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成在线免费,99精品在免费线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羞羞视频免费网站日本

華為干部后備隊管理辦法


2018-04-25 08:36:02   來源:   點擊:
企業發展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華為30年成長的關鍵是鍛造了一支業務能力強、同時認同且能夠主動傳播公司核心文化與價值觀的干部隊伍。為什么華為的干部管理做到了能上能下?因為它有后備干部資源池
企業發展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華為30年成長的關鍵是鍛造了一支業務能力強、同時認同且能夠主動傳播公司核心文化與價值觀的干部隊伍。為什么華為的干部管理做到了“能上能下”?因為它有后備干部資源池,有大把的人才可以隨時提上來。我們來看華為是如何管理幾千名后備干部的。

一、目的

 
 

干部后備隊是公司根據戰略發展需要而組建的后備干部培養、儲備資源池。為規范干部后備隊的管理,明確干部后備隊選拔標準、選拔程序和培養方法,為公司戰略發展需要提供合格的后備干部,特制訂此管理辦法。

 

二、定義

 
 

干部后備隊分管理三級后備隊、管理四級干部后備隊、管理五級干部后備隊、員工干部預備隊四層進行培養,其中:

 

管理三級干部后備隊:

從優秀員工中選拔進入華為大學培養,是三級管理者的候選資源池成員;

 

管理四級干部后備隊:

從優秀的三級管理者和優秀的跨部門團隊核心成員中選拔進入華為大學培養,是四級管理者的候選資源池成員;

 

管理五級干部后備隊:

從優秀的四級管理者和優秀的重量級跨部門團隊核心成員中選拔進入華為大學培養,是五級管理者的候選資源池成員;

 

員工干部預備隊:

是指在培訓各環節以及上崗試用過程中持續表現優秀,并經過各培訓組織部門綜合考察評價選拔出來的優秀員工。員工干部預備隊選拔出來,重點是對這些優秀新員工進行跟蹤考察和牽引,促進他們在崗位工作中快速成長,公司對員工干部預備隊不安排專門的管理技能培訓。

 

三、適用范圍

 
 

本管理辦法適用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華為各全資子公司。

 

四、干部后備選拔

 
 

1、選拔基本原則

 

公司從如下員工或干部中選拔干部后備隊員:

 

1)符合公司干部四象限原則,績效優良、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敬業與奉獻、對公司忠誠、品德優秀并具備一定任職資格的中外員工和干部;

 

2)優秀特招人才參照上述標準可以直接選拔到相應層級干部后備隊進行培養;

 

3)品德作為后備隊員選拔的一票否決條件。

 

2、選拔組織

 

干部后備隊選拔組織工作,由公司人力資源部和華為大學聯合組織

 

各業務體系管理團隊對本體系干部后備隊選拔工作集體負責,各業務體系管理團隊主任是本體系干部后備隊選拔組織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本體系選拔組織工作過程和選拔結果負責。

 

各業務體系干部部作為本體系干部后備隊選拔執行機構,負責本體系具體選拔工作組織落實。

 

公司人力資源部和華為大學對業務體系選拔工作要提供培訓支持。

 

公司各級管理者要本著對公司負責的態度, 積極參與公司干部后備隊的選拔推薦工作。

 

3、選拔標準

 

1)管理三級干部后備隊選拔標準:

 

a、品德優秀且誠信檔案無不良記錄;

b、績效一貫優良,績效評價在本業務體系內橫向排名前25%

c、任職資格為2 級普通等以上,勞動態度優良;

d、優先從優秀一線團隊中選拔后行備隊員;

e、符合上述標準參加過A 培的員工優先考慮。

 

2)管理四級干部后備隊選拔標準:

 

a、原則上擔任管理三級崗位(含跨部門團隊核心成員)1 年以上;

b、品德優秀且誠信檔案無不良記錄;

c、績效一貫優良,績效評價在本業務體系內橫向排名前25%;

d、任職資格為管理三級普通等或職業等;

e、團隊組織氛圍好者優先;

f、關鍵事件表現突出者優先。

 

3)管理五級干部后備隊選拔標準:

 

a、擔任管理四級崗位(含重量級跨部門團隊核心成員)3年以上;

b、品德優秀且誠信檔案無不良記錄,勇于承擔責任與壓力;

c、部門績效一貫良好,部門績效評價在本業務體系內排名前25%;

d、任職資格為管理四級普通等或職業等;

e、具有不斷自我批判的精神和面向未來的戰略性思考能力。

 

4)員工干部預備隊選拔標準:

 

a、上進心強,品德優秀;

b、入職培訓各環節表現優秀;

c、上崗適應能力強,工作投入,認真負責,績效結果好;

d、自愿前往一線艱苦地區長期工作與鍛煉;

e、有管理方面的關鍵行為表現與潛力。

 

4、選拔程序

 

1)管理三級干部后備隊選拔程序:

 

根據管理三級干部后備隊選拔標準,由兩名三級管理者共同推薦(每個推薦者需獨立給出推薦評價意見),經干部部對推薦名單和推薦資料進行審查,報上一級管理團隊評議通過后,將名單交由公司人力資源部進行資格與程序審查,合格后入選管理三級干部后備隊。

 

2)管理四級干部后備隊選拔程序:

 

