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家電巨頭爭做“入口” 布局智能家居生態圈
2015-03-30 08:41:56 來源: 點擊:
事實上,格力在智能家居生態圈中的布局已經“趕了個晚集”。2014年至2015年初期間,BAT(百度、阿里、騰訊)、小米、京東、海爾、美的等互聯網和家電巨頭已經開始以投資和聯盟等形式,在智能生態圈跑馬圈地。
據統計,2014年智能硬件行業融資事件達到38起,總融資金額突破47億元。2014年全年,僅在京東平臺上,智能硬件銷售額就實現了675萬元訂單量,總計866萬件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80%。預計2015年智能硬件銷售將呈現出爆發式增長,行業市場規模將接近300億元。
過去的一年里,在資本的追捧下,智能家居概念被迅速炒熱。然而要實現真正的智能硬件生態圈,無論在市場還是技術層面,仍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開放互通大勢所趨
3月18日,京東JD+發布了一周年新政策,宣布將在未來3年招募1000家有潛質的智能硬件團隊,并從中選出100家優質團隊,提供孵化、加速以及智能解決方案落地服務。
據了解,作為智能產品開放平臺,京東JD+計劃聯合了京東旗下創客社區、眾籌平臺、生產制造商、技術服務商、內容服務商、渠道商等多方面資源,為企業提供數據共享、營銷支持、供應鏈服務、技術支持、金融服務及資金支持的全方位服務。
京東智能副總裁那昕認為,未來智能硬件行業的發展核心在于實現互聯互通。他指出,未來京東智能希望對接各種平臺和標準。而京東的優勢在于,自身完全是中立的渠道平臺,和廠家更多是合作共贏而非競爭關系,也因此更容易聚攏智能硬件廠商資源。此外,作為供應鏈定生死的硬件行業,京東生態圈作為電商平臺擁有的供應鏈資源,也是吸引廠商的關鍵要素。
與京東不同,小米、阿里和魅族聯盟的生態圈自身都生產手機等智能硬件設備,設備是這類生態圈所掌握的重要入口。易觀智庫分析師張旭認為,可以套用輕重資產的概念理解上述兩類模式:自造硬件生態圈更容易統一標準,而無產品的輕模式則利于降低成本。
盡管阿里、魅族、京東等生態圈巨頭都曾表示期望做開放性平臺,歡迎對方的產品進駐自己的生態圈,但在張旭看來,這更像是一場隔空喊話,“實際的開放尺度有待觀察,而同業競爭亦依然存在。”
對于盈利模式,張旭表示:“目前智能硬件系統商尚未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未來或將通過產品授權、數據分析等渠道實現變現。”
超級APP對接不易
目前來看,BAT、小米、京東等巨頭的生態圈運作策略基本相似,超級APP在其中皆是極為關鍵的一環,扮演著入口的角色。業內普遍認為,以一款超級APP作為統一的控制端口,替代家庭內部幾十款智能硬件的APP,代表了未來用戶體驗對便捷性的選擇。
以京東微聯APP為例,理論上用戶可以通過京東微聯將家中所有智能設備進行對接,從而在手機端進行遠程控制。并且可以記錄運動、睡眠等基本的健康數據。而值得注意的是,通過京東微聯,用戶可以直接購買京東JD+生態圈所涵蓋的所有智能設備產品,相當于一個智能設備的電商平臺。無獨有偶,小米的超級APP也采取大致相似的設置,從功能上分為承擔操控智能的設備連接和銷售智能的小米商城兩大類模塊。
在張旭看來,智能硬件廠商接入京東的超級APP,一定程度上也在為京東微聯導流。而目前來看,銷售是將超級APP的資源變現最為直接的途徑。
不過超級APP與各類智能硬件產品的對接也并非易事。
“三個爸爸”空氣凈化器曾在京東眾籌平臺創下千萬級籌資紀錄,眾籌結束后公司一直在與京東云進行對接。“技術問題不好解決。我們原來用的WiFi模塊與它們對接起來有困難,而我第一批貨物已經采購完了,下一批可能會調整到符合他要求的WiFi模塊上去。”“三個爸爸”CEO戴賽鷹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除此以外,一款可能會囊括成百上千個智能硬件應用的超級APP,能否完整地運行生態圈中每一款硬件的個性化功能,發揮與品牌原有的APP同等豐富的作用,也令智能硬件廠商們持保留態度,F階段,各類智能硬件廠商都在開發自己的APP應用,用以承擔設備運作、提供服務、溝通粉絲、增加品牌黏性等職能。以“三個爸爸”空氣凈化器為例,除了基本的控制功能外,目前該產品的APP還需要感知及抓取室內外PM2.5的數值。而隨著智能硬件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智能化功能的覆蓋無疑對超級APP的運作能力將是一大挑戰。
