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的2015:做了11件大事,花了至少200億
2015-12-28 08:45:06 來源: 點擊:
在這一年的時間里,手機圈可謂是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先有華為手機銷量超過小米達到 1 億,后有魅族搭乘阿里完成 2000 萬銷量 。在這些風起云涌的公司中,我們將目光聚焦在今年動作頻頻的樂視上,看看樂視今年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對于樂視而言, 2015 絕對是值得紀念的一年。在 CEO 賈躍亭的帶領下,樂視今年股價一路飆升,并且從智能電視,智能手機,VR 虛擬現實設備,智能自行車,智能汽車以及周邊配件,展開了一個聲勢浩大的生態布局。
當然,也并不能說毫無遺憾。盡管智能汽車一直遲遲沒有落地,但總的來說,2015 的樂視已經給股東和粉絲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隨著前幾天樂視發布第四代超級電視 Max 65 Curved 以及 Max 70,它們作為樂視今年最后一款新品也意味著樂視的 2015 年即將告一段落。
從超 3 X40 ~ X55 Pro 再到超 4 Max 65 Curved 以及 Max 70,作為智能電視行業的一根標桿,樂視電視今年的新品確實發布得有點多。
一年發兩代產品這種舉動就算放在智能手機行業也很難讓用戶接受,不過樂視還是這么干了,一年發兩代電視也成為了樂視 2015 年的大事記。雖然今年 9 月份發布的第三代和第四代超級電視并不在同一個系列的產品線中,但面對產品線復雜且數量龐大的產品,難免還是會讓不了解樂視的用戶感到迷惑和混亂。
旗下的超級電視基本覆蓋了從 40 吋到 70 吋以及平面、曲面,3D、2D 等各種類型的智能電視。忘了提,還有一款有錢都買不到的 120 吋全球最大的智能電視 uMax 120 . 憑借強大的內容資源以及顛覆傳統的低價,樂視電視今年有望完成 300 萬的銷量。
在智能手機領域,在一年的時間里發布兩款以上的同價位的手機,除了小米魅族以外,就當屬樂視了。
早在今年 4 月份,樂視便一口氣推出了樂視手機 1 ,樂視手機 1 Pro 以及樂 Max 三款智能手機。而其中的樂視手機 1 憑借當時千元機罕見的強勁配置以及極高的辨識度,迅速成為紅極一時的千元機之一。當所有人以為樂視只會以這三款手機來度過 2015 年時,樂視手機 1s 出現了。它除了繼承樂視手機 1 所擁有的強勁配置,還增加了金屬機身以及指紋識別。一時之間,讓半年前發布的樂視手機 1 處境非常尷尬。
雖然后來發布的這款樂視手機 1s 成為了千元機市場上極具競爭力的產品,在目前的銷量上來看表現還不錯,但不得不說這樣的舉動確實會讓一些入手樂視手機 1 的用戶多少有些不爽。不過我們最擔心的是當具備高端手機大部分功能的樂 1s 千元機發布,那么樂視這些不具備那么高競爭力的中高端產品會賣得動嗎?
當然這里還一個小插曲,此前樂視以 7000 萬元獲得春晚 30 秒的黃金廣告位,魅族的黃章后來不服也以神秘的價格獲得比樂視更佳的春晚廣告位,連個廣告位都花巨資掙個頭破血流,也足以看出手機界的競爭有多激烈了。
說到 2015 年下半年最火的電視劇是什么?估計你會想到這部很多人錯讀為羋(半)月傳的電視劇。
這部由樂視網旗下花兒影視公司出品的年度古裝大劇《羋月傳》已播出過半,在樂視網上的總播放量已突破 40 億。每天都有超過 5000 萬人在樂視全終端收看《羋月傳》,其中移動客戶端占 7 成,且時長都超過 1 小時,影響力絲毫不弱于當年紅極一時《甄嬛傳》。憑借這部自制劇,一時之間讓樂視的知名度以及用戶群不斷的增長。
眾所周知,樂視一直是最注重版權的網絡視頻播放平臺。早在發展初期便積累了非常多的視頻版權。此次通過《羋月傳》這種自制劇不僅可以效仿之前通過明星版權獨播的《甄嬛傳》獲得用戶的青睞,而且自制劇還可以通過周邊的品牌廣告贊助降低播放的成本,通過唯品會、加多寶、聯合利華、DIOR、怡寶、一汽大眾、海瀾之家等數十家品牌的廣告投放,讓該劇還沒播出時便已經擁有大約 4 億元的收入。
另一方面,通過《羋月傳》這部影響力巨大的影視劇還能進一步增加樂視在智能電視,智能手機方面的內容優勢。毋庸置疑的是,此次《羋月傳》自制劇的成功將成為樂視輝煌的一個里程碑
樂視入股 TCL ,也就是最近的事兒。不過這突如其來的大舉動,也著實在中國消費電子行業中引起了一番轟動。
雖然樂視一直將『顛覆』和『生態』掛在嘴邊,但這家將布局遍及各個領域的互聯網公司從來都沒有放棄擴充的計劃。以 18.75 億高額資金入股 TCL 也是為自家超級電視的未來鋪磚蓋路。而通過此次入股,一方面能夠結合傳統電視的 TCL 融入自家的樂視資源,擴充樂視網的用戶;另一方面能夠利用這家傳統電視廠商在技術和專利上解決一些的問題。而前幾天發布的第四代超級電視 Max 65 Curved 上的曲屏或許就是兩家強強聯合的產物。
在面對市場份額高居不下的創維和海信,聯手 TCL 或許能讓 2016 年的樂視電視和 TCL 都獲得一定的關注度,說不定明年占據電視市場份額的會有樂視和 TCL 呢?
