在與不在都不會有什么影響,華為一樣會慣性前進,我現在也影響不了華為,我在華為是沒有權力的人,權力不在我手里,權力在公司的流程里。我可以講講我的想法和看法,但不影響決策和規劃。
賈正:您是華為的當家人和創始人,年屆76歲,這幾天媒體報道您半年內兩次卸任華為子公司的董事,猜測這是您對外傳遞要退休的信息,是有這樣的打算嗎?如果有一天退休了,您的生活有什么安排和計劃?
任正非:這是清理幾十年來的一些子公司,退出去以后讓基層年輕人擔任職務,這不代表什么信號。公司按程序讓我們從子公司退出了,按程序把我們都免職了,這是一個正常的操作,不代表什么。我沒什么愛好,如果有一天退休了就喝茶,沒啥事兒就多喝兩杯。上班就喝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喝茶就消遣消遣。
本文來自:龍雜志、藍血研究(ID:lanxueyanjiu),題圖來自原文
上一篇:高正賢:產品開發的密碼
下一篇:王致遠:如何讓生產更高效?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
考察公開課推薦
- 2025年公開課考察計劃
- 2025年11月24-25日 對標阿里巴巴&抖音&網易 學企業出海營銷實戰
- 2025年8月21-22日 考察領軍企業出海秘籍 對標華為、聯想、傳音 出海實戰案例
- 2025年5月12-13日 中國企業出海營銷的制勝之道 考察美的、名創優品、希音
- 2025年7月12-13日 北京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京東 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3月28-29日 上海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2月21-22日 深圳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4月21-22日 揭秘品牌背后的創新營銷密碼 對標小紅書、抖音、瑞幸咖啡、東鵬特飲
- 5月19-20日 對標上海星巴克、東鵬特飲、霸王茶姬、泰山原漿 學習智慧零售打造
- 2025年4月28-29日 走進北京阿里&智譜&京東&華為 對標AI賦能企業增長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