“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家電,必須產生原來傳統家電無法產生的價值,積累不同的信息。這在邏輯上就存在悖論,一款很大的APP只可能起到控制的作用,不可能為每一樣電器去積累信息、分析處理并創造價值。”對于未來超級APP是否能為自己的產品設計所需結構,戴賽鷹表示懷疑,并稱會繼續保留自身產品的APP。“現在對于生態圈、云,我們都是先加入進去,看看未來會怎么走。加入京東的生態圈,可能會產生客戶連帶銷售和營銷推廣,肯定會有更多機會,但是以后生態圈會如何演變,現在還看不清楚。”
生態之戰群雄逐鹿
作為一家有20多年歷史的傳統家電企業,日前董明珠突然在中山大學的一場講座中向市場曝光了格力手機,并由此宣告格力進軍智能生態圈。這一消息雖然令業內吃驚,但其背后也有因可循。
“傳統的硬件廠商在互聯網化上已經落后了一截,現在急于趕上,加入智能生態圈是很好的方法。而要進入生態圈只有兩種選擇,與平臺達成合作,或者自己搭建生態圈。”張旭指出。
據了解,目前格力手機已經能夠實現可控制室內溫度,冰箱等家電功能,而在此之前,美的、海爾也通過構建APP相繼完成了智能化的過程。根據京東的預測,2015年傳統行業巨頭全面智能化轉型,聯網設備終將成為行業標配;蛟S智能硬件領域的創業公司尚專注于完善自身產品和供應鏈,對這場生態圈之戰持觀望態度,但擁有成熟產品線的傳統家電企業,已經迫切地希望智能化轉型。
而互聯網電商巨頭們的入場也快速催熱了整個行業。用京東的話來說,“巨頭的平臺思路天下大同,但供應鏈整合能力才是制勝法寶。”下一步對于優質智能硬件廠商資源的爭奪以及巨頭間的結盟,無疑將進一步白熱化。
開放或許并不僅局限于大平臺對各個品牌的擁抱,業內認為未來生態圈之間或許也會出現融合的趨勢。“目前中國智能硬件生態圈過度冗余,市場尚未充分培養,生態圈整合與淘汰是必經之路。”據張旭判斷,在比較健康與合理的狀態下,未來的生態圈競爭應該會維持2~3個寡頭并存的局面。
去年百度與京東兩大巨頭在智能硬件領域打造聯盟,即是個經典范例。在這一結盟關系中,京東的資源是其作為電商企業在營銷、銷售渠道和供應鏈上的優勢,而百度則長于產品、技術、以及網絡營銷,兩者之間形成的互補效應,為共同搭建智能硬件平臺提供了很大幫助。而此后同年年末,小米通過認購美的集團1.29%股份與其達成戰略合作,在智能家居、電商平臺、物流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2015年2月,魅族科技正式宣布完成首輪6.5億美元融資,與阿里巴巴和格力、美的同量級的家電企業海爾達成戰略合作,共謀智能硬件生態圈。
巨頭間的競爭格局已經初步形成,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巨頭生態圈或許將會進一步融合。
相關報道
第三方平臺的交易額比例
將超過50%“從長期來看,第三方平臺的交易額比例將超過50%。”京東集團董事長兼CEO劉強東在財報會上說。3月3日發布的京東2014年財報已經顯露了這一趨勢。2014年全年,京東活躍用戶數翻倍,達到9660萬,逼近1億大關,交易總額2602億元(約419億美元),同比增長107%。第三方平臺交易總額1009億元,同比增長 217%。
從數據可以看出,京東自營平臺的凈收入增幅實際上低于交易額增幅,顯示了自營平臺的變現能力仍未能得到提升。京東整體交易量拉升主要依賴第三方平臺交易額。2014年,京東整體收入為1150億元(約185億美元),同比增66%,其中自營業務凈收入增長62%。與此同時,自營業務的交易額為1593億元,同比增長70%,占總交易額的61.2%。凈收入中來自服務項目和其他項目的凈收入增長178%,這部分收入即為第三方開放平臺和廣告業務帶來的收入。
上一篇:制造業重獲青睞有什么理由?
下一篇:加速“瘦身” 寶潔啟動“大單品”戰略

考察研學聯系方式/參觀預約申請
- 聯系電話:010-52463211
- 聯系手機:13661395399
- 聯系人:萬斌老師
考察公開課推薦
- 2025年公開課考察計劃
- 2025年11月24-25日 對標阿里巴巴&抖音&網易 學企業出海營銷實戰
- 2025年8月21-22日 考察領軍企業出海秘籍 對標華為、聯想、傳音 出海實戰案例
- 2025年5月12-13日 中國企業出海營銷的制勝之道 考察美的、名創優品、希音
- 2025年7月12-13日 北京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京東 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3月28-29日 上海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2月21-22日 深圳專場 對標華為、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
- 2025年4月21-22日 揭秘品牌背后的創新營銷密碼 對標小紅書、抖音、瑞幸咖啡、東鵬特飲
- 5月19-20日 對標上海星巴克、東鵬特飲、霸王茶姬、泰山原漿 學習智慧零售打造
- 2025年4月28-29日 走進北京阿里&智譜&京東&華為 對標AI賦能企業增長的新紀元