如果說樂視頻繁發布新品不能令你驚奇,但倘若說到樂視冠名北京五棵松體育館,或許會讓你比較意外。
這一年來,樂視體育的大動作就非常多。就在不久前,樂視體育跟北京五棵松體育館的物業方華熙國際簽署協議,自 2016 年 1 月 1 日,原先由萬事達贊助的五棵松萬事達中心將更名為樂視體育生態中心。按照雙方的協議,雙方將升級體育館成為高度智能化的體育場館。另外,雙方還將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在賽事和演出活動上,面向大眾文化消費需求,推出創新增值服務。
除此之外,樂視還獲得 2016 年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獨家新媒體轉播權、分銷權以及地方電視臺分銷權,還有 2016-17 賽季香港地區英超轉播的獨家權益,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內容選擇。不論是簽約體育賽事,還是落地擁有屬于自己的體育場館,樂視體育的藍圖越發突顯出樂視的野心。
盡管 360 的奇酷手機最終還是做出來了,但樂視以 21.8 億元入股酷派,還是成為了 360 和酷派之間的第三者。
相對來說,樂視是一眾互聯網公司中最緊缺錢的巨頭,沒有之一。因為這家公司想做的事情太多,而且每件事情又是吹得非常牛逼,技術多么先進,這就直接導致了樂視超級費錢。此次入股酷派,無非就是為了其自家的樂視手機。想要借助酷派在智能機領域的能力和資源,幫助樂視手機能進一步拓寬市場,獲得酷派積累下來的傳統渠道價值。當然還有消息傳言,之前樂視入股酷派的資金已經被虧損得七七八八了。
雖然我們并不知道樂視投資酷派的目的在哪,也許是為了投資增值,也許是為了自家手機的發展,也許是為了打擊對手。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樂視入股酷派也許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除了入股 TCL、酷派以外,雄心勃勃的賈躍亭也用了 7 億美元入股易到用車。
從樂視入股前面兩者,我們大概也能知道此次入股易到用車是為了明年自家的超級汽車。作為中國專車市場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易到用車雖收獲足夠的關注度,但也面臨著被列強瓜分市場的無奈。滴滴有阿里和騰訊,Uber 有百度,而易到從 2014 年 9 月至今,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拿到任何投資。
樂視此次入手接盤一方面是看中了互聯網+出行這個領域,試圖通過這個領域來整合進其龐大且資源豐富的生態。另一方面樂視會給易到帶去全新的生態模式,為后續樂視的汽車系統以及超級汽車增加宣傳的渠道和機會。
樂視可以將自己的 LeUI 嵌入到易到旗下的汽車中,占據乘客的屏幕資源分發內容。未來樂視超級汽車能夠實現量產之后,也可以首先由易到采購運營,走商用車路線,避免乘用車市場面臨激烈的競爭。不管怎么說,此次入股易到是樂視有意而為的戰略計劃之一。
樂視都要造汽車了,做輛自行車有什么稀奇的。
這輛在今年 8 月份發布的樂視體育超級自行車自從發布以來,就受到廣泛的追捧,當然也受到了部分專業騎行愛好者的吐槽,說這輛自行車不專業,配置太坑爹。
不管怎樣,樂視自行車終究還是國內第一款真正意義上實現全面智能化的超級自行車,這輛車擁有頭機、中控區、把手控制區、燈光系統、對講機、傳感器組、電源管理系統七大智能化模塊;操作系統上,頭機內置的 Bike OS 是真正的第一款自行車操作系統,可以調用全部底層軟硬件接口。基于此,超級自行車真正實現了防偷盜、運動音樂、數據監測、自行車通信四大系統功能。
同時,超級自行車能夠根據心率、坡度等智能推薦最佳騎行設定,并對實時天氣進行推送,提供騎行計劃建議,為騎行愛好者們打造真正的智能騎行生活。
雖然不少專業騎行愛好者不會考慮這輛智能自行車,但即便是面向普通業余消費者來說,這輛車的售價也有點過于高昂,樂視不是總口口聲聲說要做到硬件底價嗎?這輛自行車真的達到了嗎?
