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成在线免费,99精品在免费线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羞羞视频免费网站日本

柳傳志:中國企業家的焦慮心態,可以踏實了


2018-03-23 14:47:49   來源:   點擊:
來源:吳曉波頻道   文 吳曉波  幾個月前寫完《激蕩十年,水大魚大》,有點精疲力盡,一周一更的視頻節目跟不上了,就想出一個偷懶的法子:順著這本書,拍一個季播的人物訪談節目,題目就叫《激蕩:十年二十
來源:吳曉波頻道 

  文/吳曉波

  幾個月前寫完《激蕩十年,水大魚大》,有點精疲力盡,一周一更的視頻節目跟不上了,就想出一個“偷懶”的法子:順著這本書,拍一個季播的人物訪談節目,題目就叫《激蕩:十年二十人》。

  沒承想,拍人的活兒一點不輕松。

  昨天,這檔節目在愛奇藝獨家播出了。第一個人是柳傳志。

  在我的企業史創作中,他可能是出場次數最多的企業家,沒有之一。

  《激蕩三十年》就是以他開的篇:1978年,柳傳志在《人民日報》上讀到一篇如何養牛的文章,察覺一個新的時代真的要來了;

  然后是1984年,柳傳志下海創業,與他同期的有張瑞敏、王石、李經緯、牟其中和潘寧等等,于是那一年被稱為“企業元年”;

  然后是1996年,柳傳志主導聯想轉型,投入于國產電腦的生產,“世界沒有聯想,人類將會怎樣”的廣告詞宣告了第一個國貨時代的到來,聯想的“貿工技”模式成為中國公司的經典成長路徑;

  然后是2004年,聯想收購IBM的電腦業務,成為中國公司跨國并購的第一案;再然后是2009年,聯想遭遇重大轉型;再再然后是2015年,聯想控股在香港上市,柳傳志罹患癌癥退居二線,卻又在無意中引發“在商言商”的大討論。

  但是,我希望今天見到的這個柳傳志,不是墻上掛著的那個傳奇,不是一個已經完成了使命的、金盆洗手的“教父”,而是一個與時代一起進步,甚至仍然在焦慮的那個人。

 

  在這部視頻訪談中,柳傳志談到了企業家的當前心態,談到了他的投資心得,談到了他對青年人的忠告和期盼。

  在中國企業家中,他是極少數擁有自己戰略哲學的人,“走正道,拐大彎”“組班子、定方向、帶隊伍,”“吃著碗里,看著鍋里,想著田里”,這些柳氏格言流傳很多年,已構成中國式企業的成長范式。

  同時,柳傳志的自律型人格和他們那代人所獨有的家國情結,形成了一種價值觀,它非常的古典,甚至有時候看上去有點“迂頑”,但卻像巖石一般的堅硬。正是因為這一點,他受到了業界的尊重。

  對柳傳志的訪談,是在中關村聯想控股大樓、他的辦公室進行的。從高樓望下去,我突然發覺,他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個地方。

  26歲那年,柳傳志從珠海白藤農場抽調入京,進入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當一名助理研究員。十四年后的1984年,他在中科院的一個門衛室創辦聯想公司,從此展開了一段別樣的人生。十多年前,中科院把計算所的土地拿出來,交給柳傳志開發,今天的聯想控股大樓正蓋在這塊地上。

  站在幕墻大玻璃前,73歲的柳傳志饒有興趣地指給我看,這排老樓是中科院的宿舍區,那邊繞一個彎,就是當年創業的門衛室。

  你看,時間走了四十年,在空間上,柳傳志從來沒有離開過他出發的起點,而生命的故事卻早已面目全非。

  訪談整理

   吳曉波:柳總做了30多年企業,做企業的最大樂趣在哪里?

