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成在线免费,99精品在免费线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羞羞视频免费网站日本

任正非為何拒絕摩根士丹利的資本投資?


2018-04-06 09:13:36   來源:   點擊:
資本是一把雙刃劍,一定程度上資本可以助推企業的發展,但資本是貪婪的,資本也是最沒有耐性的導讀:4月3日美團全資收購摩拜單車,摩拜從創立到現在僅僅三年,各路資本粉墨登場,一直助推這家年輕的企業一路高歌
資本是一把雙刃劍,一定程度上資本可以助推企業的發展,但資本是貪婪的,資本也是最沒有耐性的

 

導讀:4月3日美團全資收購摩拜單車,摩拜從創立到現在僅僅三年,各路資本粉墨登場,一直助推這家年輕的企業一路高歌猛進,摩拜似乎從誕生的那一刻就被資本所追捧,也被資本所掌控,三年的繁華最終換來了江山易主。未來摩拜將失去獨立發展的機會,摩拜也終將成為美團對抗滴滴的一顆棋子而已。摩拜單車創始人的美好情懷在資本面前顯得是那么的不堪一擊,最終情懷還是屈服于資本的意志。

曾經的“獨角獸”如今委身他人,背后是資本裹挾的無奈。還記得俏江南創始人張蘭和資本聯姻的故事,2015年張蘭徹底從俏江南出局,27年辛苦創業,最終落得從企業“凈身出戶”的下場,這便是俏江南創始人張蘭的全部故事。如果沒有和資本聯姻,張蘭或許沒有機會去嘗試實踐其宏大的抱負,或許至今僅僅維持著小富即安的狀態,但至少還能保全她對企業的控制。

華為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有許多資本方希望能夠給華為投資,其中包括像摩根士丹利這樣的全球頂級投資機構,記得在多年以前,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經濟學家羅奇帶領一班人馬到深圳,他們希望去拜訪任正非,也希望能夠給華為一些投資,但是任正非卻拒絕和羅奇的會面,任正非只派了負責研發的常務副總裁費敏接待。事后,羅奇失望地說:“他拒絕的可是一個3萬億美元的團隊。”對此,任正非回應稱“羅奇又不是客戶,我為什么要見他?如果是客戶的話,最小的我都會見。我是賣設備的,就要找到買設備的人……”

華為如今年營收超過6000億人民幣,2017年位列世界500強第83位,世界500強企業大部分都是上市企業,也大都是股市中呼風喚雨的明星企業。但是華為卻是極少數世界500強企業卻沒有上市的企業。華為憑什么保持擊敗一個個世界巨頭成為全球移動通訊設備領域的老大?

在任正非看來,因為華為不上市才稱霸了世界。那么任正非為何對資本如此不屑?華為為何一直不上市?許多企業家和企業高管都非常疑惑。

任正非:豬養的太肥了,連哼都不愿哼

資本市場能夠快速催肥一個企業和一批創業者,但也能夠輕而易舉地摧毀它和他們的“虛幻的成功”——應驗于國外企業身上的“魔咒”在國內上市公司中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上市之前企業生機盎然,上市途中雄心勃勃,甚至為了上市不惜瞞天過海,而“暴富”之后,要么變得不思進取,企業淪為ST;要么賣掉股票,自挖墻角,另立山頭;要么離職套現,背棄企業,改換門庭……

因此,冷觀資本市場中企業生死快速切換的生態,任正非對華為不上市多了更深的理解。在紐約一家著名俱樂部的午餐會上,當有人問到“華為為什么不上市”的問題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說:“豬養得太肥了,連哼哼聲都沒了。科技企業是靠人才推動的,公司過早上市,就會有一批人變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他們的工作激情就會衰退,這對華為不是好事,對員工本人也不見得是好事,華為會因此而增長緩慢,乃至于隊伍渙散;員工年紀輕輕太有錢了,會變得懶惰,對他們個人的成長也不會有利。”

他還表示:“公司董事會20多年來不僅從未研究過上市問題,而且未來5至10年內,華為既不考慮整體上市,也不考慮分拆上市,更不考慮通過合并、兼并、收購的方式進入資本游戲。”

 

華為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不希望被資本所控制

華為是一家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華為希望所有的決策和行為都能夠圍繞客戶需求和創造客戶價值展開。資本是逐利的,華為不希望被資本的意志所左右。

2014年6月16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首次面對國內媒體接受采訪。對于外界關注的資本問題,任正非一再強調,華為不片面追求企業規模,華為的發展不缺資金,因此不會進入資本市場,絕對不上市。如果大量資本進入華為,就會多元化,就會摧毀華為20多年來還沒有全理順的管理。

任正非同時也表示:“我們都聽過傳統經濟學中的大量理論,這些理論都宣稱股東具備長遠視野,他們不會追求短期利益,并且會在未來做出十分合理、有據可循的投資。”但事實上,任正非說:“股東總是很貪婪,他們希望盡可能快地榨干一家公司的每一滴利潤,而擁有這家公司的人則不會那么貪婪。我們之所以能超越同業競爭對手,原因之一就是沒有上市。

如今的華為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有著自己的辦事處和分支機構,華為在早期開拓全球市場的時候非常艱難,許多國家進入很多年才盈利,比如巴西市場,印度市場和俄羅斯市場,這些國家都是堅守了至少5年以上才開始賺錢,如果華為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話,資本是不會允許華為在新市場如此長時間的虧損。

華為能夠在全球市場取得如今的輝煌成就,就是因為華為不是以短期利益為出發點,而是以一個10年為目標來規劃公司的未來。任正非曾經在2016年說過因為我們把利益看得不重,就是為理想和目標而奮斗。守住“上甘嶺”是很難的,還有好多犧牲。如果上市,“股東們”看著股市那兒可賺幾十億元、幾百億元,逼我們橫向發展,我們就攻不進“無人區”了。 

華為股權結構比較分散,不符合上市要求

華為是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股東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下稱“工會”)和任正非。公司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80,818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參與人均為公司員工。員工持股計劃將公司的長遠發展和員工的個人貢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長遠的共同奮斗、分享機制。任正非作為公司個人股東持有公司股份,同時,任正非也參與了員工持股計劃。截至2017年12月31日,任正非的總出資相當于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1.4%。

但是新修訂的公司法規定:企業上市前股東人數不能超過200人。顯然華為過于分散的股東結構是不符合公司法對于上市的要求。

華為未來會不會上市?我相信業界一定會繼續爭論下去,但不管別人如何評價,華為必定會堅持自己的價值追求。

 

上一篇:中興突然打響中國5G第一槍!
下一篇:任正非公開回應輪值董事長制: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

對標考察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