盡管還沒有人見到樂視超級汽車的真容,但目前泄露出來關于這輛車的相關信息確實挺讓人興奮的。
不管是汽車圈內的還是圈外的人,很多人對這輛車的關注度已經超過了樂視其他的產品。很多人都想知道賈躍亭究竟能不能造出一輛中國版的特斯拉。
配置方面,樂視汽車將搭載智能車載聯網系統(LeUI Auto),中控配備 9 寸液晶顯示屏,支持手機投射。提供 ABS+EBD、電子助力轉向系統( EPS ),此外,多功能方向盤、USB 接口+12V 電源、ISOFIX 兒童座椅固定系統、后排座椅放倒等功能也會出現在新車上,至于動力方面并沒有相關信息透漏。
樂視汽車今年以來的動作頻頻,此前已有原英菲尼迪中國及亞太區總經理呂征宇、原廣汽豐田副總經理、廣汽吉奧總經理高景深、原一汽-大眾生產總監 Frank Sterzer 等加盟樂視汽車以及上海通用總經理丁磊加盟,還有曾擔任福特、克萊斯勒、榮威等公司的傅振興出任樂視超級汽車的副總裁,樂視的造車計劃可謂空前強大。
與 PPT 造車的游俠不同,樂視雖然吹牛逼,但也是言出必行。不但大費周章的搬來了阿斯頓馬丁,還爆出要參加明年 1 月份拉斯維加斯的 CES 國際電子消費展。看來樂視汽車也許真的會很靠譜。說不定賈躍亭造車也能變成中國的 Elon Mask ,樂視興許也能搖身一變成為中國的特斯拉。
光是之前在資助 Faraday Future (法拉第,一家美國純電動汽車廠商)就花了 10 億美元建廠,從此次樂視挖來不少汽車行業的高管以及投資研發,筆者猜測樂視研發這輛超級汽車應該不少于 100 億人民幣。
都說樹大容易招風,本來樂視做電視就已經跟小米形成競爭,現在連智能手機都成為競爭對手,小米自然要靠踩低友商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今年 6 月份小米召開發布會,聲稱自己電視平臺的內容已經超過樂視數倍,不示弱的樂視當即就在微博回應小米的內容不是它自己的,而是“松散的聯盟”。并且這件事情越鬧越大,雙方甚至各自來個線下會展開了一場糾紛。
雖然最終沒有誰占據了上風,整件事情不了了之。但對于圍觀此次事件的群眾來說,顯然不了解版權以及自主內容匱乏的小米顯得更無理取鬧一些。 昨晚,樂視賈躍亭又在微博和微信發布聲明,痛斥國內盜版現象,看來樂視這家最早囤積版權的視頻網站現在要擔當『版權衛士』了。
不過,兩者的撕逼已經延伸到版權之外的地方,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稱樂視與TCL的結合,樂視是“備胎”,小米才是“原配”。只因小米不認為與TCL有合作的點,所以讓給了樂視。哎呦,筆者真是聞到一股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怨氣啊。
Lepar 線下體驗店已達 3500 家
自從去年 8 月份樂視的“LePar 超級合伙人”計劃正式誕生以來,以“ O2O + C2B +眾籌”多理念合一合作模式下的 LePar 營銷模式儼然成為樂視生態下的一個標準模型,。簡單來說, LePar 即是樂視的線下體驗店,通過向社會征集合伙的機制來開展其全國各地的線下商店。以這種方式來觸及線下實為高招,因為合伙的機制,意味著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一方面降低了樂視線下商店開設的成本,另一方面又能以利益誘導來吸引更多人成為其合伙人,讓樂視的線下商店開得更快。
截止到目前為止,樂視 LePar 全國線下體驗店已經達到 3500 家。就連做手機多年,后來憑借阿里而獲得空前成功的魅族其線下實體店目前僅有 1000 多家。樂視此番鋪天蓋地的搭設線下體驗店正是樂視勃勃野心的一個戰略計劃。
除開那些我們不知道的研發投入和開銷的賬目,樂視單單是今年投資各家公司花費的錢以及筆者猜測造車的那個 100 左右億人民幣,這家看似只是簡單的視頻網站公司今年最少已經花了 200 億人民幣。
那么問題來了,樂視的錢從哪來?
上一篇:詳述什么是阿里巴巴的政委體系
下一篇:華為為什么會成功?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
考察公開課推薦
- 2025年公開課考察計劃
- 2025年11月24-25日 對標阿里巴巴&抖音&網易 學企業出海營銷實戰
- 2025年8月21-22日 考察領軍企業出海秘籍 對標華為、聯想、傳音 出海實戰案例
- 2025年5月12-13日 中國企業出海營銷的制勝之道 考察美的、名創優品、希音
- 2025年7月12-13日 北京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京東 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3月28-29日 上海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2月21-22日 深圳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4月21-22日 揭秘品牌背后的創新營銷密碼 對標小紅書、抖音、瑞幸咖啡、東鵬特飲
- 5月19-20日 對標上海星巴克、東鵬特飲、霸王茶姬、泰山原漿 學習智慧零售打造
- 2025年4月28-29日 走進北京阿里&智譜&京東&華為 對標AI賦能企業增長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