   柳傳志:自己有一個想法能追求,比如電腦,最原先我們在計算機所的時候,什么叫PC機不知道,能做到世界第一。你能按照你的打法一步一步,能實現,肯定是一個非常快樂的事。

 

  做了部署,到今天,別人認為根本不可能成,最后把它一步一步地弄成了。在這個過程中,每往前進一步,打了敗仗退回來又進了一步。這可能是對人生價值本身的充分體驗。

   吳曉波:我一直想寫本書叫做《企業家與中國社會》。1978年到現在40年,中國一個巨大的變化是出現企業家階層,我們叫有產者也好,高凈值人群也好,原來是沒有的,現在已經非常多。你覺得這一撥人,跟中國社會現在是怎么樣的關系?

   柳傳志:我覺得企業家應該屬于帶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甚至最主要因素。

  凡是現在我觀察到的,大學、研究所、政府、企業,第一把手都至關重要。所以我希望有一個好的營商環境,鼓勵中國好好干的人,努力去施展他們的聰明才智,施展他們的能力,這個對社會很有價值,對中國真的是極為重要。

  比如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我們是贊助商,請了國外很多大客戶和合作商,外國人說那年奧運會中國花錢。但是不管怎么著,反正外國人把嘴巴張成O形那么看著,我覺得這是中國從貧窮慢慢富裕起來的表現。

  錢從哪來的?有我們做企業的貢獻。好多人瞎說,說這些人怎么富起來的,就是把國有資產變成自己的。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沒有企業創造財富的話,就當年那個,你分什么啊?只能分糧票,甚至連糧票都分不了,什么都沒有。

  創造財富的過程,其實真的是企業家一步步實現追求的過程。

   吳曉波:中國企業家所面對的那些不安,焦慮是來自于哪里?

   柳傳志:我去年下半年認真地看了《將改革進行到底》,講經濟改革的時候,領導人突出強調,就是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

 

  關于個人私有財產立法的問題,說跟做,人們當然擔心怕不是一回事。但是此刻我倒心里頭踏實了很多,趨勢是堅決會按那個方向做的。

   吳曉波:和你前兩三年前說在商言商那時候想比,心態上有變化嗎?

   柳傳志:那時候心態不踏實。現在想通了一個道理。就是你是拿拖拉機犁地,還是拿黃牛犁地,其實和我們的關系都不大,關鍵是犁完了地種什么?你到底是不是真種莊稼?

   吳曉波:拖拉機和黃牛具體是指什么?

   柳傳志:就是發展是不是真發展經濟,這個是根本的。中間是用什么方式在管,我覺得不是很重要。

  注意每一個變動化中的具體環節,叫程序正義。程序正義固然重要,但是老實說,要沒有一個民主的文化,先形成民主的制度,那個東西也是很可怕的。

 

   吳曉波:你是40后,你怎么看像馬云、馬化騰這一撥新起來的60后、70后企業家,企業家跟企業家之間存在代溝嗎?

   柳傳志: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他們的業務模式,當年我看不懂,才沒敢去投。孫正義,人家就敢去投。他們也非常了不起,后來就真的做到了。

  了不起在什么地方呢?中國人在從一到一百、到一千的突破,是很有本事的,但是從零到一的突破其實是很困難的。比如像微信應該就屬于發明,就很了不起,能把這個口子一個一個從零開始一直拉到一千。

   吳曉波:說到投資,我前年寫完了《騰訊傳》,馬化騰同學到2000年還不知道有個東西叫風險投資(VC)。聯想從2000年左右就開始做投資,為什么會那么早?

   柳傳志:我自己覺得還有點得意的三件事,戰略方向算一件。我1984年出來創業的時候,電腦是全世界的中心行業,有幾千家、上萬家。到1998年全變了,那時候怎么能活下來?我覺得多元化,把業務拆分,準備進入到新的領域,商量之后,一致認為做VC最好。

  當時賣了一些股票,在2001年的時候大概有3500萬美元,那時候錢你是募集不來的,就是自己愣拿,讓他們要特別小心,都是賣機器一塊錢一塊錢掙出來的錢,怎么敢去投像BAT這樣的企業,2002年,2003年,看不懂那個。這樣就先由朱立南做了第一個,連續再做的時候,前幾家投的其實全都投回來。

 

   吳曉波:那時候投資有哪些原則?比如是主要投中關村,還是全國投?