根據管理四級干部后備隊選拔標準,由兩名四級管理者共同推薦(每個推薦者需獨立給出推薦評價意見),經干部部對推薦名單和推薦資料進行審查,報上一級管理團隊評議通過后,將名單交由公司人力資源部進行資格審查,合格后入選管理四級干部后備隊。

 

3)管理五級干部后備隊選拔程序:

 

根據管理五級干部后備隊選拔標準,由兩名五級管理者成員共同推薦(每個推薦者需獨立給出推薦評價意見),經公司人力資源部對推薦名單和推薦材料進行審查,報公司人力資源委員會評議,合格后入選管理五級干部后備隊。同時推薦者要簽名承諾對被推薦者三年的表現承擔連帶責任。

 

4)員工干部預備隊選拔程序:

 

根據新員工培訓期間的綜合表現以及上崗工作過程中的表現,由華為大學、各培訓實習機構以及各干部部定期選拔。

 

5、選拔周期

 

1)各層級管理干部后備隊和員工干部預備隊:每年選拔一次,每半年復核一次;

 

2)干部后備隊是一個動態的資源池,培養過程中不斷有人轉出或篩選出資源池;新干部后備隊員可以不斷補充進池,但各級干部后備隊總體規模根據崗位配置需求保持相對穩定。

 

五、干部后備隊培養

 
 

1、培養原則

 

1)公司對干部后備隊的培養采取培訓和崗位實戰鍛煉相結合、培訓與工作實踐不斷循環的原則;

 

2)華為大學負責通過培訓對干部后備隊進行培養,重在提高后備干部的素質、能力、團隊領導力,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后備干部掌握科學的學習與工作方法;

 

3)各業務部門負責在工作實踐中培養鍛煉后備干部,重點要培訓考察后備干部的責任心、使命感、敬業精神與獻身精神、業務能務與績效貢獻。

 

2、培養組織

 

1)華為大學對整體培養方案和培養過程負責,包括培養體系的規劃、設計與組織實施,過程評價、過程記錄和檔案記錄;

 

2)業務部門負責在實踐中培養與考察干部,包括后備干部的崗位鍛煉與考察、周邊(或跨部門)鍛煉與考察、艱苦環境或挑戰項目的鍛煉與考察等;

 

3)公司人力資源部任職資格管理部為干部后備隊管理在人力資源部的接口,華為大學重大項目部為干部后備隊在華為大學的接口,負責干部后備隊培養全過程管理,并負責為各業務部門提供干部后備隊培養信息記錄和過程文檔,干部任職資格管理部門為干部后備隊工作在各業務體系的日常工作接口部門。

 

六、干部后備隊考察、評價與任用

 
 

1、考察與評價原則

 

干部后備隊在整個培養階段的綜合評價由華為大學學員鑒定中心負責,綜合評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華為大學培訓期間的考察與評價由華為大學負責,考察與評價的重點是看后備隊員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表現出來的領導潛質等;

 

2)干部后備隊在業務部門承擔本職崗位鍛煉時的考察與評價由各業務部門負責,各業務部門所在干部部負責周邊考察與評價,考察與評價的重點是績效、任職能力、勞動態度等方面;

 

3)干部后備隊在參加跨部門項目鍛煉時的考察與評價由所在的跨部門項目組織部門負責,考察評價的重點是崗位適應能力、合作性、勞動態度等方面;

 

4)對干部后備隊的品德考察貫穿整個培養過程,干部后備隊的品德考察由公司組織干部部負責。

 

2、干部后備隊淘汰

 

干部后備隊培養過程始終貫穿淘汰機制,對干部后備隊的淘汰和動態篩選相結合的機制進行,規則如下:

1)培養過程中觸及公司規定的高壓線者直接淘汰出資源池;

2)培養各階段考核和考察達不到標準者直接篩選出資源池;

3)培養周期結束后綜合評價排名末尾5%者直接篩選出資源池。

 

3、任用原則

 

1)華為大學學員鑒定中心根據綜合評價的結果,對學員綜合表現進行排序,作為公司選拔任用干部的決策依據;

 

2)原則上新提拔的干部必須從相應層級的干部后備資源池中選拔。

 

七、職責分工

 
 

干部后備隊的管理由公司人力資源委員會總體負責,公司人力資源部和華為大學負責具體的組織實施工作,各業務體系干部部負責具體的落實執行。具體工作分工如下:

 

公司人力資源部:

負責干部后備隊的選拔標準、選拔程序等政策文件的制訂,選拔工作的組織發動,三、四級干部后備隊選拔程序的審查與五級后備隊資格審查等工作;

 

華為大學:

負責干部后備隊培養方案制訂、培訓組織實施、培養過程的考察與評價以及干部后備隊檔案管理等;

 

公司組織干部部:

負責干部后備隊思想品德考察評價與干部后備隊監察;

 

各業務體系干部部:

負責本業務體系干部后備隊的選拔組織、推薦名單與推薦資料審查、崗位鍛煉的組織實施與考察等;

 

各業務部門:

負責本部門干部后備隊的選拔提名、辦公會議評議、崗位培養以及干部任用提名等。

 

*辦法解釋權在公司人力資源部與華為大學,修訂及廢止權在公司人力資源委員會。

上一篇:阿里首席戰略官曾鳴:放大用戶最在意的價值,你就贏了
下一篇:BLM是怎么“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設計?

對標考察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