   柳傳志:我們后來的理念非常清楚,就是要想做得好,一定要讓企業有增值能力。

  增值在四個方面:一個就是幫企業融資;第二就是機制的改革;第三就是上下游的鏈接;最后一項,也是最大的幫助還是管理上的幫助。

  君聯有一個CEO俱樂部,弘毅也有一個類似的組織,每一年企業一把手、CFO都要聚在一起,經常不斷地在進行交流。另外有些團隊、企業,技術特別強,但是財務管理特別缺,我們也會專門派人過去幫助他們。

  (注:君聯、弘毅分別是聯想控股旗下的VC和PE基金)

   吳曉波: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創業者教育。

   柳傳志:對我們的意義也非常大。聯想的投資,是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還得注意地里的糧食,就是五年、十年以后的科技創新。到2008年,除了財務投資,我們在幾個認為重要的領域,形成了自己的戰略投資。

  比如像投農業食品,主要是因為中國環境、生態被破壞了,是因為我們來換錢了,現在錢多了,是可以對資源進行修復,想透了這些事,其實是能做到的。

   吳曉波:所以這些年,外界可能不是很清楚,但其實變化挺大,做得很漂亮。這么十幾年投下來,聯想做投資和一般的風險投資公司,風格有區別嗎?

   柳傳志:對每個企業,我們有幾件事比較注意。

  第一就是他們本身的機制。合伙人這個架構怎么制定,是不是保證跟利益有直接的關系,每個人能非常認真地經營。

  第二是對大戰略形勢的分析。把這些事情研究好了以后,投資就不單純是一個價值變換的行為。

  我們現在是雙輪驅動,VC投完了以后,可能交給PE來接,如果真的不錯,這兩家還沒控股,就變成戰略投資。像拉卡拉,君聯先投了,投完了以后,連續虧大概有七八年,后來控股覺得苗頭不錯,控股就堅決上了,這兩年利潤就起來了。

 

   吳曉波:如果年輕的創業者問你,做企業一路往前跑,是個爬山過程,而且是爬很長的坡,它最要防范的那些風險,是什么?就是最終導致爬不上去的那部分。

   柳傳志:第一是性格上不堅韌,這個好多人都是。馮侖他們當年開海南五君子會的時候,都是說,熬唄,熬其實就是一種堅韌。

  第二就是追求是否高遠。你覺得日子不錯了,但是外界不確定性那么大,被淘汰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

 

還有有一類,學習能力不強。你要不停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再把能力不斷提高,適應社會。不僅是把這個事情做正確,更是要研究怎么去做正確的事。

  我們失去了BAT的機會,給我的教訓就是,也許河的對岸有一棵樹,我們看著那個樹上有蘋果,咱們先千辛萬苦造個船、或者搭個橋吧,先過去,然后再摘蘋果。其實回過頭來,隔壁就有一棵樹,樹上有很大的蘋果,其實沒好好去看,是不是被擋住了什么,是不是一個拐彎的后頭就有另外一棵蘋果樹。

   吳曉波:2008年到現在。奧運會走到今天。這個十年如果簡單回看一下,柳總你覺得你最大的一個感觸是什么,對這個時代而言?

   柳傳志:對這個時代,突出的就是不確定性,格外多維的不確定性,中國內部的政經形勢,還有國際上的形勢。

  美國,特朗普上臺,非常突出。歐洲,不僅僅是脫歐,還有宗教沖突,都是會引起也許是某一個點,突然間引起整個世界變化。像以前幾次,歷史上的和我自己親眼見過的,某些微小的因素,實際底下隱藏著火藥桶。

上一篇:華為大學:最優秀的人只會培養更優秀的人
下一篇:任正非簽發《華為人力資源管理綱要2.0》(附:內部全套87張PPT)

對標考察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